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叨扰与打扰有何区别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01)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我的干扰

①拼音念法不同

叨扰的拼音是tāo rǎo,打扰额拼音是dǎ rǎo。

②意思不同

叨扰的意思是客套话,指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受了别人的款待,表示感谢。

打扰的意思是打搅,干扰,扰乱人心或注意力麻烦,因某事给某人导致不便,用琐碎和一再侵扰的事折磨。

例句:

①已经半夜了,楼上依然有人在大声唱歌,这严重打扰了我们的休息。

②看到爸爸正在凝神思索,我不敢去打扰他。

③备受叨扰的原作者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并且用戏剧手法重新编排了故事。

④其他的信要么是指责叨扰,要么是寻求同情。而另一位受访者、来自约克郡的64岁的婆婆安妮说:“儿媳对我的态度十分冷漠。”。

扩展资料

词语辨析

近义词骚扰、扰乱

①骚扰

使不安宁,扰乱。

造句:敌人一再骚扰我边界,杀害我边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②扰乱

搅扰,使混乱或不安。

造句:扰乱社会治安是一种违法行为。

反义词配合、协助

①配合

帮助,辅助。

造句:他虽是绑匪之一,但因天性未泯,协助警方救出人质,才得以将功抵罪,减轻刑期。

②协助

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造句:由于配合默契,他俩在男子乒乓球双打比赛中夺取了冠军。

打扰的词语解释是:打扰dǎrǎo。(1)干扰;扰乱人心或注意力。(2)婉辞。麻烦,给某事导致不便。(3)用琐碎和一再侵扰的事折磨。

打扰的词语解释是:打扰dǎrǎo。(1)干扰;扰乱人心或注意力。(2)婉辞。麻烦,给某事导致不便。(3)用琐碎和一再侵扰的事折磨。拼音是:dǎrǎo。结构是:打(左右结构)扰(左右结构)。注音是:ㄉㄚˇㄖㄠˇ。词性是:动词。

打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干扰;扰乱。引《太平天_歌谣传说集·火牛阵》:“太平军晓得了,将计就计,也不去打扰,让他们定定心心的造桥。”巴金《家》四:“她在享受这种难得的‘清闲’,没有人来打扰她。”⒉受人招待或请人帮助时表示谢意之词。谓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引何其芳《老百姓和军队·第二封信》:“当我们走进屋的时候,走的时候,或借用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是很客气地说:‘打扰你们’,或者‘麻烦你们’。”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对不起,打扰你们了!’我懊丧地走了出去。”

二、国语词典

扰乱、惊动。如:「让他把事情做完再说,暂时别去打扰他。」

三、网络解释

打扰(词语)1disturb:打搅,干扰;扰乱人心或注意力2.trouble:麻烦,因某事给某人导致不便3pester:用琐碎和一再侵扰的事折磨

关于打扰的近义词

搅乱打搅沾光搅扰叨光扰乱干扰

关于打扰的反义词

协助

关于打扰的诗句

把手伸给我让我那肩头挡住的世界不再打扰你假如爱不是遗忘的话苦难也不是记忆记住我的话吧一切都不会过去即使只有最后一棵白杨树象没有铭刻的墓碑在路的尽头耸立落叶也会说话在翻滚中褪色变白慢慢地冻结起来托起我们深深的足迹当然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好使月光别打扰我的眼睛

关于打扰的单词

叨扰与打扰有何区别

buginterrupthinder

关于打扰的成语

云扰幅裂胶胶扰扰庸人自扰儿怜兽扰江翻海扰吹吹打打

关于打扰的词语

繁剧纷扰世扰俗乱儿怜兽扰兵戈扰攘意扰心烦四方云扰云扰幅裂江翻海扰庸人自扰

关于打扰的造句

1、他正专心致志地准备联考,你别打扰他。

2、亲爱的,还有我在。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在这时候去打扰他们,要好好照顾才行。你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还有我陪着你,我能陪你一起度过难关的。

3、相信缘分吗!能在十三亿人里面遇到你真是幸运。但是我不敢打扰你的生活,怕你从此不再理我了。只想在远处默默地看着你,希望你一切都好好的。你要记得有那么一个人在想你。

4、他们现在新婚燕尔,你千万别去打扰。

5、打扰了教授的休息,他一再表示抱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打扰的详细信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