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cc和ca与cde4有什么区别
您好 我是VECCI轴承工程师 为您总结了一篇轴承代码 需要对您有帮助
· Q:用于圆锥滚子轴承,优化的几何接触和表面处理
· R:1,外圈带凸缘;2,弧形滚轮表面(滚轮轴承)
· RS:轴承一侧带具(或无)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接触式密封
· RS1:轴承一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接触式密封
· RS1Z:轴承一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接触式密封,另一侧带冲压钢防尘盖
· RS2:轴承一侧带具钢骨架的氟橡胶(FPM)接触式密封
· RSH:轴承一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接触式密封
· RSL:轴承一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低磨擦密封
· RZ:轴承一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低磨擦密封
· 2RS:轴承两侧带具(或无)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接触式密封
· 2RS1:轴承两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接触式密封
· 2RS2:轴承两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FPM)接触式密封
· 2RSH:轴承两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接触式密封
· 2RSL:轴承两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低磨擦密封
· 2RZ:轴承两侧带具钢骨架的丁腈橡胶(NBR)低磨擦密封
· S0:特殊热处理,轴承套圈在+150°C以下保持尺寸稳定
· S1:特殊热处理,轴承套圈在+200°C以下保持尺寸稳定
· S2:特殊热处理,轴承套圈在+250°C以下保持尺寸稳定
· S3:特殊热处理,轴承套圈在+300°C以下保持尺寸稳定
· S4:特殊热处理,轴承套圈在+350°C以下保持尺寸稳定
· T:机削纤维增强酚醛树脂保持架,滚动体引导
· TB:窗式纤维增强酚醛树脂保持架,内圈引导
· TH:卡型纤维增强酚醛树脂保持架,滚动体引导
· TN:注塑尼龙6,6保持架,滚动体引导
· TNH:注塑聚醚醚酮(PEEK)保持架,滚动体引导
· TNHA:注塑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保持架,外圈引导
· TN9:注塑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保持架,滚动体引导
· U:在U后面加1个数字表示缩窄宽度的公差带,用于圆锥滚子轴承,或其内圈或外圈,例如:U2:宽度公差+0.05/0mm;U4:宽度公差+0.10/0mm
· V:满滚子轴承(无保持架)
· V...:在V后面加上一个字母是用来表示一种与标准轴承有差别的特性,在V后面再加上一个三位或四位数表示其具体的意义。例如:VA:表示某种特定的应用;VB:外形尺寸的差异;VE:外部或内部的差民;VL:涂层;VQ:不同于标准的质量和公差;VS:游隙和预紧;VT:润滑;VU:各种其它特性
VA201:高温应用轴承(如窑车)
· VA208:高温应用轴承
· VA228:高温应用轴承
· VA301:铁路牵引电机用轴承
· VA305:VA301+特别的检验工序
· VA3091:VA301+VL0241
· VA350:铁路轴箱用轴承
VA405:振动机械用轴承
· VA406:振动机械用轴承,内孔带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
· VA820:符合EN 12080:1998标准的铁路轴箱轴承
· VC025:经过碎屑热处理的轴承部件,用于严重污染的工作环境
· VE240:允许更大轴向位移的CARB轴承
· VE447:轴圈一侧带三个平均分布的螺纹以连接起重装置
· VE552:外圈一侧带三个平均分布的螺纹孔以连接起重装置
· VE553:外圈两侧带三个平均分布的螺纹孔以连接起重装置
· VE632:座圈一侧带三个平均分布的螺纹孔以连接起重装置
· VG114:表面硬化的冲压钢保持架
· VH:满滚子轴承,防止滚子溜出的设计
· VL0241:外圈外表面带氧化铝涂层,绝缘能力高达1000VDC
· VL2071:内圈外表面带氧化铝涂层,绝缘能力高达1000VDC
· VQ015:内圈带凸弧形滚道,能允许较大的对中误差
· VQ424:旋转精度高于C08
· VT143:填充有极压(EP)润滑脂
· W:外圈无润滑槽和润滑孔
· WT:用来说明轴承中使用的宽温润滑脂(工作温度范围-40至+160°C)。与指定的标准润滑脂不同但在此温度范围的其它润滑脂,在WT后面加上一个两位数来表示。与标准不同的填充量,是以WT后面的一个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来表示,所用的代号与HT的相同。例如:WT或WTF1
· W20:外圈上有三个润滑孔
· W26:内圈上六个润滑孔
· W33:外圈带润滑槽和三个润滑孔
· W33X:外圈带润滑槽和六个润滑孔
