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HDTV、HD-DVD和HDVD的区别是什么?

乐乐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频宽系统

HDTV是高清晰度电视 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帧率高达60fps

HD-DVDJ 既代表高密度(碟的存储容量更大),也代表高分辨率(质量更好的)

HDVD——HDVD俗称压缩碟或者经济版DVD,可在普通DVD机上播放,介质通常为DVD-5(容量4.7G)也有DVD-9的(容量8.5G),采用MPEG-1或MPEG-2编码,由于码流较低,所以每张盘可容纳长达7个小时的视频节目(即8~10集电视剧),画质水平略高于或等同于VCD(摘自够多网)

HDTV、RMVB、MP4、HR-HDTV、DVD、720P、BD-720P这些格式有什么区别?请简单明白些,谢谢。

HDTV介绍

[常见720P、1080I、1080P显示模式介绍]

当人们还沉浸在DVD带来的视觉冲击时,HDTV悄然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HDTV这个词进入国内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其流行速度是非常可怕的,一旦接触过HDTV的人,很快就会被其近乎完美的画面质量所征服,不仅如此,往往HDTV影片都拥有很高的声音质量,如杜比AC3、DTS等,可以说是将大型影院搬回了家。

HDTV这个词经常出现在电视机广告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清。实际上HDTV就是DTV(数字电视)的一个部分,DTV提供了很多种分辨率,而目前的HDTV则主要有三种显示模式,那就是720p、1080i和1080p。720p的字母p代表英文单词progressive(进步),而1080i中的i则是interlaced(交错)的意思,1080p中的P代表非交错。

这三种显示模式,每秒钟都提供了60帧的图像,其中720p每一秒钟都提供了60幅图像,而1080i则采用了隔行扫描的方式,每秒钟在奇数行和偶数行交错提供30幅画面,所以1080i模式下的画面会感觉有些闪烁,而1080P在1080I显示模式的基础上提供逐行扫描的方式,在所有显示模式中1080p的显示效果是最为出众的,但是对系统负荷要求也最高。

在显示分辨率上,720p提供了1280x720,也就是92.16万像素,而1080i的分辨率为1920x1080,拥有207.3万像素。在网络上可以下载到的HDTV影片的显示格式为:720p(1280x720,非交错式),1080i(1920x1080,交错式),1080p(1920x1080,非交错式),这其中又以720p和1080i最为常见。

在音频方面,HDTV影片一般具备两种标准AC3和DTS,其实这两种音频标准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早在DVD时代这两种技术就广泛的使用了,这其中AC3应用的比较多,而DTS由于推出的时间较晚,没有形成“主流”,而在声音质量上,两者各有所长,很难说出到底谁强谁劣,这也可能是由于每个人对声音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杜比AC3,该技术通过不同介质提供多声道环绕声:在影院中通过35毫米胶片给观众带来多声道环绕声体验;该技术可以传输和存储5个全频带声道,以及一个低频效果声道(LFE),而所占用的存储空间比CD上一路线性PCM编码的声道所占用的空间还要少。杜比数字的特点还包括:传输元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控制回放参数等。

dts的全称是数字影院系统(digital theater systems,inc.),简称dts,它使用cac(coherent acoustics coding,相干声学编码)方式工作,在**院中,dts的录音采取了特殊的声画分离的数字立体声,数字声录在光盘上,由专用的光驱读取,另外在拷贝的模拟声与画面之间录有时间同步码,用来控制光驱还音与画面的同步。

光盘的数字声按apt-x10编码,分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和次低频6条声道(5.1声道),这一点和杜比数字相同,但dts的数字压缩比为4:1,仅为杜比ac-3压缩比的1/4。数据压缩比越低,占用的记录空间越大,但其重放音质量就有可能越好,加之dts采取高比特、高取样率等措施,使之对原音重现的追求上就更进了一步。

