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中秋”与“仲秋”

乐乐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仲秋中秋

文/岚源

“中秋”与“仲秋”

时值农历八月,正是仲秋时节,而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在日益临近,让人期待。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根据其所处时令和节俗特点,又有多个别称,诸如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但在有些商品广告上,有时却出现了“仲秋节”的字样,其实,“中秋”和“仲秋”所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中秋节”也不能简单地用“仲秋节”来代替。

仔细分析,“仲秋”的“仲”读zhòng,表示次序;“中秋”的“中”读zhōng,表示位置。二者写法不同,音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仲秋”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 尧典》:“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宵中”指秋分,这一天昼夜长短相等;“星虚”为星座名,指“虚星”,乃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殷”是“正”的意思,古人以秋分这天昼夜交替的时候和虚星见于南方正中的时候作为确定仲秋的依据。古时,人们将秋季三个月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仲秋”指的是一个月,即农历八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周礼 ? 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中秋”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中秋”指的是一天,即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秋季三个月)正中间,故称为“中秋”。

可见,在古时秋分是确定仲秋的一个时间节点,而中秋节多在秋分前后“徘徊”,有时也会与秋分“喜相逢”。

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田野充盈着成熟的气息,农人迎接着丰收的到来;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阖家欢聚,庭院氤氲着团圆的氛围,人们感受着亲情的温馨。仲秋是收获之季,值得回味;中秋是团圆之时,值得珍惜。

初秋、仲秋、晚秋。

1、初秋是秋季的头一个月,即阴历七月。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2、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3、晚秋指秋季的末期。深秋。深秋的代表最为突出的就是落叶,深秋季节树木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使体内的细胞质由液态向胶态转变以增强其抗逆性。一片片落叶成为了深秋来临的象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