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1.全球汽车行业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涡轮增压车型确实是大趋势,是发动机发展的大势所趋。
2.从全球的汽车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并不意味着自然吸气车型就会逐渐没落或者淘汰,因为不同的消费者的喜好不一样,有些人就喜欢高转自然吸气发动机带来的那种很线性的动力的感觉,并且情有独钟,有些人则热衷于涡轮增压车型那种泄压阀带来的“呲呲”声音,两个阵营的发动机都有着自己的拥趸,各取所需,各选其爱才是正确的购车理念。
3.笔者建议大家没必要为此争来争去,尤其是对于夸夸其谈的“键盘车神”而言,自然吸气车型和涡轮增压车型的驾驶感受已经相差无几,其实选择两种类型的发动机真的没必要太过纠结,购车前去当地的4s店试驾后再决定购买哪款汽车才是选择自己爱车的最佳方式。
如今,随着各种搭载全新动力系统的新车型的发布,给大家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当然,很多消费者也注意到很多新车型的发动机排量也是越来越小了,从豪华中级车的排量下探至2.0T,到中级车下探至1.4T的排量,甚至有小型SUV推出了1.0T三缸的动力系统。
如果消费者不太注意这些细节,特别是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会对1.0T发动机有着很大的偏见,映像里只有类似QQ,乐驰等AOO级小车才有可能搭载1.2L以下的发动机,对于这些AO级及AOO级别的车型而言,这些动力系统已经够了,本来AOO级的车更多是作为城市里的代步车,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买菜车,拥挤、堵个没完没了的城市是他们最适合的地方。城市驾驶,特别是城市中心驾驶,车速超过40的机会都不多,甚至有在下班高峰期,开手挡的车友2个多小时,差不多都是半离合,类似那种刚起步就得停。对于这种路况,就算是LP740来了也得跟着大家步调一起走,大环境所限,除非是小型飞机,不然谁来了都得忍着忍着。
因此,再好的动力到此就根本就施展不出来,因此常有车友说,下班高峰期,你V10的车来了,我三缸的车照样虐你千百遍,论加塞(不建议此种不文明现象),论随意变换车道,都不如小型车。动力系统大家能用到的都差不多。你LP740用10%的动力,我QQ用50%的动力,最终也还是一样了。也只有在早高峰和晚高峰出行期间,小型车才有优越感。
涡轮车随着各种标准及政策的出台,毫无疑问,都比大排量的自吸车来得更加直接。有点显而易见,2.0T的发动机功率及扭矩甚至超过了自吸3.0及以上的发动机,但是燃油消耗却不及3.0,甚至只有其70%左右(综合路况)。
涡轮车从广大车友及各大汽车厂商的宣传点来说,大致有以下优点:
一、节油。这一点毋庸置疑。特别是针对综合路况,如果我单方面说城市路况,可比性不大,单独说高速路况,可能涡轮和自吸都是半斤八两。
二、相关政策优惠。因为排量的下降,车船使用费,购置税等,小排量的涡轮车比大排量的自吸都要相对便宜一些。当然,对于只追求驾驶感受的那些土豪朋友我们暂且不论。
三、符合全球追求环保这一大趋势。德国三驾马车(宝马、奔驰、奥迪)都在最近几年,相继为旗下的主力车型换上了涡轮,特别是宝马公司,极为经典的宝马直列六缸发动机相继被替换成四缸的N20 2.0T发动机。
涡轮增压发动机工作原理图:
那么,涡轮车似乎真的是完美无瑕了吗?