HDTV影片无论是图像质量还是声音质量都是相当出色的,与DVD相比的话,DVD的画面质量只能算作入门级,不过,要想随心所欲的播放HDTV影片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如果你还不是很了解,那么就要学习学习了,不然很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 [编码方式众多 H.264异军突起]

从网络上我们可以下载到的HDTV影片主要TS、WMV、XVID、DIVX、MKV、H.264等编码,它们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其中H.264由于得到了NVIDIA和Ati两家公司的支持所以最近比较火爆,相对于其他编码方式来说,H.264拥有了很多新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H.264前途更为光明。

H.264/MPEG-4 AVC(ISO MPEG-4 Part 10)

H.264(ITU-T命名),或称之为MPEG-4 AVC(ISO/IEC命名),是一种由ITU-T与ISO/IEC正在联合进行开发的视频编解码方案,即将成为MPEG-4标准的第10部分(ISO MPEG-4 Part 10)。关于该技术的视频编码方案,现在正式命名为ITU-T H.264或“JVT/AVC草案”。H.264/MPEG-4 AVC作为MPEG-4标准的扩展(MPEG-4 Part 10),充分利用了现有MPEG-4标准中的各个环节。H.264/MPEG-4 AVC就在现有MPEG-4 Advanced Simple Profile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的。

H.264/MPEG-4 AVC的编解码方案流程主要包括如下5个部分:精密运动估计与帧内估计(Estimation)、变换(Transform)及逆变换、量化(Quantization)及逆量化、环路滤波器(Loop Filter)、熵编码(Entropy Coding)。

标准选择Advanced Video Coding(进阶视频编码)(AVC)作为“官方”名 - 因为对应视频的音频格式是Advanced Audio Coding(先进音频编码)(AAC)。

尽管H.264/MPEG-4 AVC这项技术虽然还没有得到正式批准,但是其可以降低50%或更多带宽的能力,能以少于1Mbps的数据率传输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广播质量级的视频内容,这是目前正式颁布的ISO MPEG-4及MPEG-2编解码方案根本所不能比拟的。因而,H.264/MPEG-4 AVC将对所有要求高压缩率、高质量的应用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优与劣]

另外市面上主要有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这两种电视的优缺点我们也需要提一下:

LCD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与传统显像管(CRT) 电视相比有如下优点:

画面稳定。去掉了场、行扫描方式,从而避免了因扫描带来的画面闪烁和不稳定;

图像逼真。采用数字点阵显示模式,将画面的几何失真率降为零。采用高亮度、高对比度、防反光的液晶屏,大大增加了电视画面的透亮度和对比度.减少光线的反射和散射,可看到更明亮、清晰、细腻的画面;

消除辐射。采用荧光灯透过液晶屏成像,彻底消除了CRT电子束高压加速轰击荧光粉产生的辐射和静电;

节省空间。抛掉了庞大的CRT及其它元器件,使整机机身厚度不超过6cm,薄得可以贴在墙上,能节省存放空间。

节省能耗。液晶电视的最大耗电量为35W,比传统电视机节能70%。

延长寿命。其供电是用电源适配器将220V的电压转为12V,整机的使用寿命超过5万小时。一天开6小时,可使用20年以上。

PDP等离子电视

首先由于PDP各个发光单元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不会出现显像管常见的图像几何畸变。PDP屏幕亮度非常均匀——没有亮区和暗区,不像显像管的亮度——屏幕中心比四周亮度要高一些,而且,PDP不会受磁场的影响,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PDP屏幕也不存在聚焦的问题,因此,完全消除了显像管某些区域聚焦不良或年月已久开始散焦的顽症;不会产生显像管的色彩漂移现象,而表面平直也使大屏幕边角处的失真和色纯度变化得到彻底改善。同时,其高亮度、大视角、全彩色和高对比度,意味着PDP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感受更加舒适,效果更加理想,令传统电视叹为观止。