· W513:外圈带润滑槽和三个润滑孔及内圈上有六个润滑孔
· W64:注有固态没的轴承
· W77:外圈带润滑槽和三个连塞子的润滑孔
· X:1,外形尺寸改成根据ISO标准;2,圆柱形滚办表面(滚轮轴承)
· Y:冲压黄铜保持架,滚动体引导,随后或有数字表示不同的设计,如Y1
Z:轴承一侧带冲压钢防尘盖
· 2Z:轴承两侧带冲压钢防尘盖
SKF轴承型号材料代码说明
HV——不锈钢轴承部件,无毒性(食品级)滑脂
VA201——轴承带冲压钢保持架,适用高温场合
VA228——轴承带 Coronet 石墨保持架,适用温度 -150 到 +350 °C
VE495——镀锌内外圈和不锈钢甩油环,无毒性(食品级)滑脂
VL065——镀锌内圈孔和侧表面
VT357——轴承充填用锂-复合皂制造的优质矿物油基滑脂
SKF轴承型号密封件说明
标准轴承——轴承两侧为标准 Superagriseal 接触密封件
带方孔和六角孔的轴承——轴承两侧为三唇密封件
2F——轴承两侧为标准接触密封件带附加普通挡油环
2LS8——轴承两侧为钢板增强的合成橡胶接触密封件
2RF——轴承两侧为标准接触密封件带附加橡胶唇挡油环
2RS1——轴承两侧为钢板增强的丁腈橡胶接触密封件
VP076——轴承两侧为冲压钢防尘盖
SKF轴承型号其它特征代码说明
C——圆柱外径
K——锥孔,锥度 1:12
U——轴承无偏心锁定环
W——轴承外圈无润滑孔
W64——固态油轴承
SKF轴承前置代号(前缀)及其含义
GS——推力圆柱滚子,推力滚针轴承座圈。例:GS81107-推力圆柱滚子轴承81107的座圈。
K——推力滚子和保持架的组合件里。例:K81170。
K-——符合AFBMA标准系列英制圆锥滚子轴承带滚子和保持架组件的内圈(内锥体)或外圈(锥环)。例:K-09067——系列为09000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内锥体。
L——分离型轴承的单一内圈或外圈。例:LNU207——圆柱滚子轴承NU207的内圈。
SKF轴承后置代号(后缀)及其含义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
ACD——接触角为25度。
B——接触角为40度。
CC——接触角为12度。
调心滚子轴承
CAC,ECAC,CA,ECA——这些设计用于大尺寸的轴承,滚子呈对称型。内圈两侧具有固定挡边,活动中挡圈以内圈引导。保持架为整体黄铜或钢制实体架。CAC及ECAC型轴承滚子和滚道表面经优化加工,有助于滚子引导,并可减少摩擦。ECAC型带有加强滚子,以提高负载能力。
-2F——外球面球轴承两侧带甩尘挡圈。
-2FF——外球面球轴承两侧带组合甩尘挡圈。
G——通用配对单列角接触球轴承。面对面或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一定的安装前预载荷。
GA——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较轻的预载荷。
GB——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中等预载荷。
GC——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较重的预载荷。
K——圆锥孔,锥度1:12。
K30——圆锥孔,锥度1:30。
FAG轴承前置代号(前缀)及其含义
R直接放在轴承基本代号之前,其余前置代号用小圆点与基本代号隔开。
G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座圈。 例:GS.81112
K–-滚动体与保持架的组合件。例::推力圆柱滚子与保持架的组合件K.81108。
FAG轴承后置代号(后缀)及其含义
F-钢制实体保持架,滚动体引导。
FA-钢制实体保持架,外圈引导。
FAS-钢制实体保持架,外圈引导,带润滑槽。
FB-钢制实体保持架,内圈引导。
FBS-钢制实体保持架,内圈引导,带润滑槽。
FH-钢制实体保持架,经渗碳淬火。
H,H1-渗碳淬火保持架。
P5-公差等级符合国际标准ISO规定的5级。
P4-公差等级符合国际标准ISO规定的4级。
P2-公差等级符合国际标准ISO的2级(不包括圆锥滚子轴承)
NSK轴承前置代号含义
F——凸缘外圈的深沟球轴承(适用于d小于10毫米),例:F605。
HR——高负载圆锥滚子轴承,例:HR30207J。
NSK轴承后置代号含义
A——内部设计与标准不同的轴承。
A——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为30度。
A5——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为25度
Z,ZS——一面带钢板防尘盖。
ZZ,ZZS——两面带钢板防尘盖。
D,DU——一面带接触式橡胶密封圈。
C1——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2游隙小。
C2——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小。
CN(省略)——向心轴承径向标准游隙。
C3——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C4——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3游隙大。
NTN轴承后缀含义
B——40°接触角; A——25°接触角; C——15°接触角; J——击压钢保持架; LI——机削铜合金保持架; DB——背对背配置; DF——面对面配置; CS——径向游隙大于标准游隙.
