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品名
菱花铜镜
古书中描写的闺中的女儿家多半是自恋的,在她爱上一个人以前。她先迷恋的人是自己,她最好的闺友是镜子。最有名的镜子是一条叫做若耶的小溪吧,那个在溪畔浣纱的姑娘美丽的倒影把鱼儿都羞得潜到了水底,留下了千百年说也说不完的故事。
铜镜在古代用以梳妆照面和照妖辟邪,现存最早的铜镜出土于殷墟的妇好墓,想必一个协夫出征的女子英雄心底也是极爱美的,更不要说世间平凡的女子了。在西汉年间,人们就开始用铜镜作为男女爱情的表记、信物,取“心心相映”之寓意。生前互相赠送,“朝夕相伴”,死后随之埋入墓中,以示“生死不渝”。
唐苏鄂《杜阳杂编》里有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记述了南朝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历经了磨难与悲欢后终得相聚。现今仍常用以比喻夫妻失散后重逢或离异后重归于好。宋代黄坚《沁园春》里写:“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近得伊”。不由得让人想到《红楼梦》里那一场镜花水月的梦境,那一场深深的无望的爱情。
亵衣
古代女子的内衣最早被称为“亵衣”。“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史料见于汉朝。古代女子内衣蕴藏着不尽的昔日情怀,“前圆后方,前短后长,这是应和天地人合一的传统理念;过腰、胸、肩等分别系带,是为了在流动中达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袋口的拼接处,必须绣上小幅图案来遮住线的结点,保持画面完整,这便是所谓‘出境生情’”,且汇聚了绣、缝、贴、补、缀、盘、滚等几十种工艺,用以表达不同的主题。可惜有些工艺,今天已经失传。
《红楼梦》六十五回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和贾珍、贾琏两个牛黄狗宝喝花酒,洋洋洒脱、嬉笑怒骂,把两个不知耻的男人耍了个够。可等她日思夜想了五年的柳湘莲冷脸出现时,她泪如雨下却连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一死表明心迹,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青丝情丝
青丝缨络结齐眉,可可年华十五时;
窥面已知侬未嫁,鬓边犹见发双垂。
这是《竹枝词》里的句子,古代女子十五岁谓及笄之年,青丝的故事也就此开始,头发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载体,青丝,就是情丝。一缕情丝,总是要以所爱的男子为寄托,犹如藤萝之依附乔木。在古人笔记中传世的爱情故事处处可见古代女子以秀发相赠、以身心俱陈的笃定情长,而这些故事大都以男人的背信收梢。剪下一缕青丝当做信物赠给情人时,她并不知道那丝丝缕缕最终缠住的只是自己。有一个上古时代的传说:巴人首领廪君率船队顺清江西征,在盐池与美丽的盐水女神相爱,廪君把自己的一绺头发送给女神说:“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但廪君不愿停止西征的脚步,女神恋恋不舍化做飞虫拦住了他的去路想挽留他,廪君就在阳石之上一箭射死了女神,女神死时脖颈上还缠绕着他送的头发……“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梳篦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使头发洁净无尘、丝丝相现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春秋以前的梳子形制复杂、装饰考究,但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常见。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化妆品
战国时期的女子已开始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宋玉之《大招》中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之说。《韩非子》也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当然,最有名的话还是出自《战国策》中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古代的妆粉,有两种成份,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
除米粉、铅粉外,妆粉也有用其它物质制作的。如在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制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籽制成的“珍珠粉”;在清代,有用滑石及其它细软的矿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粉的颜色也从原来的白色增至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的香料,使之更具迷人魅力。
古代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是胭脂。胭脂亦作“焉支”、“燕支”,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也是妆面的主要用品,类似今天我们用的腮红。
手帕.穿心合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女孩子用手帕了,而手帕于古代的女子是首饰一样的闺私,它通常被叠成同心方胜掖在臂钏里。手帕是体己而温暖的,因此古代女子结拜金兰姐妹也称“手帕交”。在手帕的一角缀上圆环其余三角从中穿过,即称“穿心合”,里面装着的或许就是一场女儿家的心事。《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写痴女儿小红遗帕惹相思,最终成就了一段情缘。这一块小小的方巾曾在几千年哑默无声的女性世界里传递了多少情感。漫讶青衫易湿,红绡更是沾满了泪,唐代李节度使姬的诗《书红绡帕》中写到:
囊裹真香谁见窃,绞绡滴泪染成红。
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
身心并陈的思念就是如此真切的泪如雨下,贞顺自守、寂寞无声的时光里,尺素绫帕承载了古代女性蕴籍绵长的相思和离愁,一程又一程山高水长的等待……
合欢被
