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之后是自己住舒服还是和子女一起住更舒服?老人回答很扎心,你怎么看?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因为连续下了好几天雨,楼顶积水渗到了墙面。
独居的林老伯没有打电话让人来帮忙,自己拿了梯子,想爬到楼顶通通出水口,结果爬到三分之二的高度,梯子一滑,林老伯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
半天之后,邻居从更高的楼层看到林老伯趴在地上,旁边还有一滩血,赶紧打电话让附近有钥匙的亲戚赶来,把林老伯送到医院。
手术、住院三个星期后,林老伯回家了。但自那以后,林老伯的胸部骨架便一高一低。
为了避免老人再出事,林老伯的儿子把他接到了身边来一起住。一开始,三代人也是其乐融融,但随着时间的拉长,林老伯过的并不开心。
林老伯好客,经常邻居来了就会热情地泡茶,如果有小孩,林老伯就会把家里的零食水果全部拿出来,儿媳妇看不惯,觉得邻里邻居的,没必要这样,连带着孙女都不给他好脸色。
快过年的时候,林老伯在阳台晒了几只鸭腿,油滴到地上,儿媳妇整理阳台的时候,踩到地上的油差点滑到,脱口而出就是一句:“这天杀的,晾的什么鬼东西……”
这句话,恰巧被林老伯听到。
林老伯心灰意冷,躺在床上病了两天,两天后直接打包好行李,搬回了自己的家。
直到现在,好几年过去了,林老伯还是一个人住着,子女们偶尔回来看看。
每天上午和下午,林老伯会各出去散步两个小时,和附近的老人们在公园坐坐、聊聊天,林老伯并不觉得孤独。
他说:“一个人住舒服呀,自由自在的,一个人住好……”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林老伯的白内障越来越严重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万一到哪天真的看不见了,他又该怎么办?
中国有句老话:人老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人终有一老,那么老了该如何安顿自己的晚年?自己住还是和儿女一起生活?
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很扎心,也很现实。
两代人一起住,容易摩擦出矛盾
电视剧《安家》中,宫蓓蓓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三室一厅,买到了心仪房子。
原本以为,幸福的生活终于开始了,却不想搬进新家后,在孩子的饮食跟教育问题上,宫蓓蓓和公婆摩擦不断,最后宫蓓蓓还是决定再买一套小两居,和公婆分开住。
现实生活中,很多两代人同一屋檐下的家庭,常常老人和孩子都会感觉痛苦。
其实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两代人观念不同,习惯不同,做事情的方法不同,从而导致相互之前的冲突不断。
说到底,老人与儿女同住,最难跨越的,就是两代人观念的鸿沟。
比如老人习惯早睡早起,年轻人却经常晚睡晚起,老人习惯省吃俭用,年轻人却花钱大手大脚,以至于两代人根本合不来,勉强住在一起,只会越发看彼此不顺眼。
分开住,眼不见心不烦,能避免很多家庭矛盾,反而两代人都能过得更舒坦,相处更愉快。
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刚刚好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父亲写给自己即将结婚的孩子的信,这位父亲说:
“孩子,你成家了,以后你的家,就是你和你的妻子、孩子的家,我们不会轻易打扰你。但我和你妈妈的家,永远都是你的家,记得常常回来。”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却永远不会是父母的家。这话听起来很让人伤感,却又是赤裸裸的现实。
距离产生美,两代人之间,各自有各自的家,但是又能互相关照,是最理想的状态。
那么,这个距离到底多远比较合适呢?
有学者提出,最好就是“一碗鸡汤的距离”,也就是说,煲好一碗鸡汤,送到子女那里还不凉。
住得不远,但各自有各自的空间,老人能帮忙接送孙辈上下学,想孩子们的时候过去看看也很方便,万一老人有个身体不舒服的,孩子们也可以马上赶来。
两代人相互独立又依赖,有各自的空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又能互相关照,满足两代人之间的陪伴,这样的距离,刚刚好。
照顾好自己,攒点钱,晚年就不会太差
邻居有一对夫妇朱叔朱婶,帮儿子在城市带了十几年的孙子,现在孙子大了,老两口也差不多七十岁了,反而回了农村来。养鸡养鸭,锄地种菜,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朱叔朱婶不缺钱,他们儿子开公司、开酒店,事业做得很大,在城市也有好几套房子。
回到老家来自己住,做些农活过日子,是他们夫妇自己要求的,他们觉得是很快乐的事情:
一来自由自在,孙子孙女都大了,自己也不中用了,还住在儿子家心里别扭;二来,锻炼锻炼身体,做做体力活出出汗,免得一幅垂垂老矣的样子;第三呢,也是为老年无处安放的心灵找点寄托,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他们一直把老家的房子保养得很好,想来也是早就开始谋划“退休后”的生活。
人老了,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自在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消磨时间,其实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儿孙自有儿孙福,而我们自己,如果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保持好的心态,有一栋老房子,老了兜里还能有点积蓄支付得起医药费和护工费,那么晚年就不会太差。
不必强求和孩子一起住,也不必强求孩子给自己养老,进可攻退可守,就能多几分自在。
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有一定的区别。总体来说,独居老人比空巢老人更加弱势。以下是具体的比较:
1. 概念不同:独居老人是指没有配偶或子女陪伴生活的老年人,而空巢老人则是指子女离家后,父母依然住在原来的家中,由于子女的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经常照顾父母,导致父母长期一个人生活的情况。
2. 状况不同: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数量都在增加。独居老人不仅子女离家,而且丧偶,比空巢老人更弱势。而空巢老人则是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虽然不能经常得到子女的照顾,但通常并非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
3. 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同:独居老人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和照顾,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空巢老人虽然也面临子女不能经常陪伴的问题,但通常不会像独居老人那样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
综上所述,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虽然都面临子女不能经常陪伴的问题,但独居老人更加弱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