其实不然,笔者从身边的朋友及各大汽车品牌论坛及汽车口碑上听到及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观点。笔者将其详细分类,最突出的大致如以下几点:
第一、涡轮车烧机油。
这个问题在各大论坛及车友口口相传的最多。特别是最近一两年,这种情况甚至愈演愈烈,以至于有朋友去4s店购车时只要谈及涡轮就色变。或者第一次购买汽车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听到朋友说涡轮(带T)车相对于自然吸气(NA)的汽车消耗机油多一些,就出现了车友问“这车烧机油吗”或者“我不要涡轮车”等之类的极为片面的观点。
笔者对于涡轮车烧机油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简单说说我个人的观点:对于任何一辆汽车而言,机油作为其必须的用品,机油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即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汽车的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防蚀等作用。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辆车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消耗机油现象,无论该车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还是自然吸气,当然还包括机械增压等。
车友对于我这个观点的反驳意见:有车友说笔者这个观点不对,依据他们的实际使用经验及朋友之间的口碑,涡轮车消耗机油的量比一般的NA车型多得多,甚至有购买了某涡轮增压车型的车友反应说起新车开了1000多公里,机油显示就下降了一小格。而相应的,购买了自然吸气车型的车友则对机油的消耗量毫无概念,说自己只是正常的保养,正常使用。笔者在这里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因为自然吸气车型里大多数发动机机油大概需要量在4L多一些,保养时机油加四瓶就差不多了。而涡轮车型则不一样,可能加五瓶都还不止,再加上平时消耗的机油,机油消耗量远远多于自然吸气车型。
笔者对车友反驳意见的详细解释:
1.世界上任何一辆车都会消耗机油,只有消耗多少的区别。无论是自然吸气为代表的日系车型,还是以涡轮增压为代表的欧系车型。记住一句话:没有哪辆车保养时加入4L机油,到下一个保养期的时候,放出来的机油还是4L。必定会存在着机油的消耗。2.欧系车型在很多车友中间反应说机油消耗量较多,这是因为欧系涡轮增压车型发动机最初设计时的结构和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有部分区别,需要的机油量从出厂时就比日系车型多1-2L不止,特别是一些欧系的豪华品牌车型,其机油量甚至达6-7L之多,颇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品牌的欧系豪华车甚至在随车的工具里附送了一瓶机油。
2.欧系车机油量最初用量就多,后来保养所需要的量肯定也就相应的多一些,平时的消耗自然也会多一些。就比如一个工作者,其每天的工作量需要吃3餐才能满足,4餐可能更加适合,能适合满足其充沛的体力。另外一个工作者,其每天的工作量只需要吃2餐就能满足,3餐最为适合。虽然都是同样的工作量,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食量也会不一样,一开始就不同,有些人吃的多些,有些人吃的少,我们不能说吃的少的人就比吃的多的人的工作量要少一些,作为每一个BOSS,当然喜欢雇花销少,工作效率和花销大一样的工作者,这样更利于产生最大利润。用车也是一样,都希望用相对少的花销得到最大的使用感受。这样的观点自然会使得消费者更偏向于机油量消耗少的自然吸气车型。
自然吸气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相对比就是少了涡轮增压器和涡轮增压管,中冷器等,很经典的宝马直列六缸发动机:
笔者关于该观点的建议: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机油量消耗过大实在不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笔者对于这种观点,只能说,因为先天设计的原因,需要机油的量不一样,欧系车机油消耗量确实比日系车消耗多一些,但不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说欧系车都烧机油(当然有极个别的车友购买到的涡轮车型机油消耗量多的惊人,笔者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消费者及时与该品牌的4s店取得联系,查明消耗机油的原因)。记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一古训,有舍就有得。
第二、涡轮车保养贵。
这个观点被广大车友是吵的沸沸扬扬,一致认为欧系涡轮车型相对于同价格的自然吸气车型(注意是同价格的车型,请不要将20万的涡轮车型和自然吸气60万以上的车型保养做对比)要贵一些。
