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树带的划分是怎么样的?
对我国果树带进行划分,总的来说,长江流域以北,即北纬30°以北为落叶果树带,长江流域以南为常绿果树带。《果树栽培学》(1992)根据我国气候土壤条件及果树分布情况,将我国果树分布区域划分为八个果树带(图1-1-3),即:①热带常绿果树带;②亚热带常绿果树带;③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④温带落叶果树带;⑤旱温落叶果树带;⑥干寒落叶果树带;⑦耐寒落叶果树带;⑧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
图1-1-3 中国果树带
(引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类》中国农业出版社)
从以上八个果树带来分析,除一、二两带为常绿果树带以外,其余六带有五个带为落叶果树带,一个带为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果树以落叶果树为主,种类繁多,分布范围较广,落叶果树类型倶全。下面对五个落叶果树带和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的气候特点及分布的落叶果树树种和主要的野生果树、栽培的著名品种及特产区进行较详细地介绍。
1.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
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位于北纬24°—33°之间,海拔自99.0m(湖南慈利)至2109m(云南会泽),地形复杂多变,具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1.6—19.6℃(一般多在15℃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18.6—28.7℃,1月份平均气温2.1—12.0℃,绝对最低温0.0℃(云南镇源)至-10.4℃(河南西峡)。年降水量467mm(甘肃武都)至1422mm(湖南慈利)。无霜期202天(西藏察隅)至341天(贵州罗甸)。
由于自然地理及生态条件的作用,此带内果树种类繁多,常绿落叶果树常混交分布。多种果树在多地的分布随纬度的南北差异、海拔高低和小区生态环境之不同而变化较大,多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大体在海拔800m以下、气温高、终年无霜、雨量较多的地区,可栽热带和亚热带果树;海拔800—1200m地区,常绿和落叶果树混交分布;海拔1300—3000m地区,分布多种落叶果树;海拔3000m以上,则果树较少。
此带内主要落叶果树有梨、苹果、桃、李、核桃、板栗、石榴等。其次为柿、中国樱桃、枣、葡萄、杏、沙果、无花果、海棠果等。
此带内的野生落叶果树有猕猴桃、湖北海棠、丽江山定子、树莓、草莓、豆梨、山楂、山葡萄、野樱桃、杏、枣、君迁子、毛桃、榛子等。西藏东南的察隅,野生果树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落叶果树资源有桃、葡萄、海棠果等。
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内著名落叶果树产区及品种有云南昭通和贵州威宁的苹果、梨。
2.温带落叶果树带
温带落叶果树带所属地区地势多较低平,海拔多不超过400m,年平均气温8.0—16.6℃(多数在12℃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22.3—28.7℃,1月份平均气温-10.9—4.2℃,绝对最低温-10.1℃(浙江嵊县)至-29.9℃(辽宁鞍山)。年降水量499—1215mm,东部多西部少,一般多在800mm以内。无霜期157—256天,多在200天以上。
温带落叶果树带内分布的落叶果树种类多、数量大,是我国落叶果树,尤其是苹果和梨的最大生产基地。分布和栽培的主要果树有苹果、梨(西洋梨、白梨、砂梨)、桃、柿(北方品种群)、葡萄、核桃、板栗、杏、樱桃(中国樱桃、甜樱桃)、山楂、海棠果、沙果、石榴、李、梅、无花果、草莓、油桃、君迁子、银杏、山核桃等。
此带内的主要野生果树有山定子、山桃、酸枣、杜梨、豆梨、木梨、猕猴桃、毛樱桃、麻梨、湖北海棠、河南海棠、三叶海棠、野葡萄、榅桲等。
温带落叶果树带所属地区的著名果树品种及果树特产区,有辽宁果树,山东肥城桃,莱阳慈梨,乐陵无核枣,河北定县鸭梨,河南灵宝圆枣,安徽砀山酥梨,陕西华县大接杏等。
