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的羌、藏民居之比较
羌族民居和藏族民居的单体建筑相似,一般都用石砌墙或夯土板筑墙体,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墙体都很厚重,商小如洞口。这种构造方式造成了扑朔迷离的室内照明环境。但是羌族与藏族住屋门窗开启方式截然不同。藏族民居大多单栋建造,受地形、气候影响,在一个村寨中每户门窗朝向都几乎一致,加以相同的装饰和色彩,远远望去整个村寨仿佛由一栋建筑组成。羌寨因密集建房,为避免各户相互干扰,对门窗的开启极为讲究。他们巧妙地利用建筑错落划分街道,转换天井以避开与邻家的视线干扰,因而其门窗设计显得十分随意。然而这种看似随意的建造方式却是经过巧妙组织的,大面积的开窗方式在高寒山区是绝对见不到的。藏族的土掌房、羌族的“邛笼”都是用厚重的墙体来蓄热保温,加之又有火塘主房的空间构成,可以获得入夜以后人体必需的室温。高海拔山区充沛的阳光和干爽的气候,造就了羌、藏民居中的敞间和晒台。敞间是在建筑的顶层修建一个半室外的灰空间,向阳开敞,靠阴密闭。敞间与南方热带建筑中的通风屋顶或加顶的露台相似,这种加顶而又开敞的屋顶,是一种最理想的通风隔热的建筑格式。羌、藏民居的敞间与晒台的结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地区尽管冬季降雪量大,但连续的降雪天并不多见,积雪总能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融化,所以传统的尧、藏民居都是平屋顶。
这一对比单就羌、藏建筑单体而言,由于未曾对藏族聚落进行详尽细致的调研工作,因此无法对羌、藏聚落形态进行纵向对比。但此次调研工作对我今后进一步研究藏族聚落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西藏藏民住什么样房子?
藏族人的房子不叫敖包,敖包是蒙古族的。实际上藏族的房屋已经趋于现代化,和现在的楼房没有什么区别了,只有在青海玉树、果洛等偏僻落后的牧区才会看见传统的藏族民居。藏族民居的特点是:多用石头砌成,整体看是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周围插着经幡,颜色多是灰色和暗红色搭配。建筑界称其为“塔楼”
根据新旧唐书所写,以前的藏族住的是以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平房,那时候的房子高,有数丈(估计是贵族住的)
当然这还要看是哪的藏族,像林芝一带的住的就是木盖的房子,而屋顶也不一定是平的
而在藏东一带有的藏族住的是可高至四五层的平顶碉房,但现在多数都是两三层高
牧民以前既有住帐篷,也有住土房子的,多数都一层楼高,现在游牧的不多,大多都有固定的居所,偏远地区以砖土房比较常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