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和雕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的说
小型的叫隼,如:急隼,大多体长30-60cm。
中型的叫鹰,如:雪鹰,大多体长50-100cm。
大型的叫雕,如:坐山雕(秃鹫),大多体长80-180cm。
鹰(ying)脊椎动物,鸟纲,鹰科部分种类的通称。一般指鹰属的各种鸟类。视觉敏锐,能在高空飞翔时看到地面上的猎物。由于鹰眼的视网膜的黄斑处有2个中央凹,不仅比一般动物多1个,而且中央凹的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多达100万个(人眼仅约有15万个)。上喙尖锐弯曲,下喙较短。4趾具有锐利的钩爪,适于抓捕猎物。性情凶猛,肉食性,以鸟、鼠和其它小型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喜食尸体,如秃鹫(Aegypiusmonachas)。两翼发达,善于飞翔,一般多在昼间活动。多栖息山林或平原地带,如苍鹰(Accipitergentilis)、雀鹰(鹞子)(Accipi-ternisus)、鸢(老鹰)(Milvusmilvus)等。
雕是大型猛禽,体型粗壮,翅及尾羽长而宽阔,扇翅较慢,常在近山区的高空盘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幼畜等大形哺乳动物,也嗜食鼠类。我国常见的种类有金雕和乌雕。
金雕(Aguilachrysaetos)俗称洁白雕,体较大,全身为黑褐色,体色为雕类与鹰类中最发黑的一种。成鸟头颈部金**。幼鸟尾羽基部以及翅膀飞羽的基部为白色,成长后白色部分消失。飞翔时翼长而宽,尾端稍圆形。在我国也有分布的白尾海雕与虎头海雕的幼鸟,全身也为褐色,与金雕很相似,但尾形为楔形,是与金雕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栖于山地,常高踞山崖巅顶或飞翔于高空中。性凶猛,喜食野兔、雉、鹑以至大形哺乳动物幼麝等。巢营于高山悬岩上或峭壁的树上,迁徙时在我国东北常能见到。幼鸟驯养作猎鹰;飞羽及尾羽可供制扇,有重要经济价值。
乌雕(Aguilaclanga)俗称皂雕或花雕,体形比苍鹰大,全身黑褐色,腰部有V字型白斑,尾比金雕及白肩雕长。幼鸟翼的复羽先端有淡色斑。翼下初级飞羽基部也有淡色斑。常栖于沼泽、河川、水边等地,嗜食蜥蜴、蛙、小型鸟类、鸥、鸦以及鼠类,也常食动物尸体。终年留居我国东北和长江下游一带,冬时常见于福建、广东等地。
鹰、雕、鹏、鹫、隼有什么区别?还有那些猛禽的分类?
鹰,隼,雕,枭的区别如下:
1、所属“目”不同:鹰属于“鹰形目”;隼和雕均属于“隼形目”;枭属于“鸮形目”。
2、食物不同:鹰主要以老鼠、蛇、小鸟等动物为食;隼主要以小鸟和大型昆虫为食;雕主要以藏原羚、黄鼬、雪鸡等动物为食;枭主要以昆虫、兔子、小鸟等动物为食。
3、种类不同:鹰的种类主要有苍鹰、雀鹰、鸢等;隼的种类主要有猛隼、猎隼、矛隼等;雕的种类主要有金雕、虎头海雕、林雕等;枭的种类主要有红角鸮、鸺鹠、短耳枭等。
鹰形态特征
一般指鹰属的各种鸟类。全世界有五十九种老鹰,科学家将它归纳为四大族群。大体说来,同一族群内的老鹰很类似,例如:体形很相像或吃的食物类似;但是同族群老鹰也有显然相异之处,例如:体型大小,羽翼颜色及构造。
老鹰分布在地球上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一个大陆,在沙漠、丛林、沼泽地、树林、高山、海滨都有老鹰的踪迹。所有的老鹰都是白天猎食,夜晚休息。野生老鹰大约活二十年,豢养的鹰可活四十年。
鹰是隼形目鹰科统称,体型中等或偏小的昼行性猛禽,特征是喙侧有刀刃状圆突,体普遍较大,扑翼慢,翼型宽,雌鸟比雄鸟大。捕捉活食,每次繁殖数量超过2只;
鹫为鹰科部分腐食性种类和美洲鹫科的通称,过去有时也雕鹫不分。是一类大型猛禽,有很强的嘴勾,趾爪不锐利,适合吃死亡动物;
隼是隼形目隼科鸟类统称,中小型猛禽,特征是喙侧有锯齿突,脸上经常有深色斑纹。扑翼频率快,翅膀尖长,翅型与其他三者不同,尾长而灵活,飞行灵活而迅速。
雕是鹰科雕属、鹰雕属、海雕属和林雕属大型猛禽的统称。比鹰更大的昼行性猛禽,同样具锐利的嘴和趾爪,捕食更大的猎物(包括兽类),每次繁殖数量不超过2只;
其实对于猛禽的区别不能光根据简单的中文名,有些情况下鹰和雕的区别还要看解剖方面的细节特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