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投篮用什么战术?
半场人盯人,全场区域防守。
先分析投手的类型:
1. 接球投,俗话说的CS(catch-and-shoot),这种投手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的无球跑动、挡拆获得出手空间,这种球员一般对于节奏的要求很高,通过跑动来调节自己的接球的角度和节奏
2. 有持球投射能力的,一般都是一些箭头球员,过半场后持球自己发动进攻,可以自己制造空间,有准头有威胁并且可以给队友制造空间
3. 神经刀,这种投手很依赖手感,经常会有一些不合理的投射,但是能够得分,并且还能够持续好几个球。(实际上这个类型只是第二个类型的不稳定版本)
事实上,32联防就是防守投篮大队最好的选择,原因:
1. 针对弧顶、两个四十五度,可以最大程度的覆盖外线射手的投篮点位,并进行压迫式防守;
2. 针对外传内和外传外,有阻隔和屏障,一旦对方出现失误的时候,己方起码有两个快攻发起点和终结点;
3. 因为每个人覆盖一定的面积,并且在强侧(有球一侧可以多人协防,即使对方进行大范围转移,也会遇到第二点的问题,被己方打防守反击)可以对持球人造成2防1的局部优势,逼迫死球或者失误;
然而这种战术的弱点显而易见,就是禁区和底角容易出现空位。如果对方底线两个球员对跑掩护,底角很容易出现三分或者大两分的空档,而且因为一旦进攻球员从底线突破成功,禁区的球员会需要补防,内线很容易被乘虚而入。这种防守对于篮板球的控制也不是很好。
说回来,全场防守擅长打三分投射的战术确实是3-2联防,然而赛场上的情况多有变化,还是要随机应变才是。
什么情况下运用区域联防战术,常用的形式有哪些
一般联防分为32联防23联防212联防122联防,不过NBA很少用联防,基本上都是用的人盯人防守,偶尔会出现23联防
战术就有很多了,不过都是以球队核心展开的,比如双掩护和挡拆,还有中锋的侧掩护等等,不过最有名的战术就是普林斯顿和3角进攻,两个战术都需要不错的内线,如果没有强力内线打起来比较困难,只不过这两种战术需要的中锋类型不同,不过最根本的还是空切和掩护,普林斯顿打法是以中锋或者大前锋提到高位,然后球场两边的队友进行掩护然后接球,这样可以得到2个接球点,如果没有机会也可以给有中锋的一边掩护出来的小前锋或者后卫球,然后中锋单打,如果当时提到高位的队员面对的防守不是很严也可以自己出手投篮,3角进攻主要是以能拿球有直接进攻能力的中锋为中心展开进攻,组织后卫运球到前场可以直接传球给中锋也可以传给45度角的队友,然后把球传给中锋,不过在那之前前场两侧队员还是要和内线队员做掩护出来接球,当中锋在内线接到球之后弧顶的队员和刚刚传球给中锋的45度角的队员做交叉掩护,45度角的球员给弧顶的球员做掩护,然后45度角的球员向内空切,而弧顶的球员则跑到中线接球准备跳投,另一侧的球员同时也做掩护,大前锋出来在罚球线准备接球,这样可以同时有3个进攻点,如果3个机会都没出来,那么有直接进攻能力的中锋就可以自己强打对手的中锋,主要的也就这些了,不过不只是NBA包括世界篮球都是以掩护接球掩护接球这么打的,楼主,篮球千变万化,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看看战术图就能明白的
一般是面对对方突破能力较强时或者侧翼投射能力不强时。
有2—3联防,即篮下一人(中锋)两个底角(两个前锋)两个后卫在罚球线以上。对于内线球员要求较高,因为需要补防,还要延误对方挡拆造成的投篮空当。一般如果对方侧翼有投射能力可通过挡拆在两侧45度获得投篮机会。
还有就是3—2联防,低位三秒区两侧(中锋,大前锋)顶弧和两侧45度(小前锋,两个后卫),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人压迫紧逼,其他4人2—2联。对对方后卫压迫更强,可逼迫对方失误发起快攻,而且篮板保护也更有优势。但缺点很明显,对方可很轻松的通过底线穿插反跑在底角获得空当出手机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