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家族企业利与弊”
现在有一种论调:一听说是家族企业,马上认为那是一家不正规的企业,没前景的,发展会遇到瓶颈,管理糟糕的企业,以至于如果你们是一家家族企业,你甚至羞于说出口。我有切身感受,那么,到底家族企业好还是不好呢?
其实无论是公众企业,或者是家族企业或其它的经营实体,都是一个以达到经营目标为目的而组织的,以人为主体的集合,既然都是一群人的集合,那么其实没有必然的好坏之分。其实世间万物皆如此,一群土匪对良民来说是坏人,对土匪头子而言却是好帮手。因此,对于企业,无论是什么企业,家族与非家族其实仅仅是一个名字的区别而已。应该分析的是具体的人对企业本身是否适合。家族企业利与弊实际上是家族里面的人在企业里面被运用的利与弊。
所谓家族企业,一般是指以家族成员为主要管理人员的企业。在我们创业之初,最好能够用家里人,我的创业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总结,当然,对于每个公司,情况是分别不同的。我们感觉家庭成员具备以下优势:
一,高强度的凝聚力。如果你的创业是获得家人支持的,那么,如果家庭成员加入进来,在中国人情,世情的压力下,亲情的感召下,亲人是愿意为你的生意赴汤蹈火的,他们的那种自觉,天然为生意不惜一切的倾向是外聘人员所不具备的。
二。你的资金周转更灵活。因为是家里人,假如你的资金紧张,那么你打个招呼即可,基本上他们不会因为你迟发人工闹到劳动局。而且加班等等也是任劳任怨,毕竟是在为家里做事嘛。
三。信赖度很高。你可以很放心的把很多事情交给他们处理,而外聘人员却有很多事需要避嫌。
四,身兼多职,创业之初,越省钱生命力越强,活下来的机会越大,一般养不活什么团队,这要求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只有家里人愿意跟你这样干。
五。了解。对人员的运用最重要的一环是要了解他,所谓知人善任,善任的前题是知人,而了解一个人是有时间及金钱成本的,创业之初用家里人则省去了这些成本。
六。高效的沟通,与陌生人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家人则不必。
而家庭成员的敝端是:一,难管理。家里人虽说职位上有上下结构,但是他们始终把家庭关系凌架于公司关系之上,那么当你向你的父亲或老婆下达指令的时候,他们就有足够的底气不执行,这会让你执行那些你很清晰而无法让他们了解及支持的措施时感到苦恼。
二。很难建立公司权威压力。他们并不把你看成董事长,而是看成老公或儿子,那么当你试图用权威来训斥他们让他们记得犯错的教训时是不凑效的。
三。任人唯亲。你可以确保自己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但他们却任人唯亲,这样,不尽职的人占据了他无法发挥才华的位置,对公司造成隐性损失。
四:执行不到位。你的亲人有很大的胆量来歪曲你的指令,并反馈错误信息。这让你以为措施无效,这种危害是深远的,因为你本人会记住这一经验,日后经营中再不用这一“无效”的措施。我的改良做法是,在基层一定要有你信任的人直接对你负责。
五。亲人在情理上天然引起抵触。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公司里面的人一看架构表,感觉都是皇亲国戚,其中必有猫腻,这影响了团体的团结。
六。员工有一种很微妙的情绪。她们如果是在为一个不了解的团体工作会很坦然,但是如果他们感觉是在为某个明确的家庭或个人在工作的话,就会产生抵触。
以上这些是我所经历的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家庭成员利与敝的总结。其实,所谓家族企业利与敝是个伪命题,说白了其实是一个企业用人的问题。既然仅仅是企业用人问题,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清每个人的优点,缺点,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我们不必忌讳他是家里人还是外聘人,而是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阶段及情况,再评估具体人的情况,用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另外还要时刻留意变化,公司发展的变化,人的变化。公司在一年前很需要一个身兼多职的人,但是现在可能需要的是一个很专业的能够做好本份不闻其余的人。去年这个人没结婚,很有激情,在业务上冲杀出一条血路,但自他结婚后可能天天跟老婆吵架,每天只顾喝酒,因此他已不再适合于本来的位置。。。。。。
用人注意时间,才能,团队配合度等等。我还有教训很重的一点是:不要在摩托上装奔驰发动机。不要为了架构而架构,不要为了正规而正规。当我们事业稍有起色就会有一种浮躁,很向往那种正规汽派的大公司格局,想得发疯时就可能行动,在形式上建立一个大公司架构,那么麻烦就大了。不过如果你注意总结,痛了知道改倒也不是坏事。
所以一切都只问一句:它对公司的长短期目标实现及影响如何?我们时刻都在评估与决择,要搞清楚我们创建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说它不好的人多了,你听的也多的时候,如果没有清晰的头脑及较强的抵抗力,就可能忘记我们创业的目标是成功,是获取利润而不是为了创建一个不是家族企业的企业,但是我们如果受到大众不断的影响,就极可能在没思考分辩的状态下,一刀切,把优秀的家庭成员排斥在创业团队外面,这是很不明智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按照血缘亲疏相联系,“一家人”往往内涵着一整个家族,可以包括以父系亲属为系带的上下五代人及其亲属,人与人之间多以血缘为纽带。而在美国,人们往往以各自独立的小家庭为一个单位,家庭中大多只包含父辈与子辈两代人,且子辈成年以后多是要从家里搬出去才算得上是独立,人与人之间不太注重血缘亲疏,而是注重地缘远近——意味着双方是否都有类似经历。本文将就这一现象作一阐述。
家庭指的是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的是亲代和子代两代人,而生育指的是家庭的功能——让儿女一代代能够继续繁衍下去。对于家庭来说,儿女既能独立繁衍他们的下一代时,这一代的家庭功能也即宣告结束。
在美国,家庭的这种独立性表现得格外明显。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是只包含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两代人的。父母的目标是让孩子尽早能够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书写自己的历史,而且往往是要追求比父母辈做得更好才行。作为孩子,他所追求的也是尽快能够独立,有自己的主见——总之是要比父母更为出色才行。
当我们透视这种现象背后的种种影响因素时,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它的真正内核——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是一种攀登上进的精神,这一精神的出现与美国的历史、社会结构息息相关。
美国的历史起于五月花号的登陆,因而从它的源头看,是一段满载着贫苦、困乏的奋斗史。各人原没有祖先可以依靠,而是凭着自己的手脚一步步获取资源,决意往前拼搏以求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对于过去是毫不留恋的。这样的经历也就造就了向上攀登的美国性格。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
