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匈奴有什么区别?
辽人,即契丹人。辽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金人,即女真族人。在东北亚的土地上生活着从黑水靺鞨遗留下来的通古斯族群的女真族。即现在东三省。
匈奴,即匈奴人。匈奴在强盛的时侯,东破东胡,南并楼兰、河南王地,西击月氏与西域各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南沿长城与秦汉相邻,并一度控有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向西跨过阿尔泰山,直到葱岭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达贝加尔湖周边。被称之为“百蛮大国”。以大戈壁为中心分为南、北。与现今不同的是,在漠南一带的山区,如阴山,当时尚有数量众多的树木,而平地有面积广大的草原。
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天皇帝,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公元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 。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晋中之窗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11世纪向契丹称臣。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生女真分为几十个部落,其中完颜部较大。11世纪初,完颜绥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其子完颜石鲁作酋长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1113年,乌古乃之孙完颜阿骨打继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国号为“大金”。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
匈奴和蒙古可能是一个族源的民族
目前,学术界普遍承认蒙古人属于东胡族系。
东胡是后来退居辽西的乌桓人和东汉以后崛起的鲜卑人的祖先,蒙古人的远祖。
匈奴在古代史籍中被称为胡,根据历史记载,东胡的称呼反映出蒙古人和匈奴人一样是胡,因为其分布在匈奴东部而曰东胡。
马利清副教授认为,通过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可以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蒙古中部、东部的石板墓文化的使用者可能是匈奴和东胡的共同祖先,匈奴和东胡在种族上都属于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他们在种系上是同源的,地域范围上是接近的,文化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由此推及:匈奴和蒙古可能是一个族源的民族。
当然,并不能说匈奴人是蒙古人的直系祖先,他们在时间上已经相距非常遥远。
匈奴主体民族起源于蒙古中部地区
关于匈奴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最集中的、与匈奴文化特征最接近的遗存是蒙古国境内的石板墓文化。
马利清告诉记者,匈奴的主要分布区在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
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后这一区域成为匈奴的活动中心,匈奴帝国的政治中心就建立在蒙古国中部偏北地区,匈奴墓在墓葬石结构这一点上确实是继承了石板墓的特点,并且在葬俗、物质文化特征上较多地继承了石板墓的一些传统。
据资料记载,石板墓葬平面近似长方形,个别也有正方形、梯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均以石板为葬具,石板的上端高出地表。
这些墓内遗物很少,有的是空墓,只发现一些陶器残片、珠饰、蚌刀、石镞、石叶、石锛、玉璧及零散的人骨。
墓群地表直立一块长方形石标,无刻字和图形。
匈奴墓葬地表多树立石头标志或者土石封丘,墓穴四壁贴以竖立的石板或者大石块,随葬青铜装饰品、马具以及金银器、玉石串珠、贝、骨器、陶器,普遍殉牲。
石板墓的一些特征后来成为匈奴文化的典型特征。
匈奴和东胡起源—氏
那么,匈奴与东胡两者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东胡王愈益骄,西侵。
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匈奴语边界的意思)。
” 可见,匈奴与东胡是两个相邻的不同政权。
疑点仍然很多
尽管大量资料总结出来的结论可以说明匈奴人就是原始蒙古人,但是与此同时,仍然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蒙古中部石板墓与匈奴文化更为接近,然而东部石板墓居民与匈奴人在血统上和面部特征上存在着差异。
前苏联专家鲁金科的研究结论表明:蒙古东部石板墓中的头骨在面部比例上与匈奴人头骨有较大差别。
他指出,匈奴文化与前期的石板墓文化有本质的区别,石板墓居民与匈奴人的体质构成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在遗传学上没有任何联系。
看来,来自不同地区的石板墓人类学标本对于研究其与匈奴文化的关系的影响颇为不同,石板墓文化的分区、分期研究还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
马利清副教授告诉记者,事实上,石板墓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我们必须正视的一点是,石板墓时代和分布范围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在葬俗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目前,对石板墓文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笼统地说匈奴文化起源于石板墓的结论显然不够严谨。
总而言之,似乎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匈奴人与蒙古高原中部地区的石板墓居民在血缘上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更多的联系,匈奴人与蒙古东部的石板墓居民在血缘上差别较大,这或许就是匈奴和东胡两个不同政权建立的基础。
另外,马利清副教授向记者强调,国内外考古出土资料和人类学头骨鉴定结果已经证实,匈奴人在体质特征上与现代蒙古人很接近,都属于蒙古人种当中的北亚类型。
但是,人种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蒙古人种和蒙古民族不是一回事。
识别民族的主要依据是共同的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等物质和精神文化因素,侧重于对人群社会文化属性方面的考察;划分种族的标志是体质结构上的某些共同的遗传性状,一般以肤色、眼睛的色素和形态结构、发色,以及颅形、面形、鼻形、唇和血型及其他遗传学特征为依据,着重对其自然生物属性的考察。
相同人种不一定是同一个民族。
但是,对于特定的人群,二者之间又必然存在内在的联系。
在人种形成过程中,地理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人种的地理分布相对固定,然而民族的形成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所以,我们说匈奴人属于蒙古人种并不是说匈奴人是蒙古人的祖先,蒙古人就是匈奴人的后裔。
要证明这一点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语言学的、考古学文化特征的比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丧葬习俗的比较等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