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普通墓碑碑文内容及格式是什么样的?

梵高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石碑埃及

(一)墓碑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普通墓碑碑文内容及格式是什么样的?

(二)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

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

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扩展资料:

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

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

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竖碑和立碑有什么区别

1,罗塞塔石碑(也译作罗塞达碑),是一块制作於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但是,由於这块石碑同时刻有同一段文字的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时由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Pierre-Fran?ois Xavier Bouchard)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Rosetta,今日称为el-Rashid)发现,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於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罗塞塔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诏书的三种语言版本,分别是埃及象形文(Hieroglyphic,又称为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埃及草书(Demotic,又称为埃及通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与古希腊文(代表统治者的语言,这是因为当时的埃及已臣服於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之下,来自希腊的统治者要求统治领地内所有的此类文书都需要添加希腊文的译版)。在西元4世纪结束后不久,尼罗河文 明式微、不再使用的埃及象形文之读法与写法彻底失传,虽然之后有许多考古与历史学家极尽所能,却一直解读不了这些神秘文字的结构与用法。直到1400年之 后罗塞塔石碑出土,它独特的三语对照写法,意外成为解码的关键,因为三种语言中的古希腊文是近代人类可以阅读的,利用这关键来比对分析碑上其他两种语言的 内容,就可以了解这些失传语言的文字与文法结构。

在许多尝试解读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中,19世纪初期的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是第一个证明碑文中曾多次提及「托勒密」这人名的发音者。至於法国学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Jean-Fran?ois Champollion)则是第一个理解到,一直被认为是用形表义的埃及象形文,原来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这重大发现之后成为解读所有埃及象形文的关键线索。也正是因为这缘故,罗塞塔石碑会被称为了解古埃及语言与文化的关键基础。

2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前1792年 - 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产生于3800年前。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1901年在伊朗发现,为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柱,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圆柱上端有汉谟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

3。米沙石碑,又名摩押石,是一块黑色玄武岩石碑,记载了公元前9世纪时摩押王米沙的事迹,在1868年被发现出来,现存放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米沙石碑在考古学上的意义有两个:其一是证明了摩押人在当时已有文字,其二是证明了在《圣经》有关以色列人及摩押人争战的事件[1]是史实。

米沙石碑高1.24米,阔和深都是0.71米,是一块圆顶的正方柱体石碑。石碑的正面有34行铭文,以原始希伯来字母书写。碑文的铭刻估计在公元前850年书写,以纪念米沙王战胜以色列王暗利。石碑在1868年在约旦的底本(Dhibon)被发现,为当地的阿拉伯人所有,当时还是完好的。在当时,一位被派往耶路撒冷的德国籍宣教士克连牧师(Rev. F. A. Klein)发现了这块石碑,本来想把它买下来。不过由于资金不足,使他需要返回欧洲筹措资金。但在他离开之后,原来的拥有人为了向克连苛索更多钱,把石碑加热之后浇上冷水,使石碑碎成多块。幸好克连在返回欧洲之前,已为石碑作了一个拓本,使日后能够按著碑文而把石碑重组[2]。现时石碑存放在卢浮宫内。不过,仍有石碑的碎块不能寻回。

竖碑和立碑没有区别。竖碑是立碑其中的一个类型。墓碑是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上面刻载死者姓名、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是人类对死者埋葬处所做的一种纪念性的载体,一般以石质材料制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人去世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