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养生旅游的定义

乐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生态旅游旅游

欧美

对于养生的概念的剖析, Adams(2003)提出了养生的四个基本点:①养生是多维度、多空间的。②养生的研究应以保养、保健而非疾病病理为导向。③养生是相对、主观的、感知的。

Puczko和Bachvarov提出养生的七维空间,包括社会、身体、感情、智力、环境、精神和职业。部分学者认为,精神性是养生的核心,是介乎本我与社会自我之外的超常存在,是人与宇宙奥秘的关系。

我国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其中“生”意为生命、生生不息之意,既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的意思。一般来说其意义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调摄保养,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

养生旅游的定义

2016年3月26日至27日,“道+闲养”峰会在常州东方盐湖城风景区举行。峰会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透露,至2020年,我国的养生旅游年收入有望突破四千亿元。

另外,当前我国的养生旅游目的地过于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产品单一,纯粹“靠天吃饭”。各类养生活动依然以依赖自然资源为主,“没有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养生诉求,概念大于产品的意味还比较重”。下一步旅游部门将会努力将养生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旅游的十三五规划,并把开发养生旅游目的地纳入政府支持的投资项目。同时,旅游部门也将加快制定养生旅游的行业规范。通过政策助推、制度规范几个方面,让我国民众真正能享受到“使人身心舒畅的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Ceballos-Lascurain(1988)指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未受干扰或为受污染的自然区域旅行,有特定的研究主题,且欣赏或体验其中的野生动、植物景象,并关心该区域内所发现的文化内涵。而Fennell&Smale(1992)则指出人类对於环境伦理信仰的变更,以及对於自然环境伤害的觉醒等一连串的结果,导致另一种选择性旅游的兴起,也就是生态旅游,而这样的旅游是一种不同於大众旅游的个体观光,是一种地区性发展,并以地方资源、经济、特色、生活为主的活动,其主要特色是当地提供资源、服务,而观光活动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则归当地居民所享有,经由供需合作的关系,使当地资源得以受到保存,并维持观光游憩活动,同时亦能藉此获得当地的保护经费,使景观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虽然生态旅游的定义各家不同,但经过本研究的整理归纳后,发现到大家对於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其实都大同小异,而本论文也将生态旅游的定义归纳整理为认知上及情意上两个层面:在认知方面,生态旅游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原则下所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其目标在使自然生态及文化传统的观光资源得以永续经营。在情意方面,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以保育自然环境及关怀当地住民福祉为发展目标。总之生态旅游的内涵主要是在选定的自然区域中规划出游憩基地以及可供游憩的生态资源,且标释出它与邻近社会经济区域的联结所发展出的旅游模式(Kurt Kutay, 1989),并强调到自然野地的责任旅游,这种旅游活动不但可以保育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增进了当地人民的福祉。 二、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原则 〈一〉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由生态旅游的定义得知其主要在解决及调和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及地区发展三者间的问题,期望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原则下使游客能够享受多采多姿的游憩体验,并同时尊重地方文化及照顾当地居民,使我们的观光旅游能够永续发展。然而这三个问题彼此间互相影响且息息相关,也可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绝对不是偏重在任何一个问题上就可以解决。然而若解决不当也将带来许多隐忧以及不堪设想的结果,由此可见发展生态旅游并非一个口号,而是需要人们共同努力和付诸实行。我们都知道地球只有一个,相对的地球上的所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也是如此,如果遭到破坏或管理不当也将造成不可复原的后果,然而到最后受害的依然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要爱护我们的自然资源,毕竟它们非人类能力可以重造的,而我们却又不能没有它们。而唯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受到保护,人们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否则更别谈观光旅游。因而趁现阶段还来得及的情况下,推行生态旅游的观念,让旅游和环境保护得以同时进行,这样一举两得且利人利己的观念当然格外显得特别重要。而人们也应当想办法透过各种管道和方式来推展生态旅游观念,及早让全球的人们都能共同来维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这些管道和方式是可多元且多方并进,并非只靠某些人或机关来推展,而从人家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需求性。 根据田家驹(2002)曾以福山植物园为例,调查生态旅游地区游客环境识觉与行为的关系,研究中显示出生态旅游地区游客教育程度较高,多数均有生态旅游相关经验,游伴性质以朋友、同学、同事居多;在旅游动机上以欣赏大自然美景、慕名而来者为主,且多数希望具有专业解说的旅游方式,以及在旅程中学习大自然,足见人们对於经过规划的生态旅游是较能满足游客需求的。 而根据陈炳辉(2002)以大雪山森林游乐区为例,调查游客环境态度对生态旅游之影响,显示出环境教育确实可以启发游客的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且可以使人和大自然更加亲近,也可以学习欣赏自然之美和体会大自然的价值。而研究也显示受过生态教育及参加过生态社团的民众,都愿意配合园区的许多规范和限制,可见生态旅游教育是推展生态旅游观念很重要且必然的途径之一。 然而,诸如以上的研究例子越来越多,且都显示出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及大部分游客只要经过适当的安排,大都非常乐意接受生态旅游的观念,并且都能加以付诸实行,但在实行前有些关於生态旅游的原则也是我们必须仔细去思量的。 〈二〉生态旅游的原则 由上可知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是我们无法忽视,而且是日后观光旅游发展的趋势,因此除了清楚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和重要性外,对於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以达成保育自然生态且确保地方福祉为目标,并遵守下列几项原则(生态旅游白皮书,2002): 1.发展生态旅游前应事先规划整套区域性的观光及游客管理计划。 2.发展生态旅游前应事先调查分析当地自然与人文特色,评估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拟定长期管理与监测计划,将可能的负面冲击降至最低。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