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国为什么少一点?这个少一点的国字是什么时候就有的?
为了避讳太平天国中的国字,在太平天国控制区域内,凡文字史料中涉及的国字皆需避讳或者改字。
囯本身是异体字的一种,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的《正字通》中开始正式收录这个字,因此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字出现在明代末期。
但也有传言太平天囯的“囯”字这样的写法,早在晋代就有了,当时盛行草书,草书中,“国”的繁体字“国”字中的“或”字就被写成看似“王”字一般。
罗尔纲先生在对《李秀成自述》添注时,于凡例第九条举的就是这个例子:
凡原稿上,对太平天国的避讳字或改字,有时遵守规定写,但有时却不遵守规定写,例如“国”字,太平天国规定改作“囯”,但原稿上有时也仍作“国”,本书均照原稿著录。
李秀成在自述中开篇的“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使用的是正体的“国”字。但在交待诸王事宜时,谈到杨秀清说的是“天王顶而信用,一囯之事,概交于他”的“囯”字。按规定,太平钱上用的也是无点的国字。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天国的“国”字都少了一点。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石达开所铸的圣宝钱,钱文“太平天国”的“国”字,中间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
其实,“国”字少一点并非太平天国所造改,因为我国某些汉字向来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谓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规范的汉字。
古代诸侯纷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无定形,故而国字无边框,写成“或”字;自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后,国字虽然有了边框,但国内战争频仍,故繁体字的“国”字里边包含一个“戈”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字里边没有了“王”字,玉成大事,国泰民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