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梆子是什么意思?

梵高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梆子京剧

梆子,又名梆板,中国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

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应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相关说明

梆子用于中国各类民族乐队,最早用于伴奏各种梆子腔而得名,常使用在强拍上,藉以增加戏剧气氛。17世纪左右(明末清初)随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有河北梆子、南梆子、坠梆和秦梆之分。梆子有时特指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流行于晋陕冀豫一带的梆子腔,用梆子戏曲和民间器乐合奏。多用紫檀、红木或枣木制作。两根长短、粗细不同的硬木棒,细长的一根为圆柱形,长25厘米,直径4厘米;短粗的一根为长方形,长20厘米,宽5~6厘米,厚4厘米。

南梆子又称广东板,广泛流行于南方地区,在戏曲和民间器乐合奏中使用,也用于京剧高拨子唱腔的伴奏。多以花梨木制作。为长方形中空体,中间有一长方形音孔。坠梆又称脚踏梆子,用于豫剧及河南坠子的伴奏。外形如鸭蛋,梆与槌连为一体。秦梆用于秦腔伴奏。椭圆形,长20厘米。

戏曲的四大梆子

梆子是什么意思?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剧种之一,其乐器演奏在京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京剧的特色乐器主要有梆子、板胡、板鼓、大锣等。其中,梆子是最早进入京剧配乐的乐器之一,它具有尖锐、高亢的音色,是京剧表演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之一。

梆子、板鼓等乐器如何体现京剧表演的独特韵味?

京剧中的梆子、板鼓等乐器可以说是京剧表演独特韵味的体现。在京剧表演中,乐器演奏往往和舞台上的表演紧密结合,配合演员的动作和台词,向观众传递情感的变化。特别是在大戏场的演出中,乐器演奏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能够强化表演的节奏感,更能够与演员的歌唱、念白,共同展现出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尽管京剧乐器和现代音乐乐器在音色、演奏技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但两者之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像梆子、板鼓等乐器在很多现代乐曲中也得到广泛运用,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往往会借鉴京剧乐器的特色,以求打造出更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虽然京剧乐器和现代音乐乐器各有千秋,但都有着展现音乐艺术魅力的独特韵味。

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1、蒲剧

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

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

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

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2、晋剧

晋剧即为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

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3、北路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

其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调更高亢。

后来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响, 特别注重唱功,创造了很多花腔。

?

4、上党梆子

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

扩展资料:

上党梆子的文化特质:

1、唱腔

上党梆子的唱腔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具而以板腔体为主,其板式分大板、中四六、四六、大板、垛板、散板、滚腔等,以四六和大板使用最多也最具特色。

演唱时男女同腔同调,男腔使用假声。

?

2、乐器

上党梆子的伴奏乐器主要为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

3、脚色

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

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