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学名 4 俗名 5 生长环境 6 性状 7 效用 8 香茅的选购 9 香茅的食疗功效 10 香茅的食用建议 11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 11.1 拼音名 11.2 香茅的别名 11.3 来源 11.4 性味 11.5 功能主治 11.6 香茅的用法用量 11.7 摘录 12 《中华本草》:香茅 12.1 出处 12.2 拼音名 12.3 英文名 12.4 香茅的别名 12.5 来源 12.6 原形态 12.7 生境分布 12.8 栽培 12.9 性状 12.10 化学成份 12.11 香茅的药理作用 12.12 性味 12.13 功能主治 12.14 香茅的用法用量 12.15 附方 12.16 各家论述 12.1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香茅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香茅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香茅 1 拼音
xiāng máo
2 概述香茅,多年生草本,簇生成丛,秆直立,全草有香味。叶片扁平,长阔线形,先端尖细,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线形,蔬散,无柄小穗两性,披针状,无芒;有柄小穗紫色。花期9月。主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遍布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部省份均有栽培。喜生于山坡草地,或栽培于排水良好的坡地上。全年均可收采,采得后洗净泥沙即可鲜用或晒干备用。使用部分为禾本植物香茅的茎和叶。
香茅茎叶含挥发油、香茅(Citronellal)、牻牛儿醇(Geraniol)和甲基庚烯酮(Methylhptenone)。挥发油的成分为柠檬醛(Citral),是本品香味的主要来源。
3 学名Cymbopogon nardus Rendle1 Gramineae
4 俗名香茅、香草、柠檬茶、精香茅、茅草茶、香水茶、柠檬香茅、大风茅、香巴茅等。
5 生长环境
性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耐旱性强,惟不耐荫及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苛求,但以土质疏松而肥沃之砂质壤土或壤土栽植为佳。
6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100~200公分,丛生,植株分蘗快速,全株具有柠檬香气;秆粗壮,叶片簇生条形,两面均粗糙,呈灰白色或淡绿色,边缘粗涩;夏、秋开花,圆锥花序疏散,为多数成穗之总状花序组成;小穗无芒,分有柄和无柄两种。
7 效用全株具浓郁芳香气味,可利用于料理或茶水,亦可利用为化妆、香料、清洁剂、香皂等。茎叶蒸馏萃取精油,有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杀虫剂、除臭、补品、 *** 剂及香水、家庭用品等。全草或叶药用,有温胃、助消化、袪风、镇呕、止痒之效。?
8 香茅的选购香茅(C.citratus)属于西印度型。尚有产于印度西南部的蜿蜒香茅(C.flexuosus),则属于东印度型。作为香草以前者为主。
9 香茅的食疗功效味辛苦,性温。具浓烈的柠檬香味。有散寒利湿、止咳平喘的作用。四川民间常用当地出产的小香茅(C.distans.)作治疗慢性气管炎药。
10 香茅的食用建议鲜菜多用作烹制菜肴,如香茅烧鸡,或用于泡茶。
11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 11.1 拼音名Xiānɡ Máo
11.2 香茅的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
11.3 来源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11.4 性味辛,温。
11.5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疼痛,头痛,胃痛,腹痛,腹泻,月经不调,产后水肿,跌打淤血肿痛。
11.6 香茅的用法用量3~5钱;或提取香茅油,每服数滴。
11.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12 《中华本草》:香茅 12.1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12.2 拼音名Xiānɡ Máo
12.3 英文名Lemongrass Herb
12.4 香茅的别名茅香、香麻、大风茅、柠檬茅、茅草茶、姜巴茅、姜草、香巴茅、香茅草、风茅草
12.5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n citratus(D C.) Stap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12.6 原形态香茅,多年生草本。秆粗壮,高达2m。含有柠檬香味。叶片长达1m,宽15mm,两面均呈灰白色而粗糙。佛焰苞披针形,狭窄,长1.52cm,红色或淡黄褐色,3至5倍长于总梗;伪圆锥花序线形至长圆形,疏散,具三回分枝,基部间断,其分枝细弱而下倾或稍弯曲以至弓形弯曲。第一回分枝具5至7节,第二回或第三回分枝具2至3节而单纯。总状花序孪生,长1.52cm,具4节;穗轴节间长23mm,具稍长之柔毛,但其毛并不遮蔽小穗,无柄小穗两性,线形或披针状线形,无芒,锐尖;第1颖先端具2微齿,脊上具狭翼,背面微凹而在下部凹陷;脊间无脉,第2外稃先端浅裂,具短尖头,无芒,有柄小穗暗紫色。
12.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华南、西南、福建、台湾地区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华南、西南、福建、台湾地区有栽培。
12.8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不耐荫蔽。地土壤要求不严,但宜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为佳。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法。34月,将2年以上的老株挖起,分成数兜,按行株距60cm×50cm开穴。每穴栽23棵苗,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追施人畜粪水。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壅兜。旱季,注意灌水。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枯病,可用1:1:100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螟虫、蚜虫等,可用化学药剂防治。
