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Vue2跟Vue3有哪些区别?

桃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组件数据

Vue2和Vue3的区别如下:

双向数据绑定原理不同:Vue2使用ES5的Object.defineProperty()对数据进行劫持,结合发布订阅模式的方式来实现双向数据绑定;而Vue3使用了ES6的Proxy API对数据进行代理。

是否支持碎片:Vue2不支持碎片,而Vue3支持碎片(Fragments),使得可以拥有多个根节点。

API类型不同:Vue2使用选项类型api,选项型api在代码里分割了不同的属性:data, computed, methods等。

变更通知:在Vue2中,当给对象新增一个属性时,这个对象的所有watcher都会重新运行;而在Vue3中,只有依赖的属性的watch才会重新运行。

命令变化:启动项目命令由npm run dev变成了npm run serve。

项目结构:移除了配置文件目录,config和build文件,移除了vue.config.js文件,移除了static文件夹新增public文件夹,并且index.html移到public中,在src文件夹中新增了views文件夹用于分类视图组件和公共组件。

Vue3新加入了TypeScript以及PWA支持。

综上,Vue2和Vue3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Vue基础篇

1、不同点:AngularJS的学习成本高,比如增加了DependencyInjection特性,而Vue.js本身提供的API都比较简单、直观。在性能上,AngularJS依赖对数据做脏检查,所以Watcher越多越慢。

2、Vue.js是一个构建数据驱动的web界面的渐进式框架。Vue.js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API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

3、vue是JavaScript封装成的框架。Vue.js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API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vue是JavaScript封装成的框架,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JavaScript框架,能实现强大的功能。

4、主体不同vue.js: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JavaScript框架。jquery:是一个快速、简洁的JavaScript框架,是继Prototype之后又一个优秀的JavaScript代码库。

5、脚手架工具搭建的项目应该是把Vue作为一个模块(如CommonJS规范的模块)对待,在源码中引入vue模块,最终需要用构建工具(如webpack)载入模块,编写代码需要require(vue)。

6、两者的主要区别:在build/webpack.dev.conf.js和build/webpack.prod.conf.js中配置即可。

内容简介:

1)Vue指令

2)computed和watch

3)生命周期钩子

4)组件间的传参

5)插槽

6)修饰符

7)nextTick()

前端三大框架:

Vue:尤雨溪开发

React:Facebook主导开发

Angular:谷歌主导开发

为什么选择Vue?

1.国内Vue的市场份额占比多

2.简单易上手,非常适合前端开发初学者学习

前置知识:

1.HTML、CSS和JS基础

2.了解Node和npm

3.webpack(可选,vue-cli已经封装了打包功能)

使用Vue的两种方式:

1.直接script标签引入vue.js文件

2.基于Node环境创建Vue项目(使用vue-cli初始化一个Vue项目)

前端框架与库的区别

? jquery 库 -> DOM(操作DOM) + 动画+ ajax请求

? 框架 -> 全方位功能

一、指令

指令(Directives)是带有 v- 前缀的特殊属性。

插值表达式和v-text指令被直接解析为字符串;元素绑定 v-html 指令后,解析了msg 变量值里面的html标签,输出真正的html元素。

v-model也可用在自定义组件上。

5.v-for(列表渲染)

使用v-for时应绑定key属性,key属性可以用来提升v-for渲染的效率

Vue 将被侦听的数组的变更方法进行了包裹,所以它们也将会触发视图更新。这些被包裹过的方法包括:

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sort()

Vue2跟Vue3有哪些区别?

reverse()

由于 JavaScript 的限制,Vue 不能检测数组、对象的以下变化:1. 利用索引直接设置数组的某一项 2. 对象属性的添加或删除

二、computed和watch

三、生命周期钩子

什么是Vue生命周期?

Vue 实例从创建到销毁的过程,就是生命周期。也就是从开始创建、初始化数据、编译模板、挂载Dom→渲染、更新→渲染、卸载等一系列过程。

总共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挂载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后。

1)beforeCreate

此时实例上只有一些生命周期函数和默认的事件,此时data computed watch methods上的方法和数据均不能访问。

2)created

此时可以读取data的值,并可以对其进行操作,把方法、计算属性也都挂载到了实例。但是依旧不能访问el,不能获取到DOM元素。

在这个钩子函数中,我们可以进行http请求,把请求到的数据储存在data中。

3)模板编译,把data里面的数据和vue语法写的模板编译成HTML

4)beforeMount

将编译完成的HTML挂载到对应虚拟DOM,此时还未挂载到页面上

5)mounted

编译好的HTML已挂载到页面上

6)beforeUpdate和updated

数据更新时调用,通常使用计算属性或侦听器取而代之

7)beforeDestroy

销毁所有观察者、组件及事件监听

8)destroyed

组件已经完全销毁,组件中的数据、方法、计算属性、过滤器等都已不可用。

四、组件间的通信

1.父子组件间的通信

父子组件通信可以总结为props向下传递,事件向上传递。

单向数据流:父级 prop 的更新会向下流动到子组件中,但反过来不行。

每个Vue实例都实现了事件接口:子组件使用 this.$emit(eventName,optionalPayload) 触发自定义事件。父组件在使用子组件的地方直接用v-on来监听子组件触发的事件。

父组件通过ref直接调用子组件中的方法。

子组件调用父组件中的方法:

1)子组件中通过 this.$parent.fatherMethod() 来调用父组件的方法

2)子组件用$emit向父组件触发一个事件,父组件监听这个事件

3)父组件通过props把方法传入子组件中(type: Function),在子组件里直接调用这个方法

2.兄弟组件间的通信

其中一种方法是让父组件充当两个子组件之间的中间件(中继);

另一种就是使用EventBus(事件总线),它允许两个组件之间直接通信,而不需要涉及父组件:

Vue原型上的方法:

五、插槽

3)作用域插槽

使用场景:

在使用ElementUI组件库的el-table组件时,表格的编辑和删除操作要用到作用域插槽。因为el-table组件,就是当前组件的子组件。通过作用域插槽很容易拿到当前表格行的索引和内容,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编辑、删除的操作。v-slot指令是Vue2.6之后,作用域插槽的新语法,旧语法(slot-scope)现在还保留,但3.0之后会移除。

?

六、修饰符

2.事件修饰符

vue提倡的是在方法中只有纯粹的数据逻辑,而不是去处理 DOM 事件细节,所以提供了事件修饰符用于DOM的事件处理。

3.按键修饰符

七、nextTick()

定义:在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在修改数据之后立即使用这个方法,获取更新后的 DOM。(当数据更新了,在dom中渲染后,自动执行nextTick的回调)

应用场景:需要在视图更新之后,基于新的视图进行操作。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