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同为倚重之臣,年羹尧和十三阿哥之间有哪些方面的差距?

乐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雍正皇帝

清王朝的铁腕皇帝雍正,应当说爱憎非常分明,从其处理朝政和处理亲朋故旧关系处处都有体现。

他从父亲康熙帝手中接过危机四伏的皇权伊始,便对朝中两个重要人物格外宠信和倚重。

这两个人,一位是他雍正自己的十三弟胤祥,另一个是坐镇西北的年大将军年羹尧。

得到当朝皇帝宠信,可以上天堂也可能下地狱。这些完全看你自己如何把握。

年羹尧的故事,大家已经知道的比较多。尤其通过影视剧的传播,他已经比其当年还红火,知名度的范围或许早已超过了雍正王朝。

(十三阿哥胤祥画像)

(年羹尧画像)

年羹尧属于被皇帝重用并不断被恩赏后,头脑发昏、忘乎所以的人。他升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的川陕总督,手中有了重权,几乎已经忘了这权力是谁给予的了。

于是乎,他居功自傲,放肆妄为,结党营私,贪敛腐化,有时甚至都不把雍正皇帝放在眼里了。

而当时雍正帝还满怀希望,想要与年羹尧彼此做个千古君臣知遇的样板。他对年羹尧说: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尔不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应朕之知遇。…在念做千古榜样人物也。

而事与愿违,年羹尧辜负了雍正希望,他恃功横行于朝野,做出了诸多严重超越臣子本分的行径,最终落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可悲结局。

同样被皇帝宠信,雍正的十三弟胤祥是怎么做的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阿哥胤禛继位成为雍正皇帝。

此前,这兄弟俩被传情投意合看来不假。他迅即被晋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负责处理朝中重要政务。

雍正元年(1723年),胤祥受命总理户部。该部所司直接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事务繁多,头绪复杂,康熙末年以来积存的许多弊端都亟待解决。

胤祥上任伊始,便勤奋理事,不敢有一点懈怠。首次清理过去遗留的旧案,由于数量颇大,胤祥打破以往常规。采取规定限期和奖励勤勉相结合的办法,将几千宗旧案很快都理出了头绪。

当时中央新设会考府,专门负责审核财政出纳,办理清查亏空、收缴积欠的事务。胤祥深知此事至关重要,遂尽职尽责,认真办理。同时,他查出户部亏空银250万两,经奏请雍正,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采取诸如直接查抄、把亏空官员的职位全部冻结,或者分期付款的方法逐年减扣官员奖金等方式分别加以解决。

对一些与造成财政亏空有直接关系的王公亲贵,他也铁面无私,毫不容情,连履郡王胤裪等人都被勒令变卖家产清还亏欠。凭着这种认真执着,他较好地贯彻了雍正皇帝旨意,使新王朝亏补欠还,整顿财政取得显著成效。

(剧照)

治河患、兴水利,是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的国家大计之一。胤祥认为“水害不去,则田非吾田,尚何营?”

雍正三年冬,胤祥奉旨总理水利营田事务。他经过一冬春实地勘查,从疏通河道,筑堤置闸,开引河,开挖入海直河,到区域田土疆界,开挖沟渠,都制出详细规划,形成水利图进呈。经奏准,设立了营田水利府,开始将直隶诸河分为四局管辖。

此期间,胤祥数次亲临河工现场检查,推进修河造田,辟荒地数千里,募民耕种。还聘请南方农民教北方百姓种水稻。一年初见成效,水灾相对减少。因治理京畿水利有功,雍正帝赐他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一块。

这同时,胤祥还注意了解全国各地的情况,当他得知“江南水道,自河淮而外,多致浅塞”,每到雨季,河水泛滥成灾。他又奏请修复江南水利,虽未能亲自前往,但依据属下水利人员提供的资料,指导规划,也收到了明显成效,东南数十州县河流疏畅,获灌溉之利。

雍正对这位十三弟极为信任,所以委任他去办的事务也特别多。

同为倚重之臣,年羹尧和十三阿哥之间有哪些方面的差距?

