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亲王、郡王和贝勒有什么区别?
清朝皇室爵位分为十二个等级,各等级名字如下:
1、第一级:和硕亲王
2、第二级:多罗郡王
3、第三级:多罗贝勒
4、第四级:固山贝子
5、第五级:镇国公
6、第六级:辅国公
7、第七级:不入八分镇国公
8、第八级:不入八分辅国公
9、第九级:镇国将军
10、第十级:辅国将军
11、第十一级:奉国将军
12、第十二级:奉恩将军
爵位等级规定:亲王的一个儿子封为亲王,其余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一个儿子封为郡王,其余儿子子封为贝勒。贝勒之子封为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
爵位世袭,分为降等世袭与世袭罔替。
降等世袭,即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但降级若干次(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
世袭罔替,即以原爵位承袭。例如大清十二家“铁帽子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亲王
百度百科-清朝的“铁帽子王”
1、世子是历代对诸侯储君的称呼,出现较早,阿哥是对皇室皇子的称呼,亲王、贝勒、郡王、贝子是清朝特有的爵位。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将军、
以上这些都是清朝的皇子的爵位。阿哥是皇子没有被封号之前的称呼。
2、列爵九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大将军。
3、王爵分俩种:一种是世袭罔替,也叫铁帽子王。另一种叫降(jiang)王
世袭罔替只要不被废除后面的子孙继承都是亲王的爵位。
降王是每一次被继承都会降一个等级,比如是亲王: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位置就会被降到郡王,到孙子继承的时候会被降到贝勒,曾孙继承会被降到贝子,重孙继承被降到将军,以此类推。
王爵还分功封和恩封。权利个地位有较大的悬殊
4、世子不是清朝独有,周朝时期就有了,当时周天子的继承人称之为世子或者太子,混用不清。直到三国曹魏代汉,规定了王爵之嗣称之为世子,由此形成了定制。
扩展资料
王太子。开始的时候世子只是个称谓,儿子都是世子,后来,演变成封号,也就是后来说的储君(国本),一般为嫡长子。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贵族等级是大部分封建制度国家大略区分贵族爵位的方式,例如在1912年清朝灭亡前的贵族分级。其称谓、财产、以及特权是经由世袭的方式所维持与延续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爵位(汉语词汇)_百度百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