某品牌自然吸气车型(20万区间)保养花费统计表:
某品牌的涡轮增压车型(20万元区间)保养花费统计表:
笔者对于这个观点的分析:
对于某两个品牌价位区间差不多的B级车保养列表,我们可以看出,欧系涡轮增压车型的保养确实在一些项目上比同价格区间的自然吸气车型的要贵一些。确实是涡轮增压车型保养费用要贵一些,但是这时,肯定有车友出来反驳了,信誓旦旦的说我的涡轮增压车型保养费用就是和自然吸气车型相差无几。笔者看了其驾驶的车型及其对比的车型:15万的某涡轮增压车型和40万的自然吸气车型作保养费用对比,说别人保养费比你的贵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笔者对于这种片面对比的观点很不赞成,这种比较就好比你使用2000元的价格的手机,你说你比别人的5000多元的手机要流畅得多,这个根本就不可能,也不能比较。别人价格多你两倍都还不止,所以别人手机运行速度比你的流畅,拍照效果比你好,多出的新奇功能是理所当然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对价格高昂的手机趋之若鹜。如果两个品牌的手机需要对比,只能和起同价位区间的手机进行对比,不然根本没有可比性而言。类比于汽车就是,涡轮车一开始就消耗机油比自然吸气的车型多,所以你既然选择了涡轮车,那也要做好机油消耗量较多的心理准备,涡轮车型的娇贵,需要全合成的机油,比起自然吸气车型所需要的半合成机油自然花费要高一些,这一点也是先天条件所限,相应的,涡轮车型带给你的就是自然吸气车型不能带给你的充沛的动力。
同样的,如果你自觉得的涡轮增压车型保养比别人的自然吸气车型差不多,请记住一定要用同价位的车型作比较。你说你觉得你2.0T的涡轮增压车型保养贵,那请和同价位的自然吸气车型保养相对比,别用2.0T和3.5L的自然吸气车型比较保养费用。
第三、涡轮车没有比自然吸气车型省油。
这个观点也是争论的一大热点。涡轮车型按照最初的设计原理及目的来说,是要比自然吸气车型要省油的,但是实际使用中往往是没有省,或者说是不那么来的明显。对于这点,笔者也是深有感受,笔者平时用1.8T某品牌的涡轮增压车型,城市路况使用较多,相对于朋友的1.8L的某品牌自然吸气车型,燃油消耗量半斤八两,没有输赢之分,但是笔者的动力比朋友的1.8L车型好很多很多。
那么涡轮车型到底是不是真的能省油。笔者没有详细的测试车做对比测试分析,但是笔者的观点是:省油这一层面上,笔者认为涡轮增压车型对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气车型节油不明显,但是涡轮增压车型动力要比自然吸气车型好很多,所以这一点比较上,如果说涡轮车型比自然吸气车型省油,那它们的比较前提条件就是:同样的发动机功率即发动机动力相差无几车型做对比,2.0T车型对应的自然吸气车型排量必须是2.5L甚至是3.0L,这样涡轮增压车型的节油效果就明显了。
第四、涡轮车维修几率比自然吸气车型大很多
这个观点通俗起来说就是:涡轮车型容易坏。主流的就是:1、涡轮车烧机油严重。2、涡轮车漏油3.涡轮容易坏 4.涡轮车型停车后需要怠速进行涡轮冷却。笔者反对这个观点。第一点我已经解释过了,第二点,涡轮车漏油,这个情况可以出现在每一台车上面,无论是涡轮增压车型还是自然吸气车型。因为汽车本来作为一个机械产品,其使用的油水液体太多,比如机油,变速箱油,汽油,冷却液,刹车油等太多,汽车的品控稍有不好,都会造成以上任何一个环节漏油,最近几年多发生变速箱漏油。
让人又爱又恨的变速箱:
对于变速箱漏油的发生,笔者想说,无论是自然吸气车型和涡轮增压车型,都有一定概率发生。所以这个观点笔者不赞成。第三个观点笔者更不赞成,以前总有一些声音站出来说涡轮增压车型的涡轮机容易坏,更换一个涡轮多贵多麻烦之类的话题,其实如今的涡轮增压车型的涡轮使用寿命已经基本同整车的寿命,可以说车用多久,涡轮就用多久,完全没涡轮容易坏这一说。第四个观点笔者也不赞成,涡轮车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厂商告诉我说需要在停车后等涡轮冷却后再熄火等奇怪的用车方式,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涡轮增压车型销量肯定一落千丈,因为这种情况会出现以下情景:朋友一起搭你的车出去玩,到目的地了,大家都下车各自找小伙伴玩耍,只有你还很懊恼的坐在车上,等着涡轮冷却,不仅你自己心里不好受,更让你自己的脸上面子挂不住。所以第四个观点完全是颠倒是非。
第五、涡轮车需要的油品更高。
这点笔者不赞成也不否认。确实,涡轮车需要97及以上的标号的汽油,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某品牌的TSI涡轮增压发动机系列,只能使用97及以上的标号的汽油,但是这也不是全部,比如某品牌的GTDi涡轮增压发动机系列,就可以使用93号汽油,这里能使用哪种汽油并不能说明哪个发动机就更优秀,因为对于一个发动机而言,判定其是否优秀的指标需要太多,这一方面只能说明使用93号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成本更少,同时也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涡轮增压车型使用的油品都自然吸气车型的更高。相应的,自然吸气车型也有比较娇贵的,比如最新一代的陆地巡洋舰的邮箱盖上就明确标明了:“请使用95号及以上的燃油”。这使得很多喜欢非承载式车身的硬派越野迷对此惋惜不已
不同的动力系统,开起来区别到底有多大?