与LCD液晶电视相比,PDP等离子电视有亮度高、色彩还原性好、灰度丰富、对迅速变化的画面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当然,由于PDP等离子电视的结构特殊性也带来一些弱点。比如由于等离子显示是平板设计,而且显示屏上的玻璃极薄,所以它的表面不能承受意外的重压并且耗电量和发热量都相当的高使用寿命也较短。

一.HDTV的由来

HDTV的观念是由宽银幕的**而来的,也就是家庭剧院的概念。当宽银幕的**

刚刚在市场上推出时,**制片发觉,宽银幕让坐在前几排的观众比以前就的窄银幕更有

“参与感”,尤其是丰富的视角更满足了观众的“临场感”。

在80年代初,Sony 与NHK像**界的制片推出了一整套叫NHK Hi-vision的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系统,它是由SONY与NHK在70年代未发展出的一整套的电视制片系

统,从摄影 . 剪辑 . 录音 .

到特效的系统;它的解析度几乎与35厘米的影片一样的细微。用这套系统,影片可即拍即

看,立即剪辑并可立即转换成35厘米的影片。这一来,使得当时一些迟迟无法推出的影片

HDTV、HD-DVD和HDVD的区别是什么?

得以在此系统的辅助下顺利推出。此系统同时也可以在制作中加入一些特效,这是以往用

传统影片拍摄方式所做

不到的。

在Hi-vision顺利推入**界后,他们就开始著手於将此Hi-vision发展到商用广

播系统上;此系统的解析度无论是水平解析度或垂直解析度都比传统电视大上二 . 三倍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同1954年时黑白电视转换成彩色点是的问题一样,“如何

相容於传统的彩色电视系统呢?”相容?短时间内取而代之?或并存呢?

相容或短时间内取而代之都是有前例可循的,在1957年美国的彩色电视就采相容

於黑白电视的方式;采相容方式在当时的技术上的确产生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干扰问题。

在英国来说,英国在1936年开播的黑白电视视405条扫描线的,在1967年英国开

始播送625条扫描线的PAL彩色电视,在当时彩色与黑白电是系统并存了5年,在5年以后405

条的黑白电视便走入了历史。

二.HDTV的基本概念

HDTV电视的概念不仅在於提升5~8倍的解析度而已,而是除此之外,是视角的增加由原先

的4:3变成了16:9,并增加了剧院效果的高传真杜比5.1声道的传送,同时也要消除传统

电视所困扰的鬼影与杂讯等等影响画质的可能因素。所以整个HDTV的传送可以说是真正的

将**院正式的带入家

庭,让家庭剧院不再只是个空洞且难以定义的名词。

三.HDTV的问题

1 . 频宽的限制

提高了解析度,相对的增加了频宽,以1980年代类比的技术来说,电视的频道必

须相对的由6MHZ增加到20MHZ,以现有几乎占了满满的频道来说(VHF与UHF),就必须牺

牲掉一半以上的频道才得以满足HDTV的要求。

这个问题几乎到了20世纪末数位化的MPEG Ⅱ发表后才得以解决,所以目前DTV与

HDTV的影像与声音都是采MPEG Ⅱ数位传送的。

2 . 广播的方式-卫星?有线?无线?

HDTV支持者的看法大致分成二派,而且争议的非常激烈,一派的人认为HDTV要成

功的拨出一定不是在现有的无线或有线频道;而几乎相等的另一派则认为HDTV必须使用现

有的无线及有线频道,也就是6MHZ的频宽拨出才会得到大多数的支持。

在1987年美国的FCC发表了一项声明,HDTV的规格必须要相容於现有的NTSC系统

在1990年FCC又发表了HDTV系统将会与NTSC共存;这几乎是推翻了前面的共容声明,也就

是HDTV将会与NTSC共存一段时间后渐渐的由HDTV取代直到NTSC完全消失,但有趣的是FCC

只管到无线电视广播,无法管到有线电视的播放系统,所以有线系统的业者可以自己决定

自己HDTV或DTV所要播放

的模式,所以至今在美国有线业者所提供的Set-Top Box(座上接收盒)有可能不同於无

线接收器,也可能不同於其他有线系统所提供的STB(Set-Top Box)

3 . 交错式扫描(interlaced)与非交错式扫描(Now-interlaced)

交错与非交错各有优缺点,交错式是低成本 .