亦作“ 合懽被 ”。织有对称图案花纹的联幅被。象征男女欢爱。《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懽被。” 唐 白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唐 温庭筠 《织锦词》:“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
《红楼梦》作者曾很细致的描写过探春的闺房:“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书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 的白菊花。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的墨迹。”
关于古代服饰的
(中国服饰简史):
http://www.wenyi.com/culture/fushi/fsjs.htm
另:还有一个关于官员服饰文化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961290.html?fr=qrl3
关于古代钱币方面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66386.html?si=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586435.html?si=1(鉴别古钱币的)
关于女性发式,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038147.html?fr=qrl3
中国古代书案用品欣赏
转自http://tieba.baidu.com/f?kz=329910767
礼俗,古代用品
一,冠礼
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为其主持冠礼.行礼前通过占筮选定加冠的日期和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从此有了统治别人的特权;其次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向来宾敬礼后去见母亲,又由来宾取"字",然后去见兄弟姑姊,最后戴礼帽穿礼服带礼品去见国君,卿大夫,乡先生.主人向来宾敬酒赠礼品后,冠礼结束.
男子加冠后可以娶妻.女子十五岁时行笄礼,结发加笄,在头上盘成发髻,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了.
礼 俗
缁布冠
皮 弁
爵 弁
笄 礼
二,婚礼
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侄娣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娣相从.通称为"媵".到了战国,便没有媵的制度了.
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
古代的婚礼从订婚到结婚有六种程序,叫"六礼":
1.纳采,男方向女方送点小礼物(一只雁),
表示求婚.
2.问名,男方问清楚女子的姓名,以便回家
占卜吉凶.
3.纳吉,在祖庙卜的吉兆后到女家报喜,也
要送一定的礼物.
4.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要送比较重的
聘礼,即致送币帛.
5.请期,选定完婚吉日,向女方征求同意.
6.迎亲.其中纳征和迎亲是最重要的.
三,葬礼
在古人的观念中,人死后灵魂不灭,所以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使灵魂得有好的处境.
人将死时,用新絮放在临终的人的口鼻上,看是否断气,这叫"属纩".
人初死,要遣人上屋顶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复"
"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先给死者沐浴,然后给死者裹上衣服,叫"小敛",置入棺材叫"大敛".
敛时死者口中必须放进米或玉,叫"饭含".
入敛后停丧待葬叫"殡",出葬叫"出殡".
送葬规矩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执绋的原意是亲友帮助拉车,实际上只是形式.
四,祭礼
古人对祭礼是非常重视的,与战争一起被列为国家的两件大事.祭礼的名目和礼仪极其繁多,不能一一叙述,下面仅据《周礼》简单介绍周代的大祀,中祀,小祀.
大祀是指立天地宗庙,用玉帛和纯色的牲加在柴上焚烧使烟气上升来祭祀昊天上帝.
中祀是指立日月星辰,用牲和币分布在柴上焚烧使烟气上升来祭祀日月星辰.
小祀是指立风师雨伯等,用牲加在柴上焚烧使烟上升来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伯等.
另外,用血滴在土上来祭祀社稷,用牲与玉币埋在地下或水中来祭祀山林川泽,用劈割过的牲来祭祀山林川谷丘陵和万物的小神.祭祀先王,春天叫祠祭,夏天叫禴祭,秋天叫尝祭,冬天叫 祭.四季祭祀先王时由大宗伯主持,王,后及大臣都要参加,是极其隆重的.
古代用品
古代食器
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簋
簠
豆
盂
匕,是长柄汤匙;
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匕
俎
箸
古代炊具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
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
鼎
镬
甑
甗
鬲
古代酒器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彝,卣(you),累(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
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
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
樽
壶
觥
爵
角
晨肇宁角
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
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杯
卮
古代家具
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
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
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
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