问题一:汽车进气形式有几种? 都是些什么意思? 进气 有机械增压 涡轮增压 和自然吸气 也有极少数 是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结合的 。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各有利弊,涡轮增压就是利用汽车排除尾气的能量带动一个涡轮旋转产生的力量对进气进行压缩。造成进气增多形成更大的功率。-- 涡轮增压的缺点 维修费用高 发动机温度高 不能马上熄火 要怠速过一下子才能熄火 要不然很容易坏 ,优点就是省油,功率大。 自然吸气 维修便宜 不省油 ,使用和包养都简单, 我的建议是 最好买自然吸气的, 因为除了上门说的 还有一个特点是 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寿命远远大于涡轮的
问题二:suv汽车进气方式什么最好 首先介绍的是自然吸气。所谓自然吸气,就是在不通过任何增压器的情况下,大气压将空气压入燃烧室的一种形式。早期的家用轿车大都采用这种进气方式。因为少了一个压缩环节,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输出上的平顺性与响应的直接性上,要远优于增压发动机。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无法调至合适的空燃比,同等排量的自然进气发动机比装备了增压器的发动机动力性上要逊色不少。目前市面上主要的自然吸气车型有帝豪EC8、标致508、雪铁龙C5等。
机械增压是以不增加发动机排气量为前提,使动力轮输出提升的方法。它直接利用发动机转矩来驱动增压器,再将高密度空气送入汽缸内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依构造不同,机械增压出现过许多种类,包括叶片式、鲁氏、温克尔等型式,而活塞运动最早也被认为是一种机械增压,时至今曰,则以鲁氏增压器最被广泛使用,更是改装的大热门。机械增压的特征,除了在低转速便可获得增压外,增压的动力输出也与曲轴转速成正比,即机械增压引擎随着转速的提高,增压器输出随之增强,因此机械增压引擎的操作感觉与自然气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但缺点是机械增压汽靠皮带带动,驱动力源于发动机,比较费油。而且在高速时噪音大,养护成本也较高。因此,如今的机械增压发动机盛行于赛车界、改装车界和顶级跑车,轿车车型并不常见,奔驰的相关车型比较多。
涡轮增压则是近年来的热门,几乎每个车企都以涡轮增压车型为销售主力,几乎成为了新技术的代名词。最早的增压方式都是机械增压,涡轮被发明以后为了和原来的增压方式区分开来,就在排量后加个字母“T”,可以说绝大多数车尾巴上有“T”的车都是涡轮增压。涡轮增压的原理,是利用引擎的废气排放来驱动压缩机。理论上,只要气缸本体当初设计时够厚、耐得住压力,再增加涡轮增压器本体的尺寸和数量,增压力道几乎可以无限制增加。也就是说,涡轮所增的压力可比机械增压器高数倍。此外,由于使用的是尾气的能量,理论上不会为发动机带来多余的油耗。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反应迟滞,因为从进气到排出尾气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也就是说涡轮的响应是永远滞后于当前车速状况。这一点在汽车启动时表现的尤为突出。此外,涡轮使用和保养也较为复杂。近几年来涡轮发动机的盛行,主要是由于它强劲的动力表现,1.4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和1.8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性上不相上下。由于相关排放法规和政策的缘故,小排量大动力的车当然会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保养方面,自然吸气的车辆最易保养,没有这方面的额外支出,也不需特别注意什么。而涡轮增压车辆的保养则需要注意许多事项。由于涡轮叶片长期在400多度的汽车尾气中运转,条件恶劣,因此在散热和润滑上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勤更换机油、润滑油。此外,杂质对涡轮的磨损也很大,所以三滤也要及时更换。涡轮车主开车时还需要注意,冷车启动时一定要慢行,给涡轮机油、润滑油以足够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停车前也需怠速几分钟后再熄火,让涡轮温度自然降下来。机械增压的车辆保养方式和涡轮的基本一样,只是由于机械增压叶片工作环境较好,所以可以比保养涡轮省许多心思。
综合来看,三种进气方式各有优劣,不能说哪个先进哪个落后,关键还是根据车主的个人爱好和用车习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款。
问题三:目前为止汽车那种进气型式最好 综合考虑还是自然吸气好,性能稳定且经济。
涡轮增压对性能有提升但是保养以及日常驾驶后的延时熄火,还有长途旅行中可能引发的过热问题都是弊端。
跑车有采用机械增压的发动机,也就是内增压,缸外自然吸气,在发动机内增压提升动力。
