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有三妻四妾,妻和妾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这句话是错误的,古代男人从来也没有三妻四妾,只有一妻多妾,中国历史上的婚姻制度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古代男人的妻子永远只有一个,不管是皇帝,还是普通的百姓,妻子都只有一个,也叫嫡妻,皇帝的嫡妻叫皇后,嫡妻生的儿子就叫嫡子,中国古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叫嫡长子继承制,而妻妾制度就是直接与嫡长子继承制挂钩的。
古代男人娶妻是要明媒正娶的,有一套专门的流程,包括提亲、定亲、成亲、花轿、拜堂,还要请专门的媒人下聘礼,而且结婚必须经历这么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纳妾就不用。
妾的来源有很多种,有可能是打仗俘虏敌方的人员,有可能是市场上花钱买来的,有可能是别人进贡的,还有可能就是家中的奴仆被男主人看上了,娶妾不用明媒正娶,看中了纳过来就是,所以有娶妻和纳妾的区别。妻是娶来的,妾是直接收进来的,不用流程直接收过来就是。
妻与妾最大的区别就是地位。如果男人是这个家族的男主人,那他的嫡妻就是这个家族的女主人,而妾的地位只相当于财产,既是男主人的财产,也是女主人的财产,妾必须要服从于男女主人的命令。
古代娶妻是讲门当户对的,相同地位的男人娶了相同地位的女人为妻,如果男人是贵族,一般女人也是贵族,而妾则不用讲身份,妾有可能出身高,也有可能是奴隶,甚至从市场上买来的也有可能。
妻与妾的地位对比,就像主人与奴仆一样,这么说虽然有点过,但是大致如此,如果男主人去世,他的嫡妻可以随意处置妾,比如袁绍一去世,他的嫡妻就把袁绍喜欢的小妾全部给杀了,刘邦一去世,吕雉就把刘邦所喜欢的嫔妃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刘邦最喜欢的戚夫人被吕雉残忍折磨致死。
此外,即使男主人的嫡妻去世,妾也很难转正为妻,除非妾的身份地位不一般才有可能,当时是很看重门当户对的,身份贫贱的妾,是很难转正为妻的,所有相关人员都会反对。
1楼在那扯淡呢,根本就不懂,2楼说的也不完全。三妻之命一般指克妻之命,多指婚姻不顺,并不是特指三个老婆。这样命数的人必须迟婚(迟婚:男性一般35之后,女性30之后),配偶要比自己小(一般很少指小几个月的同龄人)。即便这样也无法完全消除克妻之命带来的影响,(往小了说夫妻拌嘴,家庭不和。往大了说克死克伤,妻离子散,家业凋零)。但是如果迟婚,再娶一个比自己小一些的老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克妻带来的影响。平时谁家还没个吵架拌嘴的,但是至少不会到妻离子散那么严重的地步。
另外说一句,这东西虽然是迷信,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只能做参考,如果测一个人的话(除婚姻外,个人可做主的事),可以起到趋吉避凶的作用,测两个人的话(例如婚姻),必须两人齐心同步,否则没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