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讲的是还是讲得是?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1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词语动词

讲的是

的和得的区别:“的” 和"得”它们主要的区别就是用法不同,名词前面用的是的“的”

而形容词后面用的是双人"得”,不过当作助词的话发音都是一样的。“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面的事物怎么样。结

构形式一般为: 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得”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般为:动词(形容

词) +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 "的” 的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得: "得” 左边两人就是得,而且形容词前要用得。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得” 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

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1.得 2.的 3.地 “的”用在名词前 “得”用在副词形容词前 “地”用在动词前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 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 3. 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

talk,tell,say,speak区别如下:

1、Speak“说”或“讲”不强调说话内容.用作不及物动词时,侧重指说话的动作而非内容,可指长篇演讲或三言两语的交谈,也可指简单的开口说话的能力;用作及物动词时,其宾语常为某种语言。

speak to sb.?同某人说话

speak Chinese说汉语吗

2、Talk谈论某事, 强调双方“交谈”。用作不及物动词时,侧重指与人交谈时的连续说话,可指单方面较长谈话,和 speak 一样,强调说话的动作而非内容;用作及物动词时,宾语多为 sense,nonsense,business,rubbish 等。

talk about / to / with和某人谈论某事

3、Say“说出”“说过”侧重内容。最普通用词,指用语言表达思想,侧重于所说的具体内容,通常用作及物动词。

Say something to somebody?和某人说某事

4、Tell“讲述”“告诉”,指直接给某人讲述或以间接的方式转述某事,有时含嘱托、命令之意,常后接双宾语或复合宾语。

Tell sb to do something告诉某人做某事

Do what I tell you.按照我告诉你的去做

扩展资料:

相关例句

(1)

I?rang?the?hotel?and?spoke?to?Louie?

我打电话到酒店,跟路易通了话。

(2)He could have come to the office if he wanted to talk.

讲的是还是讲得是?

他若想商谈什么事情,本可以到办公室来。

(3)She said 'Good Morning' to the teacher.

她向老师说了声“早上好”。

(4)You can tell them that I hope to be back by tomorrow night.

你可以告诉他们,我希望明晚回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