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人是什么意思
1、古代称大夫的妻子,唐代称王的妾,宋代用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亦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2、旧时对妻的通称。
3、粤东客家地区“俗不论士庶之家,妇女墓碑皆书‘孺人’”。
太孺人一般是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不用上报备案和册封,后来也有用于对一般妇女的尊称。“太”一种说法要是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要前面加“太”。
另一种说法是亡者丈夫不在,上面长辈也没有了,且已经有孙子辈,故称“太孺人”,若亡者上有老,中有夫,则称为“孺人”。
扩展资料
相传南宋末年,幼帝赵昺弃京南逃来到粤潮州府(今广东省潮汕地区),也因此带来了不少的传奇故事,宋帝赐封潮州妇女为孺人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南宋幼帝赵昺被元兵追杀逃到潮州凤凰山。适逢乌云密布要下雨一群采茶女子肩扛担子,手拿锄头,纷纷跑下山躲雨。元军疑为救兵,仓惶而退。
幼帝赵昺为谢救驾之功,特赐潮汕女子为“孺人”即七品官妇女封号。所以潮汕女子自此比男子地位高,直至今日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举行新婚典礼时候,与其他地方一样都要行“拜天地(包括家神)”和“拜高堂”拜堂礼仪,但却都不行“夫妻对拜礼”。
如真要行“夫妻对拜礼”则属男跪女不跪。因为男跪女不跪,多半夫家心里都不舒服的缘故,最后潮汕地区取消“夫妻对拜礼”。而潮汕女子逝世也不管墓碑和神主牌,均书以七品官妇女“孺人”称号。
孺人与老孺人的区别主要是含义不同。
孺人古代称大夫的妻子,唐代称王的妾,宋代用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亦通用为妇人的尊称。是旧时对妻的通称。粤东客家地区“俗不论士庶之家,妇女墓碑皆书‘孺人’”。“孺人”是对已婚妇女的专称。根据成婚时间,“孺人”还有“老孺人”“新孺人”名目。
“老孺人”是老夫人,代表死去女人的称呼。太濡人一般是古时欣大夫的妻子,明清动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不用上损备窠和现封,后来也有用于对一般赶好女的尊称,“新孺人”则特指新娘子。
孺人造句
1、丈夫一品,则老婆封一品夫人,二品封夫人,三品封淑人,四品封恭人,五品封宜人,六品封安人,七品封孺人。
2、到了一个马头上,董孺人整备着一席酒,以谢孝为名,单请着吕使君。
3、孺人,你用了你斑斓的手指头,触着我的实物,有秩序便如音乐似的生出来了。
4、至今还有一座刻有“明皇尚书郎张公负氏神孺人墓”字样的古墓,在后山最高的地方。
5、待到那宫人和侍卫赶到太子林前时,只是呆住了。顾孺人正跪在树下失声痛哭。但是没有泪水,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夜,眼泪在落在之前就被封冻在了眼中。雪满梁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