此外,此带南缘少数小气候较好的区域,如上海崇明,江苏吴县,安徽桐城等地,还有柑桔栽培。
3.旱温落叶果树带
旱温落叶果树带所属地区地势高亢,海拔700—3600m,为我国果树栽培高海拔区域。年平均气温7.1—12.0℃,7月份平均气温15.0—26.7℃,1月份平均气温3.5—10.4℃,绝对最低温度-12.1—-28.4℃(仅新疆伊宁为-40.4℃)。年降水量32mm(新疆和田)至619mm(陕西铜川)。年平均相对湿度42%(甘肃敦煌)至69%(甘肃天水)。无霜期120—229天。和温带落叶果树带相比,本带气候干燥(平均降水量约为温带落叶果树带的56%,平均相对湿度低11%);年平均气温约低2.6℃,平均无霜期短18天左右;海拔较高,日照较充足,平均日照2600小时,最高达3400小时。
旱温落叶果树带内主要栽培的果树有苹果、梨、葡萄、核桃、桃、柿、杏等,其次有枣、李、扁桃、阿月浑子、槟子、海棠等。
此带内的主要野生果树有榛子、猕猴桃、山樱桃、木李、山定子、稠李、甘肃山楂、悬钩子等。
此带内的川西高地,甘肃天水,陕西凤县及铜川,四川的茂汶和小金,西藏的昌都,山西太原等地,由于气候干燥温凉,海拔高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因此是我国苹果生产品质最好的地区,成为苹果外销商品生产基地。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干温地带,日照更充足,昼夜温差更大,气候更干燥,是我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也是世界著名的葡萄干产区。此带西北缘的伊犁盆地,还有大面积的野生苹果林(塞威氏苹果)分布。
4.干寒落叶果树带
干寒落叶果树带的年平均气温4.8—8.5℃,7月份平均气温17.2—25.7℃,1月份平均气温-8.6—-15.2℃,绝对最低温-21.9—-32.0℃。年降水量116—415mm,平均相对湿度47%—57%。无霜期127—183天。
此带与耐寒落叶果树带的差异,主要是气候较干燥(平均降水量约少280mm,相对湿度低10%),日照强(日照约多370小时),较温暖(年均温度约高1.7℃,无霜期多18天)。
干寒落叶果树带海拔较高,气候干燥而较为寒冷,适于耐干燥寒冷的落叶果树栽培。主要栽培果树有中小苹果、苹果(要进行抗旱、抗寒栽培)、葡萄、秋子梨、新疆梨、海棠果等,其次有李、桃、草莓、树莓等。
此带内的野生果树有杜梨、生梨、沙枣、山桃、花叶海棠、山葡萄、山楂、酸枣等。
5.耐寒落叶果树带
耐寒落叶果树带是我国果树栽培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地区。此带内年平均气温3.2—7.8℃,7月平均气温21.3—24.5℃,1月平均气温-12.5—-22.7℃,绝对最低温-30.3—-40.2℃。年降水量406—871mm。无霜期130—153天。总而言之,此带的气候特点是生长期内的气温及降水能满足一般落叶果树生长结果的要求;但生长期短,休眠期气温及湿度较低,对果树越冬不利。一般仅耐寒落叶果树可以栽培,但吉林南端的集安、库伦旗等小气候较好的地方,小苹果仍可生长结果,安全越冬。
此带内主要栽培果树有中小苹果、海棠果、秋子梨、杏、乌苏里李、加拿大李、中国李、葡萄等,其次有树莓、草莓、醋栗、穗状醋栗、毛樱桃等。
耐寒落叶果树带内的野生果树有西伯利亚杏、辽杏、山桃、刺梨、山杏、山楂、毛樱桃、山葡萄、越桔、笃斯越桔、榛子、猕猴桃等。此带内大量的山葡萄、猕猴桃等野生果树资源,是良好的制果汁、果酱、果酒的原材料,现正开发利用。
6.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
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海拔多在3000m以上(西藏4000m以上)。年平均气温仅-2.0—3.0℃,绝对最低温-24.0—-42.0℃。地势高,气温低,降水较少,气候较干燥。
此带内青海高原山地,虽然海拔在3000m左右,温度也较低,但仍有少量李、杏分布。目前,对此带内的果树情况尚了解很少,有待考察。
最好栽种无花果。无花果耐盐能力非常强,生长快、结果早,尚未规模化集约栽培,市场容量大。但无花果不耐贮运,应提前采收或进行加工。另据有关专家研究,耐0.3%~0.4%含盐量的有银杏、无花果、石榴、小金海棠;耐0.2%~0.3%含盐量的有枇杷、杜梨、君迁子;耐0.1%~0.2%含盐量的有毛桃、梅、李、杏、毛樱桃、中国樱桃、柿、长山核桃;耐含盐量低于0.1%的有刺梨、猕猴桃、草莓等。因此也可栽种石榴,市场前景更好。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