TIMKEN轴承后缀含义
AB 外圈 带凸缘外圈,与基本型号不可互换
AC 内圈 不同的内径和圆角外径,不同的内部几何
外圈 与基本型号不同的外径/宽度/或圆角半径
AD 外圈 双外圈,与基本型号不可互换
CR 内/外圈 外滚道有挡边的轴承系列
CX 内圈 尺寸与基本型号不同,不可互换
D 内/外圈 双内圈或双外圈,与基本型号不可互换
INA轴承后缀含义
P- 轴承一面带密封环
PP- 轴承两面带密封环
RS- 轴承一面带密封圈
2RS- 轴承两面带密封圈
P6- 尺寸公差和几何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
P5- 尺寸公差和几何精度要求高的轴承
P4- 尺寸公差和几何精度要求极高的轴承
KOYO轴承前置代号含义
4CRI- 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例:4CRI4560F
4CRO- 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外圈,例:4CRO660AF
E- 磁电机球轴承,外径为正公差,例:E10
EN- 磁电机球轴承,外径为负公差,例:EN10
KOYO轴承后缀含义
A- 角接触轴承,接触角30度(不标出),例:7210
B- 角接触轴承,接触角40度,例:7210B
C- 角接触轴承,接触角15度,例:7210C
RSC- 硅橡胶制RS型密封,例:6210RSC
RSD- 聚丙烯橡胶制RS型密封,例:6210RSD
RSE- 单面,挡边引导接触式合成橡胶密封,例:6206RSE
K- 带锥孔轴承,锥度为1:12,例:1210K
K30- 带锥孔轴承,锥度为1:30,例:23026K30
N- 外圈带止动槽轴承,例:6206N
C- 带锁孔的圆锥滚子轴承
NR- 外圈带止动环轴承,例:6210NR
Y- 小于标准倒角尺寸的非标准倒角,例:30206Y
S- 圆锥滚子轴承,非标准倒角(斜倒角)
SG- 内径带螺旋槽的圆锥滚子轴承
CJ CC,CJ J C,CD 带冲压钢保持架的调心轴承
YM M2 M CAM,M 单片式滚子引导的机加工铜保持架
YMB MC MB - 单片式内圈引导的机加工铜保持架
C02 C02 T52BE P53 内圈具有P5级运转精度. W4(SKF不包括W4)
C02 C3 C023 C3.T52BE - 内圈具有P5级运转精度. C3的径向游隙
C02 C4 C024 C4.T52BE - 内圈具有P5级运转精度. C4的径向游隙
C04 C04 T52BN P52 外圈具有P5级运转精度. W4(SKF不包括W4)
C04 C3 C043 C3.T52BN - 外圈具有P5级运转精度. C3的径向游隙
C04 C4 C044 C4.T52BN - 外圈具有P5级运转精度. C4的径向游隙
C08 C08 T52BW C02 P55 具有P5级运转精度(C02和C04)
C08 C3 C083 C3.T52BW - 具有P5级运转精度(C02和C04). C3的径向游隙
C08 C4 C084 C4.T52BW - 具有P5级运转精度 (C02和C04). C4的径向游隙
C6 C6 - - 特殊游隙,无详注
K K K K 锥孔(锥度比为1:12,用于22,23,30,31,31,33,39系列)
K K30 K30 - 锥孔(锥度比为1:30,用于40,41,42系列)
W4 W4 J26A - 在内外圈上标出高点和低点
W6R - - - 滚子表面有特殊表面. 抗润滑不足和磨砺磨损失
W8 - - - 内外圈和滚子表面有Timken? TDCTM 涂层
W20 W20 SY E3 外圈有标准润滑油孔
W22 W22 70085 - 特殊的外圈外径紧公差
W25 W73 - - 外圈有沉头润滑油孔
取消当前命令:Esc;
工具选项板:Enter;
选项板调整:Shift+Tab;
退出系统:Ctrl+Q;
获取帮助:F1;
剪切选择区:F2 / Ctrl+X;
拷贝选择区:F3 / Ctrl+C;
粘贴选择区:F4 / Ctrl+V;
显示或关闭画笔选项板:F5;
显示或关闭颜色选项板:F6;
显示或关闭图层选项板:F7;
显示或关闭信息选项板:F8;
显示或关闭动作选项板:F9;
显示或关闭选项板、状态栏和工具箱:Tab;
全选:Ctrl+A;
反选:Shift+Ctrl+I;
取消选择区:Ctrl+D;
选择区域移动:方向键;
将图层转换为选择区:Ctrl+单击工作图层;
选择区域以10个像素为单位移动:Shift+方向键;
复制选择区域:Alt+方向键;
填充为前景色:Alt+Delete;
填充为背景色:Ctrl+Delete;
调整色阶工具:Ctrl+L;
调整色彩平衡:Ctrl+B;
调节色调/饱和度:Ctrl+U;
自由变形:Ctrl+T;
增大笔头大小:“中括号”;
减小笔头大小:“中括号”;
选择最大笔头:Shift+“中括号”;
选择最小笔头:Shift+“中括号”;
重复使用滤镜:Ctrl+F;
移至上一图层:Ctrl+“中括号”;
排至下一图层:Ctrl+“中括号”;
移至最前图层:Shift+Ctrl+“中括号”;
移至最底图层:Shift+Ctrl+“中括号”;
激活上一图层:Alt+“中括号”;
激活下一图层:Alt+“中括号”;
合并可见图层:Shift+Ctrl+E;
放大视窗:Ctrl+“+”;
缩小视窗:Ctrl+“-”;
放大局部:Ctrl+空格键+鼠标单击;
缩小局部:Alt+空格键+鼠标单击;
