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贝母的功效和作用 平贝母有毒吗
平贝母跟川贝长的实在是太像了,那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和功效呢?要是它们两个功效差不多的话可以把平贝母当川贝用吗?
平贝母的功效和作用第一种,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用来治疗热痰、痰中带血等疾病;
第二种,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用来治疗肺火旺盛而导致的咳嗽;
第三种,平贝母中所含有的生物碱以及总皂苷等营养物质可以抑制支气管哮喘,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着明显的松弛作用;
第四种,具有降血压的功效。
平贝母可以当川贝用吗平贝母可以代替川贝用的,都是能治疗止咳化痰的效果,但是对于平贝母并没有川贝母的药效效果好,考虑病情较轻的话可以选择平贝母的,选择雪梨加蜂蜜进行熬制,当然还有这两种药物的产地不是同一个地区的,但是病情严重还是需要通过吃西药进行治疗,效果快减少病情的不舒适症状。
平贝母有毒吗至于平贝母的毒性,用过的人都知道,平贝母是无毒的。实验证明,平贝母总碱静注的LD50为84.2毫克/千克;腹腔注射的LD50为148.4毫克/千克。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分别皮下注射平贝母总碱0.3毫克、0.15毫克,每日1次,连续3星期,对血象、肝为、肾功以及心、肝、脾、肾均无影响。
平贝母的食用方法平贝母有以下几种食用方法:
第一,可以和梨子一起炖服,或打碎冲服,或泡酒或煎剂即可。
第二,研成粉末冲服。
第三,常配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肺燥咳嗽,常配知母以清肺涧燥化痰止咳,如二母丸。
第四,常配蒲公英、鱼腥草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1)分布区域的生态条件
平贝母分布地域较广,东北三省均有零散分布。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山脉,东经123°~135°,北纬40°~48°范围内湿润的山脚坡地阔叶林带及河谷两岸,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产地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2~5℃,1月份平均气温-20~17℃,7月份平均气温为20~23℃;温度年较差为40℃左右,终霜期5月中、下旬,初霜期9月中、下旬,无霜期110~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50~100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3个月。平贝母多生长在土层较厚,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富含腐殖质棕色森林土或山地黑钙土上。土壤含水量多在20%~30%左右。
(2)物候期与温度关系
①种子出苗期。种子成熟后当年播种并不出苗。在完成形态后熟后尚需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于第二年4月中旬方能出苗。出苗所需温度大约为3~5℃左右。
②鳞茎出苗期。吉林省、黑龙江省为4月1日至4月5日出苗;辽宁省在3月28日至4月1日出苗,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苗所需温度为2~4℃。
③展叶期。一般为4月上旬至4月中旬。此时温度为3~5℃。
④开花期。平贝母在越冬芽分化过程中就已形成明显的茎、叶、花蕾,因此出苗后便顶着花蕾生长,直到5月上旬,当温度达到10~14℃时开始开花,花期7~15天。
⑤结果期。由开花、结果到果实成熟约需1个月左右时间,于6月上旬至6月中旬陆续成熟。此期日平均温度约为17~19℃左右。
⑥枯萎期。5月末至6月上旬,当日平均温度达20℃左右时,地上植株便进入枯萎期,此时便可以起收作货或移植。
⑦更新芽分化期。8月上旬以后气温逐渐开始下降,更新芽便开始迅速分化,至10月上旬更新芽已形成,高1~1.5厘米,同时形成新根和子贝。
(3)生长发育规律
平贝母从种子播种到开花结果需5~6年时间,期间经过四个生长发育阶段。
①“线形叶”阶段。种子采收后,于当年7月份播种,于9月份伸出初生根,至第二年6月上旬苗枯为止,只生长一片线形叶,叶片先端常弯曲成半环状,长约5厘米,宽约0.05~0.1厘米,基部具明显叶柄,深入土中与圆球形小鳞茎相接;鳞茎很小,直径约0.2厘米左右,鲜重0.025克。
②“鸡舌头”叶阶段。2~3年生平贝母仍是一片叶,但比第一年宽。二年生叶长10厘米以上,宽约0.3厘米;地下鳞茎开始膨大,直径可达0.4厘米左右。3年生为披针形叶,长10~15厘米,宽0.4~1.0厘米,地下鳞茎如玉米粒大小,鲜重0.9克左右。因此,阶段植物形态状如“鸡舌头”,故名之。
③“四平头”阶段。4~5年生植株开始形成明显的地上茎,高约8~20厘米,叶为披针形,长8~10厘米,宽0.6~0.8厘米,无柄,3~9片叶互生,上部叶较密,状如十字,故名之。此期鳞茎迅速膨大,扁球形如榛粒大小,直径可达1~1.5厘米,鲜重约0.8~1.5克左右。
④“灯笼杆”阶段。5~6年生后开始开花,株高可达30~60厘米,中下部叶轮生,上部叶互生或对生,先端叶呈卷须状,叶腋生出1~3朵钟形花,颇似灯笼杆,故名之。地下鳞茎扁圆盘状,直径约1.5~2.5厘米,鳞茎重约3~6克,鳞茎大量形成子贝,通常10~30个不等。此阶段为平贝母成龄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已齐备,既可采收种子播种,又可收获鳞茎加工入药。七年生植株的新鳞茎开始减小,其重量也相应减轻。九年生的植株,可能不形成新鳞茎而只形成一些小子贝。
(4)种子生理特性
平贝母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仅在种子先端钝尖处有少数未分化的胚原细胞。采种后随即播种,当湿度为30%~40%,温度降至20℃以下时,胚原细胞方开始分化,逐渐形成线形胚,此期约经60~80天,称为胚后熟期。当种子层土温降至10℃左右时,线形胚充满种子,下胚轴迅速伸长,种子萌发。胚根从种子尖端种孔伸出,至结冻前,初生根长可达2厘米以上。由于平贝母种胚有上胚轴生理休眠特性,当年并不发芽出土。经过晚秋或早春一定的低温阶段,待翌年4月初,温度达2.5℃以上时开始生长;于4月15日至4月20日,气温达6℃以上时,第一片叶出土。由此可知,低温是平贝母种子上胚轴发育的主要条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