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在动力输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有接近自然进气的线性输出,而后者则因为有涡轮迟滞的现象,出力相对多一点突兀,没那么线性。
机械增压在低转速下便可获得增压。增压的动力输出也与转速成一定比例。
机械增压引擎的动力输出随着转速的提高,也随之增强。因此机械增压引擎的性能表现与自然吸气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
问题四: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哪个好 关于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车型的争论一直以来还是各执一词,不过我们应该本着自身需要以及用车环境因素来选择。如果你崇尚 *** 的驾驶,对性能车型情有独钟而不去太多关心保养费用甚至寿命问题,那么,涡轮增压的优异提速性能是你不二的选择;对购车仅仅用于上下班代步的人群来说,购买自然吸气车型会令驾驶十分舒适和轻松,同时后期的维修保养也要比涡轮增压省心。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各有优势,不过整体来说,涡轮增压车型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慢慢增大。 自然吸气特点: 1、相比之下温度稍低,从而产生的积碳问题轻一些。 2、发动机寿命相对长些。 3、动力输出相对较为线性。 涡轮增压优势:提供更大功率 1、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势主要是以下两点:首先是涡轮增压可以在排量较小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功率和扭矩,其次是涡轮增压也在理论层面上提供更好的油耗表现。 2、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 3、从使用经验以及针对涡轮增压车主的了解来说,一般1.8T涡轮增压动力油耗相当于普通自然吸气2.0~2.4升车型油耗。这也很正常,本来涡轮增压只是在相同的汽缸体积增加更多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功率和扭矩表现。空气压力加大,汽油消耗也不会太低。所以依靠涡轮增压省油不是太现实的。 涡轮增压缺点:反应较滞后 1、虽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噪音大以及动力输出反应滞后。由于转子的惯性作用,叶轮对油门的骤时变化反应还是迟缓。从踩油门希望立即提速,到叶轮高速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进气的压力。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2、如果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而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挡实际都只是在2000~3000转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速度差不多破120km了,也就是说除非故意停留在低挡位,否则不超过120km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甚至比不上同排量自然吸气车,因为没有启动的涡轮对于进气甚至还有一些阻力作用。相对的以新锐志为例,新锐志在发动机2000转时即可输出最大扭矩的90%,完全可以充分保障城市用车频繁起步的需要。
问题五:发动机的进气方式有哪几种形式 发动机进气系统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吸气,一种是增压进气。
问题六:汽车发动机进气形式,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有什么区别 自然吸气引擎,主要是通过4冲程最后排气冲程完成时,缸内产生的负压而让大气压力推动空气进入发动机的,这种状态下,发动机缸内的进气压力不会超过1.2个大气压力,也就是说空气量只会在自然压力下。但是由于一些汽车对NA引擎的改进,包括连续可变进气歧管技术或者气门正时等优化排气技术可以使进气有一定程度的优化。
Turbocharger
涡轮增压强化进气系统,可以通过在完成4冲程之后从气门中排出到排气歧管的600度左右的废气推动废气涡轮,再通过涡轮传动轴带动进气涡轮,在发动机负压产生,吸进空气的同时,加速对进入空气的吸入和压缩,从而产生更大的进气压力,0.5pa涡轮就可以进气增强50%
1.0pa
100%,以此类推,这样发动机做功前就可以获得比NA多50%的空气,任何燃料混合气都可以更好的与氧气发生反应,但由于空气增多,燃烧充分,燃烧冲程做的功也越大,排气温度会更高。800度左右的废气冲击涡轮废气叶片带来更高的吸气转速,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问题七:发动机进气形式是涡轮增压好还是自然吸气的好 你好,自然吸气的车不耗油 ,涡轮增压的车,只适合跑长途用,而且在市区比较耗油
