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王子酒是坤沙还是碎沙工艺?
说起白酒的品牌,那么“茅台”是一定会被提及的,哪怕是不喝酒的人也是如此,甚至在一些酱香酒的忠实拥趸看来,茅台几乎就是白酒的一个顶峰、代表。
不过如今的茅台也有很多不同系列的产品,比如耳熟能详的“飞天”、“五星”、“王子”和“迎宾”之类的,价格定位的差别还是蛮大的。而其中“王子酒”算是比较中低端的产品,这次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茅台王子酒,顺便也解答一下坤沙、碎沙之类的工艺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坤沙”、“碎沙”到底是什么意思?
1、“坤沙”、“碎沙”的“沙”指的是什么?
相信哪怕是不喝酒的人多少也听过“酒是粮食精”的说法,且先不管这个说法的对错,反正普遍来说生产白酒的优质原料肯定是粮食,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事情。
而这个“坤沙”、“碎沙”里面的“沙”字跟沙子没有任何关系,它也算得上是一个行业“术语”似的存在,具体指的就是高粱。因为高粱的外观就像一粒粒圆润的红色沙砾,所以就被代称为“沙”,所谓“下沙”的工序就是投放作为主料的高粱。
2、“坤沙”和“碎沙”有什么区别?
投放作为酿酒主料高粱的工序叫做“下沙”,下沙的第一步就是磨砂或者说磨粮,也就是将高粱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破碎。“坤沙”和“碎沙”可以理解为是酿酒投料工艺上的区别,其实就是作为酿酒原料的高粱粉碎程度不同而已,这也是茅台不同系列白酒的主要差别之一。
坤沙:这个工艺也可以叫做“捆沙”、“囵沙”,总之就是要表达一个尽量少破碎、让高粱相对保持完整的意思,一般坤沙工艺的破碎率不会超过25%。只有这样保留更多完整的高粱粒,才能经受得住其后的“一年的生产周期、二次投料(糙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五年窖藏、四轮勾调、五斤粮食酿出一斤酒”的要求和标准。
简而言之就是“坤沙”算是大曲酱香酒的顶级工艺了,但是出酒率比较低,而且周期相对来说十分漫长。
碎沙:其实从这个“碎”字大家也能猜得到了,碎沙工艺可以说就是一种工序简化、效率强化的变式做法,尽量将作为原料的高粱进行破碎,最大化发酵源和粮食的接触、融合,让糖化、酒化的发酵出酒效率显著提升。所以不同于坤沙工艺需要进行7次取酒,用碎沙制法一般只需3次左右取酒就能彻底将高粱酒醅的价值“压榨”干净。
其实除了“坤沙”、“碎沙”之外,还有例如“翻沙”、“串沙”的做法,前者是利用坤沙工艺最后残留的酒糟为味引,加上部分新的高粱和酒曲又再次经历酿酒工序得到的酒,我有个朋友戏称为“洗澡酒”。而“串沙”的做法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其实就是利用食用酒精来榨取被多次取酒之后酒醅中的最后一丝风味而已,严格来说它已经算不得是酱香酒了。
坤沙酒即茅台浑沙酒,是指按照茅台酒传统工艺制作的酱香型白酒。
浑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最好;
其采用“回沙”工艺,将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在粮食成本上达到几十元,所以销售价格较高。
扩展资料
分类——
酱香:酱香(味)突出、丰满、醇厚、回味悠长
窖底:窖香浓郁、醇和、味干净
醇甜:酱香(味)明显、醇和、味甜、干净
混合:两种或三种香型兼而有之
次品A:不符合轮次感观标准;
次品B:浑浊、有邪杂味、酸涉味过重;
次品C:低于轮次酒精度标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