翻屏查看:PageUp/PageDown;
显示或隐藏标尺:Ctrl+R;
显示或隐藏虚线:Ctrl+H;
显示或隐藏网格:Ctrl+”。
打开文件:Ctrl+O;
关闭文件:Ctrl+W;
文件存盘:Ctrl+S;
打印文件:Ctrl+P;
恢复到上一步:Ctrl+Z;
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
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
裁剪工具 C
移动工具 V
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 L
魔棒工具 W
喷枪工具 J
画笔工具 B
像皮图章、图案图章 S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Y
像皮擦工具 E
铅笔、直线工具 N
模糊、锐化、涂抹工具 R
减淡、加深、海棉工具 O
钢笔、自由钢笔、磁性钢笔 P
添加锚点工具 +
删除锚点工具 -
直接选取工具 A
文字、文字蒙板、直排文字、直排文字蒙板 T
度量工具 U
直线渐变、径向渐变、对称渐变、角度渐变、菱形渐变 G
油漆桶工具 K
吸管、颜色取样器 I
抓手工具 H
缩放工具 Z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 D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X
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 Q
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 F
临时使用移动工具 Ctrl
临时使用吸色工具 Alt
临时使用抓手工具 空格
打开工具选项面板 Enter
快速输入工具选项(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 0至9
循环选择画笔 [或>
选择第一个画笔 Shift+[
选择最后一个画笔 Shift+>
建立新渐变(在”渐变编辑器”中) Ctrl+N
文件操作
新建图形文件 Ctrl+N
用默认设置创建新文件 Ctrl+Alt+N
打开已有的图像 Ctrl+O
打开为... Ctrl+Alt+O
关闭当前图像 Ctrl+W
保存当前图像 Ctrl+S
另存为... Ctrl+Shift+S
存储副本 Ctrl+Alt+S
页面设置 Ctrl+Shift+P
打印 Ctrl+P
打开“预置”对话框 Ctrl+K
显示最后一次显示的“预置”对话框 Alt+Ctrl+K
设置“常规”选项(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1
设置“存储文件”(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2
设置“显示和光标”(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3
设置“透明区域与色域”(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4
设置“单位与标尺”(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5
设置“参考线与网格”(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6
外发光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3
内发光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4
斜面和浮雕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5
应用当前所选效果并使参数可调(在”效果”对话框中) A
图层混合模式
循环选择混合模式 Alt+-或+
正常 Ctrl+Alt+N
阈值(位图模式) Ctrl+Alt+L
溶解 Ctrl+Alt+I
背后 Ctrl+Alt+Q
清除 Ctrl+Alt+R
正片叠底 Ctrl+Alt+M
屏幕 Ctrl+Alt+S
叠加 Ctrl+Alt+O
柔光 Ctrl+Alt+F
强光 Ctrl+Alt+H
颜色减淡 Ctrl+Alt+D
颜色加深 Ctrl+Alt+B
变暗 Ctrl+Alt+K
变亮 Ctrl+Alt+G
差值 Ctrl+Alt+E
排除 Ctrl+Alt+X
色相 Ctrl+Alt+U
饱和度 Ctrl+Alt+T
颜色 Ctrl+Alt+C
光度 Ctrl+Alt+Y
去色 海棉工具+Ctrl+Alt+J
加色 海棉工具+Ctrl+Alt+A
暗调 减淡/加深工具+Ctrl+Alt+W
中间调 减淡/加深工具+Ctrl+Alt+V
高光 减淡/加深工具+Ctrl+Alt+Z
选择功能
全部选取 Ctrl+A
取消选择 Ctrl+D
重新选择 Ctrl+Shift+D
羽化选择 Ctrl+Alt+D
反向选择 Ctrl+Shift+I
路径变选区 数字键盘的Enter
载入选区 Ctrl+点按图层、路径、通道面板中的缩约图
滤镜
按上次的参数再做一次上次的滤镜 Ctrl+F
退去上次所做滤镜的效果 Ctrl+Shift+F
