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底薪?底薪和保底有什么区别?
底薪指的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基本工资,保底工资则指的是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给员工的最低工资,包括底薪和奖金。底薪和保底工资的区别在于保底工资包括的内容更多,数额会比底薪更多,因为底薪就包括在保底工资之中。
员工每个月的薪资构成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各项补贴和奖金,这所有的收入可以称之为保底月收入。员工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收入也就是底薪不能低于国家实行的最低工资保障,而最低工资保障是由各省根据当地实际经济水平制定出来的。
举个例子来说,例如员工小刚在去公司应聘的时候,公司承诺给小刚每年的保底收入是10万元,每月的保底收入是8000元,基本工资每月是5000元。这也就是说,小刚每个月的底薪是5000元,除去底薪之外,每月的奖金加上补贴不得低于3000元。年底收入如果高于10万元,则满足公司承诺保底年收入,如果低于10万元,少的部分公司需要补足。
当我们去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不可否认薪资会是我们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生活。如果工资太低,甚至让我们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那么这样的工作肯定是没有必要再去做的。
但是,当我们去找工作的时候,也不能仅仅只看工资待遇的高低,还得从发展前景去发展。比如说一份工作的初始待遇是每个月6000元,但是自己并不能从这份工作中得到提升和锻炼,并且以后的薪资也都维持在这个额度左右。而另一份工作的初始薪资待遇是4000元,虽然不高可是能够维持自己基本生活,并且这份工作发展前景很好,自己也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那么笔者建议,作为年轻人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毕业大学生,更应该去选择后者。
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了,社会竞争力太大,“内卷”太严重。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竞争力的确在与日俱增,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导致工作“难找”,那就是一些年轻人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就希望可以立马找到一份高薪且活轻松的工作。但是实际上,由于他们能力有限或者说企业认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高待遇不匹配,所以说是很难达到他们的高期望的。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保持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
法律分析
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底薪即基本工资,劳动法规定的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基数。底薪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夜班,高温、低温,井下,等条件下的津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八条 工作人员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之和。其中,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不含根据住房、用车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员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