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薄荷有哪些种类

小肉包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薄荷植株

薄荷有很多个品种,有柠檬薄荷、香水薄荷、猫薄荷、香槟薄荷、巧克力薄荷、葡萄柚薄荷等。

薄荷适应性很强,其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茎直立,锐四菱形,具四槽,能生长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区,最早期于欧洲地中海地区及西亚洲一带盛产,现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少数见于南半球。

薄荷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60厘米,下部数节具纤细的须根及水平匍匐根状茎,锐四菱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仅沿菱上被柔毛,多分枝。

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5cm,宽0.8-3cm,先端锐尖,侧脉约5-6对。轮伞花序腋生,轮廓球形,花冠淡紫色。花期6-9月,果期10月。

薄荷草分几种?怎么样种?适合在什么季节种?

(1)青茎圆叶种 植株的茎上部呈青色,叶短卵圆形有光泽、株矮、分枝多,含脑量达80%左右。在肥沃土地上种植,它的高产特性愈为明显,是栽培中的优良品种之一。

(2)紫茎紫脉种 植株茎深紫色,叶长圆形,锯齿尖而密,分枝较少。产量比青茎圆叶种略低,但油的含脑量高出2%~5%。

由于经多年栽培的优良品种退化,近年来各地科研单位也相续培育出一些新的优良品种,如上海香料工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高产油脑品种73-8薄荷,其分枝多,节间短,叶大、腺鳞分布较密,鲜草得油率0.3%~0.51%,每667米产油量为9.75~15.22千克,含脑量为80.13%~87.6%;江苏新曹天然香料研究所也培育出738新品种,自1979年10月通过鉴定后立即繁殖推广种植,1982—1984年已推广到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山东、上海等省、直辖市和地区。该品种与上海的73-8品种是否相似有待进一步核实,此外还有“409”等新培育出来的良种,在生产上都表现不错。

薄荷的叶片上生有油腺,分布在上、下表皮,以下表皮为多,是贮藏挥发油的地方。叶片上油腺的密度,关系到含量的高低。所以,在薄荷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叶片上油腺的多少和密度,是选择优良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薄荷有哪些种类

世界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产地是美国,最好的薄荷产自英国。茎长约90厘米,毛茸茸的叶片呈锯齿状,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中国现有12种,野生的有辣椒荷、欧薄荷、留兰香圆叶薄荷及唇萼薄荷等。

薄荷生于河沟边或山野潮湿地,现多为药农在面积种植。家庭盆栽薄荷也极简便。可3-4月间挖取粗壮、白色的根状茎,剪成长8厘米左右的根段,是埋入盆土中经20天左右就能长出新株。也可在5-6月剪取嫩茎头遮荫扦插。薄荷属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每年春季翻盆换土时,可分离出大量的植株。平时保持盆土偏湿。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为辅,薄肥勤施。医药用草常在生长期采收两次。第一次(头刀)是在小暑节前5-6天,叶正茂盛,花还未开放时,割取地上部分;第二次是在秋分至寒露间,花朵盛开,叶未凋落时。药用以第二次采收的为最好。两次采收的茎叶可洗净、切断、晒干,放甏中防失香气或被霉蛀,供全年药用。

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产地是美国,最好的薄荷产自英国。茎长约90厘米,毛茸茸的叶片呈锯齿状,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薄荷喜欢在潮湿的气候下生长。

薄荷的品种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共同特性皆是适应性强,耐寒且好种植,非常适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欢光线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阳光之处,同时要有丰润的水分。因此,浇水最好在土壤未完全干燥之时进行。薄荷生长极快,随时可采下食用,泡茶入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套一句香草研究家尤次雄的话说,千万不要怕将香草摘下来,有些草本香草植物越摘,植株会越茂盛,薄荷就是其中的一种。

薄荷极适合香草栽植的入门植物,大部分薄荷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在生长季节(春至夏季为佳)中利用切成一节节的茎繁殖,非常容易发根。

薄荷喜温暖潮湿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根茎在5-6℃就可萌发出苗,其植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栽培薄荷的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吵质土为好。

水分对薄荷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植株生长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较多。

现蕾开花期需要晴天和干燥的天气,要求水分较少。

可3-4月间挖取粗壮、白色的根状茎,剪成长8厘米左右的根段,是埋入盆土中经20天左右就能长出新株。也可在5-6月剪取嫩茎头遮荫扦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