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郡主公主的区别是什么?
1、演化的历史不同
郡主是由郡公主这个词演化而来的,郡主始于晋。宋代以后,不仅是皇太子的女儿,连亲王的女儿也可以称为郡主,到了清代虽有郡主这一说法,但清代的郡主一般都称为“和硕格格”,并且只有和硕亲王的女儿才有资格成为和硕格格。
县主也是由县公主演变而来的,也是东汉时期出现,后来经过慢慢发展,在隋唐时期成为亲王之女的专属称号。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公主也是对皇女、王女、宗女的一种普遍称谓。
2、身份不同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在中国,最早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郡主”属于是功臣之女,属于是诸侯的爵位,而县主是王爷的女儿属于是亲王的爵位,只有是朝廷重臣的女儿才会被皇帝封为郡主的称号,只有王爷的女儿才会被封为是县主的称号。
扩展资料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其实一开始皇女的称号并不是公主,在西周时被称为王姬。周天子嫁女儿时自己不能主持婚礼,让自己的同姓诸侯替自己主持婚礼,因此王女就被称为公主了。战国时由于各诸侯国的崛起,除了周天子的女儿,各诸侯的女儿也可以被称为公主。
东汉时期对公主进行封号上的区别,即公主、郡公主、亭公主、乡公主和县公主。公主的范围极大,除了皇帝的女儿之外,还有皇帝的姐妹,都会被封为长公主。
郡主:郡公主。 晋朝始置。 唐制太子之女为郡主。 宋沿唐制,而宗室女亦得封郡主。 明、清则亲王女为郡主。
出处:《世说新语·贤媛》“ 桓公 武 平 蜀 ,以 李势 妹为妾”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 桓 平 蜀 ,以 李势 女为妾,郡主凶妒。”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亲王女为和硕格格,汉文称郡主。”
清朝皇帝、亲王、贝勒的女儿未出嫁前都统称“格格”但王府里的格格和宫里的格格地位大不相同,宫里的格格地位要比王府里的格格地位高得多。
“郡主”是亲王、贝勒的女儿特受皇帝赏识的出嫁前封为“郡主”,如云格格出嫁时封为“温宪郡主”。
“和硕格格”是亲王、贝勒的女儿未得到”郡主”封号的,称”和硕格格”。
“和硕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出嫁时的封号,一般省略”和硕”两字。如康熙的妹妹“建宁和硕公主”称“建宁公主”。乾隆的爱女“和孝和硕公主”称”和孝公主”。
郡主:在唐宋太子诸王之女称郡主;明清均以亲王之女为郡主。
一郡之主不称为郡主在封建王朝设置郡县制时期,一郡之守有其官职的,称为太守。
而在电视剧中,大多是称王爷的女儿为公主,这显然是错误的。第一,郡主这一封衔是从晋朝开始的,汉朝、三国等等之前都没有。第二,公主之头衔也有是皇帝亲封的。第三,电视剧戏说成分重,在看古装剧时请辨证的看,与史实对照一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