这样一种上升奋斗的精神,碰上了美国社会的梯阶结构,就更加被强化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因而社会梯阶的两端是没有的,只存了一个包含绝大多数人的中间梯阶。处于中间梯阶中的各人,由于见着了往上爬的希望,于是各人都在各人的位置上奋力前进。
因而子女总是追求比父母更为强大的,这种追求的背后就是攀登上进的美国精神,而这一文化因素的外化就表现在要拥有比父母更大的成就、更好的物质条件,换句话说,也即尽快脱离父母的庇护,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家族是一个比家庭更为复杂的概念。家族的最简形式是家庭,然而并不仅仅只包含家庭结构。一个家族通常牵扯了以父系亲属为主要纽带的上下几代人,因此其结构形式是复杂的。
由于家族的结构是复杂的,因此其功能也不仅仅是生育。一个家族是一个事业组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包含着经济、政治、宗教等多方面功能。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家族往往就是人们聚集的社群形式。
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家是一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彼此间充斥着事业的需要,因而对感情是不怎么强调的。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一家规其实就是事业社群特色的体现。
一个家族的组成是相当复杂的,人们以血缘亲疏为纽带,关系一层层扩出去,而维持这种关系次序的力量,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伦理。
伦理是个经常被儒家强调的概念,而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逐步作为主要基调渗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大多继续奉行这一做法,因而儒家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写道:
由此可以看到,在传统乡土社会中,一个人由亲属之间的关系好坏,便可推至这个人对于上下级乃至国家会是如何态度,这种情况下的亲戚关系就不是一种感情关系,而是一种伦理次序,大家按着规定好的本分各尽其分,如同事业单位那样规规矩矩守秩序,如此形成家国一体的上下级系统,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现。
而如果我们从乡土社会形成的历史来看,就不得不涉及到它特有的对土地的依赖。
传统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小农经济,农民作为社会的人口基层,占了人口比重的绝大部分。农民生活的重心是耕作,一家人守着一块土地,便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加上一直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大部分农民过的是生于斯、死于斯的固定生活。
在这样的固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以村落为单位一代代繁衍下去,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联系是不密切的,基本符合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但村落内部人与人之间是极为熟悉的,整个的是个熟人社会,谁人做了什么,谁家发生了什么,彼此之间多是相互了解的。
由于在村落中彼此都是熟人,因而彼此相处靠的多是熟习和规矩,而非法律制度。熟人之间不成文的规矩既可以约束彼此的行为,又可以体现相互之间的亲密,这种规矩套着交往关系的外壳,因而个人和社会在熟人社会中是为一体的。
又由于人们并不常常迁移,所以祖祖辈辈守着一块田一直过下去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一情况意味着,父辈的知识和经验,子辈也可不假思索地应用——因为环境都是类似的,因而过去有效的现在也必定有效,不需要探求那么多,只需要照做就好。
这一思想在家族伦理中体现为,对于长辈的训诫,是不能回嘴的,只能应承下来,即使心里不赞同,表面也要做出唯唯诺诺的样子。重要的不是子辈的想法,而是长辈的知识经验传承,代代人验证其有效,因而是十分宝贵的。
家庭与家族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包含家庭这个基本单位,从根源上来说,都是以生育为其最初也是最重要目的的,一个家庭要开枝散叶才算是完成社会使命,而家族也十分注重延续,代代的传承不能毁在哪一辈的手上,否则这一辈是要背负极大的罪恶的。
家庭与家族的不同点很多,这里以时间发展顺序为线索作一总结。
从起因或者历史来源上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因而重视拼搏精神,而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相对固定,即使有所变迁也很快安定下来,人们重视守着一块田地代代相传,因此骨子里是安居乐业型的,不太强调开拓。
从既有形态上看,家庭是简单的两代人结构,而家族是以父系亲属为主轴的树形结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比起家庭来更为复杂,因而人们之间也就格外注重次序,这一次序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因此人们之间的感情成分是不被强调的。但家庭是一个更为私密的单位,在美国,人们周日大多缩在自己的家中,和家人亲密地呆在一起,而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是强调男女有别的。
从发展目的来看,家庭注重于子女比父母更优秀、更上进,未来要处于更高的社会地位才好,因此父母的目标是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子女,子女的目标也是尽快独立以求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家族更注重自身的延续,因此父母注重的是子女的听话孝顺,不忤逆、顶撞父母,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家族能够在子女手上如同在父母手上那样传承下去,子女的目标是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将这一棒好好地再交到下一代人手上去,因此有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特点。
家庭与家族是美国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极富有特色的基本结构,其组成结构的背后透射出的是由历史、地理等因素作用而形成的文化差异。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经济结构的转型等导致传统的乡土社会正在解体,而在这一多方位融合、冲突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如何整合传统文化与新格局,正是我们应当孜孜不倦努力探寻的问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