重复上次所做的滤镜(可调参数) Ctrl+Alt+F
选择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V
立方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M
球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N
柱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C
轨迹球(在“3D变化”滤镜中) R
全景相机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 E
视图操作
显示彩色通道 Ctrl+~
显示单色通道 Ctrl+数字
显示复合通道 ~
以CMYK方式预览(开关) Ctrl+Y
打开/关闭色域警告 Ctrl+Shift+Y
放大视图 Ctrl++
缩小视图 Ctrl+-
满画布显示 Ctrl+0
实际象素显示 Ctrl+Alt+0
向上卷动一屏 PageUp
向下卷动一屏 PageDown
向左卷动一屏 Ctrl+PageUp
向右卷动一屏 Ctrl+PageDown
向上卷动10 个单位 Shift+PageUp
向下卷动10 个单位 Shift+PageDown
向左卷动10 个单位 Shift+Ctrl+PageUp
向右卷动10 个单位 Shift+Ctrl+PageDown
将视图移到左上角 Home
将视图移到右下角 End
显示/隐藏选择区域 Ctrl+H
显示/隐藏路径 Ctrl+Shift+H
显示/隐藏标尺 Ctrl+R
显示/隐藏参考线 Ctrl+;
显示/隐藏网格 Ctrl+”
贴紧参考线 Ctrl+Shift+;
锁定参考线 Ctrl+Alt+;
贴紧网格 Ctrl+Shift+”
显示/隐藏“画笔”面板 F5
显示/隐藏“颜色”面板 F6
显示/隐藏“图层”面板 F7
显示/隐藏“信息”面板 F8
显示/隐藏“动作”面板 F9
显示/隐藏所有命令面板 TAB
显示或隐藏工具箱以外的所有调板 Shift+TAB
文字处理(在”文字工具”对话框中)
左对齐或顶对齐 Ctrl+Shift+L
中对齐 Ctrl+Shift+C
右对齐或底对齐 Ctrl+Shift+R
左/右选择 1 个字符 Shift+←/→
下/上选择 1 行 Shift+↑/↓
选择所有字符 Ctrl+A
选择从插入点到鼠标点按点的字符 Shift加点按
左/右移动 1 个字符 ←/→
下/上移动 1 行 ↑/↓
左/右移动1个字 Ctrl+←/→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减小2 点象素 Ctrl+Shift+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增大2 点象素 Ctrl+Shift+>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减小10 点象素 Ctrl+Alt+Shift+
将所选文本的文字大小增大10 点象素 Ctrl+Alt+Shift+>
将行距减小2点象素 Alt+↓
将行距增大2点象素 Alt+↑
将基线位移减小2点象素 Shift+Alt+↓
将基线位移增加2点象素 Shift+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减小20/1000ems 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增加20/1000ems 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减小100/1000ems Ctrl+Alt+←
将字距微调或字距调整增加100/1000ems Ctrl+Alt+→
设置“增效工具与暂存盘”(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7
设置“内存与图像高速缓存”(在预置对话框中) Ctrl+8
编辑操作
还原/重做前一步操作 Ctrl+Z
还原两步以上操作 Ctrl+Alt+Z
重做两步以上操作 Ctrl+Shift+Z
剪切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X或F2
拷贝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C
合并拷贝 Ctrl+Shift+C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 Ctrl+V或F4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 Ctrl+Shift+V
自由变换 Ctrl+T
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nter
从中心或对称点开始变换 (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Alt
限制(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Shift
扭曲(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Ctrl