问题八:汽车进气形式: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哪种好?哪种更先进 机械增压要消耗发动机自个身动力,涡轮增压来的比较慢。不像机械的一起动就有,涡轮来的慢发动机转速要在2千转以上才进入增压
问题九:发动机按进气方式分几类 只有两种,一是自然吸气,另一是涡轮增压。
问题十:汽车进气形式有几种? 都是些什么意思? 自然吸气讲究输出平顺,相同排量的发动机,带增压的动力要好很多;多40%动力
增压分两种,机械增压和废气增压
其讲究的是爆发力,废气有一定的延迟。
不过各大汽车厂商的工程师们都在努力的缩小延迟,以压榨出更多的动力。
增压器的维护成本要高很多,增压器所需的机油一般都要求全合成的,价格在600元左右。
一定里程后需更换增压器。
每逢过年期间,汽车消费市场就会迎来一波购车旺季。许多消费者都期盼新年开新车,所以铆足了干劲去选车。不过,汽车市场种类繁多,不仅车型之间差异明显,动力系统多种多样,有时就连一款车型的动力系统,也有好几种搭配,这一下愁坏了不少人。那么,同一款车型,不同的动力总成,差距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必要买更好的动力系统呢?听听车叔的解析。
动力总成不同驾驶感受大不相同
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购车需求,许多品牌厂商在推出产品时,有好几款动力组合提供选择。一般来说,普通家用车往往会采用自然吸气或涡轮增压的动力组合。例如上汽斯柯达旗下柯米克GT,就推出了1.5L自然吸气以及1.2T涡轮增压两套动力系统。
不同的动力,自然在驾驶感受上大不相同。柯米克GT?1.5L自然吸气版本的动力比较普通,最大马力112匹的数据,也仅仅是一般家用车的水平,同样,与之匹配的6AT变速箱也是以平顺可靠为主。这套动力系统虽然主观的加速感不强,但城市驾驶完全足够,而且比较慵懒的油门响应比较适合新手司机,因为很容易控制。
另外,柯米克GT还匹配了一台1.2T涡轮增压版本发动机,最大马力116匹,别看马力只比自然吸气版本多出了4匹,但扭矩却达到了200牛·米,与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数据相当,这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贯优势。所以,你在驾驶这套动力系统的柯米克GT时,你会感觉到明显差异,油门更加轻快,动力更加强劲。
此外,在7挡双离合变速箱的帮助下,它的动力衔接也更加迅捷,快速的升、降挡过程,能带给你非常好的行驶感受,尤其是急加速时,变速箱可以连降数挡,瞬间给予你较强的推背感,这也是众多年轻消费者所喜爱的动力感受。
为追求更好的动力
选择高配?因人而异
相同车辆的动力总成不同,驾驶感受也大不相同,目前来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对于车企来说,推出不同版本的动力系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销售手段。例如柯米克GT?1.5L版本,动力较为普通,但是售价便宜,购买门槛更低;1.2T涡轮增压版本,动力充沛,驾驶感受更好,但价格要贵上不少。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更好的动力,去选择高配车型呢?
车叔认为这个需要根据自己的日常用车环境来决定。例如,上汽通用雪佛兰迈锐宝XL拥有两套动力组合,1.3T+CVT和2.0T+9AT。很明显1.3T+CVT的动力系统不会太强,但如果你买车只是为了城市通勤,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周末去商圈完成购物、偶尔带全家去郊游,1.3T+CVT也完全足够使用,但如果你选择更强劲的2.0T+9AT版本,就有些浪费。因为在日常出行中,强劲的动力毫无用武之地,相反,大排量发动机会增加你的用车油耗,还不如低配版本车型来的经济。
当然,对于那些追求动力以及驾控感受的消费者来说,必然2.0T+9AT的版本是最好的选择。强劲的动力一定会让他们爱不释手,但如果预算不足,妥协选择了1.3T+CVT版本,相信更会后悔不已。平庸的动力配合毫无运动性的CVT变速箱,足够抹杀一切驾驶激情,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产生换车的念头,如此一来,必然得不偿失。
车叔总结
可以很明确的是,相同车辆的动力总成不同,驾驶感受也大不相同。厂家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希望一款车型能够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用一般的动力总成,拉低售价,降低购车门槛,吸引更多客户的关注;用强劲的动力总成,凸显车辆性能,增强车型知名度,从而达到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上也很简单,根据自身用车需求选车即可,不盲从、不攀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