诸如管领汉侍卫,督领圆明园八旗守卫禁兵,养心殿监理制造,诸皇子事务,雍正旧邸事务,选择雍正陵址等大事、要事,均交给胤祥经营。

胤祥也果真竭尽全力,事必躬亲,克尽臣弟之道。雍正帝曾赞扬他办过的事情:“无不精祥妥协,符合朕心。”

遴选武官本来是朝廷兵部最重要的权力,然而事实上,雍正七年全国中低级官吏(三品以下)的挑选权却不在兵部,而都在怡亲王胤祥手上。

雍正帝为了对准噶尔用兵,在设立军机处之前设立了军需房,也由胤祥管辖。胤祥及时有效地保证了转运军事供应,不仅理财有方,而且调度得宜。数以千万计的军需品,概出于国库,没有向民间另行摊派。胤祥经常采取让晋商秘密购办军需的方式,和雍正配合默契,从没出过差错,留下了“挽输数年,海内未尝知有用兵之事”的记载。

胤祥为国举贤,经常无私向雍正帝推荐优秀人才。雍正初年,他向雍正推荐了很多年轻位卑的官员,这些人日后大多得到重用。像福建总督刘世明、陕西总督查郎阿、山西巡抚石麟、福建巡抚赵国麟等,正是他们,构成了雍正朝到乾隆初年整个国家官员系统的中坚力量,保证了雍正皇帝诸多铁腕改革政策的实施。

(剧照)

雍正帝因十三弟胤祥对朝廷的治绩助力功绩突出,恩准其得到王爵世袭罔替的许可,成为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居功而傲,追求流芳后世,是许多重臣的常见心态。怡亲王胤祥却和这样的人不大相同。他非常淡泊名利,并不在乎自己是否青史留名,而更致力于在当下多做实事。

这也许是他甘于隐身在四哥雍正帝背后、勤勉政事而不邀功的原因所在。史料说他“赞襄于密勿之地者,八年有如一日…王之懿德美行,从不欲表著于人,而人亦无从尽知之”。

胤祥对皇帝放给他的权力抓得很紧,但那是出于履行为臣之责和朝廷政令通达考虑,并不藏有私心。

从数次推辞皇帝赏赐的行为中,也不难看出胤祥对富贵荣华看得十分清淡,可谓功高不傲、富而不贪,十分懂得节制,这也与年羹尧形成鲜明对照。

作为雍正帝最信赖的弟弟,胤祥从皇兄那里的的确确获得了诸多恩宠和荣耀。

雍正元年,雍正帝传旨按康熙年间分封皇子为亲王之例,赐给胤祥钱粮23万两。胤祥倍感惶恐,便百般谦退。经皇帝再三宣谕,只收下13万两。

雍正帝又援引康熙帝对待其兄裕亲王福全成例,准许胤祥分封后可支用官物6年,胤祥仍是辞谢不受。

尽管胤祥对于皇兄的恩赐总是竭力推辞,他还是得到了许多相同地位的人不曾享有的殊荣。根据皇帝旨意,原来只归他兼管的佐领人丁全部划归怡亲王府属下,又于亲王定额之外增加一、二、三等护卫共17员,仪仗中也增加豹尾枪、长杆刀各二,以突出他的与众不同。

雍正三年二月,雍正帝又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特在亲王之外又加封一个郡王爵位,允许他在儿子中任意指封一人,这在清代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胤祥对此也坚辞不受,雍正也不好十分勉强,遂命给他增加俸银1万两,以为奖励。雍正还动情的称胤祥为自己的“柱石贤弟”。

还有一件事可以见证胤祥的人品。一次,他曾奉旨到泰宁山(清西陵,在今河北易县)为皇帝勘选陵址。雍正帝对选定的“上吉之壤”非常满意,认为胤祥立有首功,就宣布把万年吉地附近的一块“中吉”之地赐给他。

胤祥听后却惊悚色变,感到这是越格之举,便坚决不肯接受。他一再陈述说,这等吉地只有大福大贵者才能受用,不合适于己。后来,他又在距离此处60里以外的涞水县境内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地,认为这才与臣下身份相配,并奏请哥哥皇帝赐给自己。后来他生病卧床,仍担心四哥不收回成命,再三奏请,雍正迫不得已才答应了他的请求。

据说胤祥得旨后,高兴万分,手舞足蹈。当日就遣侍卫前往取土。数日后侍卫回来,呈看土色。因为这是皇帝赐予的吉地,胤祥竟迫不及待地取了一小块,手捧着吞到肚子里,口中还念念有词道:“这样的话,则臣心安而子孙蒙福了。”

重武的话

利:国家武力够强盛,周边国家臣服。如:前唐时期,许多民族臣服于唐朝。清朝也类似。

弊:就会面临武将用拥兵之重,使得中央集权没有权威,叛乱也容易发生,就变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重文的话

利:在政治上比较平稳,皇帝的掌握兵权较多,这样中央能保证安稳,皇帝位置坐得安稳。

弊:一旦面临敌国时就少有能人武将抵御侵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