取消变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sc
自由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 Ctrl+Shift+T
再次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并建立一个副本 Ctrl+Shift+Alt+T
删除选框中的图案或选取的路径 DEL
用背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Ctrl+BackSpace或Ctrl+Del
用前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Alt+BackSpace或Alt+Del
弹出“填充”对话框 Shift+BackSpace
从历史记录中填充 Alt+Ctrl+Backspace
图像调整
调整色阶 Ctrl+L
自动调整色阶 Ctrl+Shift+L
打开曲线调整对话框 Ctrl+M
在所选通道的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在图象中Ctrl加点按
在复合曲线以外的所有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Shift
加点按
移动所选点(‘曲线’对话框中) ↑/↓/←/→
以10点为增幅移动所选点以10点为增幅(‘曲线’对话框中) Shift+箭头
选择多个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Shift加点按
前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Tab
后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Shift+Tab
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 点按网格
删除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加点按点
取消选择所选通道上的所有点(‘曲线’对话框中) Ctrl+D
使曲线网格更精细或更粗糙(‘曲线’对话框中) Alt加点按网格
选择彩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 Ctrl+~
选择单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 Ctrl+数字
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 Ctrl+B
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Ctrl+U
全图调整(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
只调整红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1
只调整**(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2
只调整绿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3
只调整青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4
只调整蓝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5
只调整洋红(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 Ctrl+6
去色 Ctrl+Shift+U
反相 Ctrl+I
图层操作
从对话框新建一个图层 Ctrl+Shift+N
以默认选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Ctrl+Alt+Shift+N
通过拷贝建立一个图层 Ctrl+J
通过剪切建立一个图层 Ctrl+Shift+J
与前一图层编组 Ctrl+G
取消编组 Ctrl+Shift+G
向下合并或合并联接图层 Ctrl+E
合并可见图层 Ctrl+Shift+E
盖印或盖印联接图层 Ctrl+Alt+E
盖印可见图层 Ctrl+Alt+Shift+E
将当前层下移一层 Ctrl+[
将当前层上移一层 Ctrl+>
将当前层移到最下面 Ctrl+Shift+[
将当前层移到最上面 Ctrl+Shift+>
激活下一个图层 Alt+[
激活上一个图层 Alt+>
激活底部图层 Shift+Alt+[
激活顶部图层 Shift+Alt+>
调整当前图层的透明度(当前工具为无数字参数的,如移动工具) 0至9
保留当前图层的透明区域(开关) /
投影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1
内阴影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 Ctrl+2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