低频宽而且能提高解析度最好的选择;但根据实验得知,由於人眼在身理上与心理上的感

受能力对交错式扫描的解析度只有感受到相当於实际交错扫描的扫描解析度的70%而已,

在动态画面时,其感受则降到只有相较於实际扫描条数50%的解析度而已。而且交错式扫

描容易产生闪烁及斜线的

羽毛现象,但有趣的是现在的HDTV四种解析模式1080i . 720p . 480p及480i(p代表prog

ressive,I代表interlaced)就两种扫描方式都含括了。

4 . 视频讯号的压缩

在1990年日本NHK卫星播送的Hi-vision是采用类比与数位混合方式的MUSE系统,其所需要

的频宽是20MHZ,但卫星的每一频道的频宽限制是8.15MHZ,所以它必须采用2个附加频道

才得以播送20MHZ的频宽,所以相对於NTSC系统的6MHZ频宽,视频频宽的进一步再压缩是

有必要的;至於采用何

种的压缩方式在1989年至1993年间日美各大厂都个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建议案,其中

有类比数位混合的也有纯数位的建议方案,各方案间个别都有其优缺点,所以也同时造成

争论不休的纷争局面。

四.HDTV的标准格式与规格准则

到了1993年,美国的FCC决定采用全数位的方式进行,但并不确采用哪一个建议

案,因此就由AT&T , GI(通用) , MIT , Philips , Sarnoff , Thomson 及Zenith组成了

一个所谓的Grand

Alliance(大联盟)的组织,其使命就是将各家技术的优缺点整合发展出一套标准的HDTV

系统准则,以利将来HDTV的发展。

到到了1995年此新的HDTV大致建构完成,并开始进行测试,如果一切OK,FCC将可很快的

决定并发表此系统。

1 . HDTV的标准格式

此大联盟采用的标准格式与规格与现有的电视系统有三个主要的不同,第一个就

是采数位封包传送方式的全数位化HDTV;第二就是它支援多种显示模式(如下); 第三就

是相容於个人电脑而不是NTSC的电视系统。

主要的显示模式如下:

水平解析度

银幕比例

交错式/非交错式

每秒画面数

720p

1280

16:9

非交错式

24 . 30或60

1080i

1920

16:9

交错式

60

1080p

1920

16:9

非交错式

24 . 30

2 . 影像与声音的压缩

HDTV的影像与声音的压缩决定采用已开发完成的MPEG Ⅱ,因为MPEG Ⅱ已普及到

了电脑及多媒体的应用,且符合HDTV将相容於PC的准则,至於声音部分则采用Dolby(杜

比)AC-3的数位压缩方式,同时也包括5.1声道的数位环绕音场。

此大联盟所拟定的系统采用与电脑网路及多媒体所相容的MPEG Ⅱ,无疑的将使

S及日规IDSB也都采相同的MPEG Ⅱ及Dolby

AC3的影音压缩规式。它们之间不同的是数位传送字串的格式标准不同,频宽也不同,发

射载送的编码与解码方式也不同。

HDTV即指高清电视,分辨率高于1280×720的电视,一般使用H264和VC-1格式编码的AVI、WMV视频格式,RMVB和MP4都只是视频的格式,任何分辨率的视频都可以使用它们,HR-HDTV是指半高清,也就是1920×1080分辨率的一半,DVD则是指以光碟形式发行,分辨率在720×576的视频,720P是指分辨率为1280×720的视频,BD-720P也是指分辨率为1280×720,但是以蓝光光碟形式发行的视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