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分子,质子,电子,量子,粒子有什么区别
1、大小不一样
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
分子:是由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这种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关系称为分子结构。
质子:质子(proton)是一种带 1.6 × 10-19?库仑(C)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
电子: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
量子: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
粒子?:是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
2、组成不一样
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分子: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结合成分子。
质子:质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
电子:一切原子都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它运动的若干电子组成。
量子: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
粒子?:不同的粒子,由不同组成。
扩展资料:
粒子发现历程
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 ”。
19世纪末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后,许多人认为光子和它们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逐渐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不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新粒子;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在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
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
1937年发现了 μ 子;
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 介子;
后来还发现了一些粒子,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叫做超子。
百度百科-原子
百度百科-分子
百度百科-质子
百度百科-电子
百度百科-量子
百度百科-粒子
电子、量子、粒子、离子有什么区别?
粒子:你所说的这些东西都叫粒子,没定义的~~
分子:化学变化中可分解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物理中,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物理中,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外有电子围绕
电子:又称核外电子,顾名思义,是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粒子,它的排布是分层的(一圈圈的),它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决定着该原子的化学性质.
离子:如果一个原子它得到电子,那么它叫阴离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如果一个原子它失去一个电子,那么它叫阳离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
质子:原子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子核的质量大部分是由它组成的.
中子:构成原子核的部分
夸克:现今发现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组成质子和中子
由小到大排列:(构成关系)
夸克
构成
中子和质子
构成
原子核,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
构成
分子
构成
物质!
1、定义的不同
电子:电子是带负电的亚原子粒子。它可以是自由,也可以被原子核束缚。原子中的电子在各种各样的半径和描述能量级别的球形壳里存在。
量子: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
粒子:粒子是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粒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其中引力相互作用非常弱,可以忽略。
离子: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或没有电子的稳定结构。
2、元素性质的不同
电子:电子块头小重量轻,被归在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
量子:量子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
粒子:粒子是中子、质子等实际存在的具体的物质的统称,是一种模型理念
离子:离子是组成离子型化合物的基本粒子。
扩展资料:
物理量
电子、量子、离子、粒子是物理中的元素,是物理量。物理量是通过物理定律及其方程建立的相互之间的量的关系,其中包括标量(无方向性的物理量)、矢量(有方向性的物理量)和张量,存在量纲(见量纲分析);存在互相独立的基本量,从基本量可以推导导出量。
其中普适性强的称基本物理常量。矢量有3个分量,张量有9个分量。直接描述物体和物质(包括场)的状态的物理量。
如力学中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等,热学中描述物体的状态是压强、体积、温度和熵等,电磁学中描述电磁场的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称状态量。
百度百科-电子
百度百科-离子
百度百科-量子
百度百科-粒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