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旁、部首和部首有什么区别?
部件、偏旁、部首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表现如下:
(1)联系
三者都有一致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情况:
①偏旁分析法是传统上对汉字字形的分析采用的方法,即用偏旁来分析合体字的构成。偏旁跟部件一样,都是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的构字单位,两者有一致的地方,如“男”的“田”和“力”既是偏旁,也是部件,再如“休”“江”“村”等字的两个部分既是偏旁,也是部件。
②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书,字典(包 括部分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③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结构字单位,部件和偏旁所指基本一致。
(2)区别
三者之间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①偏旁和部件的区别
偏旁是对会意字、形声字中表义和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部件可以表义、表音,也可以不表义、不表音。
如“绣”从偏旁来看,只有“纟”和“秀”两个偏旁,而从部件分析来看,则由“纟”“秀”“乃”三个部件,“禾”和“乃”作为部件,在“绣”字中,既不表义,也不表音,只是构字的单位。再如“磨”从偏旁来看,只有“麻”和“石”两个偏旁,而从部件分析来看,则有“广”“木”“木”“丆”“口”五个部件,作为部件的“广”“木”“木”“丆”“口”在“磨”字中既不是意符,也不是音符。部件可大可小,是有级别的,而偏旁是固定的。
②部首和部件的区别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纳的作用,而部件则是由笔画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首不同于部件,有些部首还可以再分为几个部件,如“鼻、革、黑、鼠、音、鹿、鬼”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础部件。有些独体字不能再分析出更小的部件,但都可以以起笔笔形的笔画作为部首,如“丁、三、于、上、下、丈、丰、万、才、千、夫、天”等独体字都以“一”(横)作为部首。可见,部首既可以是意符,也可以使某些笔画,实际上在《新华字典》中“问、闷、闻”等字是以音符“门”作为部首的。
③偏旁和部首的区别
部首是首字,而偏旁则是由笔画构成的构字单位,二者是不同的。
例如,字典中可以把从“山”的字编为一部,“山”就是该部的部首,字典中大部分部首都是由汉字中有表义作用的偏旁充当的,如“日、木、土、力、子、女、大、目、瓜、鸟、皮、虫、鱼、米、车、鼻、革”以及“纟、亻、攵、扌、艹、忄、”等都是具有表义作用的部首。
总之,部件、偏旁、部首三者虽有联系,但都不完全一致。
一、含义不同
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从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
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是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二、功能不同
偏旁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概念,多用于分析字形。古代汉字六书理论中,象形字、指事字多为独体字,这类字所占比重较小。大多数是以形声字和会意字为代表的合体字。为了分析合体字字形,文字学研究者创设了“偏旁”的概念。
部首是字典编纂学的术语,是为了给汉字分类而存在的。部首可以简单理解为“一部之首”,“部”是字典的分类单位,是一系列具有相同义符的汉字的总和。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了“部首”这一概念。他把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把每部的共同义符(大多数是独体字)放在该部的首位,所以称为部首。这些在“一部之首”的字就叫做“部首字。
扩展资料
汉字的偏旁中,有些本身就是一个字,如“日”“月”“子”等;有的是不成字的,如“宀”。有的字作为偏旁时,字形稍加变化,如“人”写成“亻”,“水”写成“氵”。
部首是适应编排字典的需要产生的,是指汉字在结构上有某些相同的部分。如“江、河、湖、海”都有“氵”;“他、你、们”都有“亻”,这“氵”和“亻”就是部首。
汉字的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有的部首可以作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比如“你”,偏旁有“亻”和“尔”,部首只有“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