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三学是什么?
佛法的三学是:戒、定、慧
1、修戒: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
2、修定: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
3、修慧: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扩展资料:
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妄语、饮酒。
小乘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
小乘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
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大乘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
大乘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百度百科-三学
百度百科-三无漏学
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阿赖耶指的即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
因其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扩展资料:
阿赖耶识的相关介绍:
阿赖耶识作为佛法的根本识,有种种不可思议功德。世尊四十九年说法,皆以阿赖耶识——如来藏法为核心,而开演三乘菩提,前后贯通。
修行人虽未实证阿赖耶识,由善知识处处引经据典阐述佛理,亦可见佛法完整而无懈可击。因阿赖耶识心体非常微细,难修难证,众生每生歧义。
若否定阿赖耶识或者错误理解阿赖耶识,则佛法堕于以意识心为不灭的外道常见、或者否定六道轮回的断见外道中,则世间仅存佛法之名,实际没有佛法。错解阿赖耶识后,必定说法自相矛盾、混乱不堪。
百度百科-阿赖耶(佛教术语)
百度百科-阿赖耶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