12.9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可达2m,秆粗壮,节处常被蜡粉。叶片条形,宽约15mm,长可达1m,基部抱茎;两面粗糙,均呈灰白色;叶鞘光滑;叶舌厚,鳞片状。全体具柠檬香气。
12.10 化学成份叶含茅素(cymbopogne),香茅甾醇(cymbopogonol),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6C葡萄糖甙(luteolin6Cglucoside),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甙(luteolin7Oβglucoside),木犀草素7O新橙皮糖甙(Luteolin7Oneohesperoside),异荭草素(homoorientin),2″(·)鼠李糖异荭草素(2″Orhamnosylhomoorient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二十八醇(octacosanol),三十醇(triacontanol),三十二醇(dotriacontanokl),二十六醇(hexacosan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单糖(fructose),蔗糖(sucrose)。 另含挥发油,内有β柠檬醛(citral)即橙花醇(neral),香茅醛(citrcnellal),牻牛儿醇(gerani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二戊烯(dipentene),月桂烯(myrcene)等。
12.11 香茅的药理作用香茅的挥发油有抗真菌(如委内瑞拉链丝菌等)作用。曾有报告,叶、根中含胰岛素样物质,为灰白色、无臭微苦的粉末,非生物堿或甙,亦非鞣质;其胰岛素效价为:口服lg相当440单位,皮下注射相当880单位。香茅醛及牻牛儿醇皆有特异气味,可作香料;无特殊药理作用。与香茅醇化学结构相近的香茅酸(Citronellic acid,Rhodinic acid,本品中并无其自然存在)对小鼠皮下注射,有麻痹作用;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强心作用,大剂量可致收缩期停止。注射于家兔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增大。蟾蜍下肢灌流可使血管扩张。在离体兔肠标本上,有抑制平滑肌的作用。对兔有溶血作用。
12.12 性味辛;温;甘
12.13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温中止痛;止泻。主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脘腹冷痛;泄泻;跌打损伤
12.14 香茅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敷。
12.15 附方①治风寒湿全身疼痛:香茅一斤。煎水洗澡。(《四川中药志》)②治骨节疼痛:茅草茶、石错(即辣子青药)、土荆芥各一两。捣绒加酒少许,炒热包痛处。(《贵州草药》)③治心气病,胃病,肺病:茅草茶,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④治虚弱咳嗽:茅草茶二两。煎水当茶服。(《贵州民间药物》)
12.16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散跌打伤瘀血,通经络。头风痛,以之煎水洗。将香茅与米同炒,加水煎饮,止水泻。煎水洗身,可祛风消肿,解腥臭。提取其油,可止腹痛。
2.《陆川本草》:发表退热,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身热。
3.《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散凉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
4.《广东中药》Ⅱ:治头晕,头风,风痰,鹤膝症;煎水饮可以止心痛。
5.《贵州草药》:补虚,止咳,镇痛,宁心。
12.17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香茅的方剂 槐白皮汤一:方名:槐白皮汤组成:槐白皮2两,黄柏1两半,香茅叶1两半。主治:虚劳,阴湿痒生疮。用法用量:以水...
漳州神曲0g枳实(炒)5g藕片20g乌药10g紫苏子5g香茅20g牡荆子300g夏枯草5g白茶60g苍耳30...
鸡舌香散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香茅3分,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
更多用到中药香茅的方剂用到中药香茅的中成药 正红花油
含水杨酸甲酯713g、桂叶油38g、桂油47g、香茅油16g、松节油174g、辣椒油9g、血竭3g。...
漳州神曲0g枳实(炒)5g藕片20g乌药10g紫苏子5g香茅20g牡荆子300g夏枯草5g白茶60g苍耳30...
更多用到中药香茅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香茅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鼠曲草
录》)、佛耳草(《法象》)、无心草(《别录》)、香茅(《拾遗》)、黄蒿(《会编》)、茸母。时珍曰∶曲...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白茅菅,入药与茅功等。时珍曰∶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草部香蒲。蒲黄苗也。俗名蒲槌。亦谓之蒲萼。一名睢。醮香茅。甘蒲。菖蒲。菁蒲。臭蒲。续断一名龙豆。属折。接...
《证类本草》:[卷第七]香蒲用,俗人无采,彼土人亦不复识者。江南贡菁茅,一名香茅,以供宗庙缩酒。或云是薰草,又云是燕麦,此蒲亦相...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香蒲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