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和相和象这3个字用法有什么区别?请高手指教.
这三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有相似之处,都含有“样子”的意思,因此人们在运用它们时往往发生混淆.特别是“象”和“像”,也许查了词(字)典还是不能区分,因为目前人们手头的词(字)典大多是多年前的旧版本,而取消“像”简化为“象”的规定是1986年10月份的事.
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重新发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在《简化字总表》中抽出了“象[像]”字条.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象”、“像”二字用法原来的分工情况.弄清了它们的原来用法,即掌握了它们的现在用法.
象:①作名词用,指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如“大象”;②作名词语素用(用来构词,不能单用),表示“形状、样子”,如“形象、现象、气象、印象”;③作动词语素用(用来构词,不能单用),表示“仿效、摹拟”,如“象形、象声”.
根据以上三个义项所构成的词语,除上面所举的例子外,还有:象牙、象棋、象限(数学术语)、象征、象鼻虫(昆虫名)、象眼儿(方言词,指斜象眼儿、菱形)、表象、病象、惨象、怪象、迹象、假象、旱象、景象、天象、星象、万象、物象、影象、险象、幻象、虚象、意象、征象、浑象(古代天文仪器)、映象、对象、观象台等等.
像:①作名词用,指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肖像、画像、塑像、绣像”;②作动词用,表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此共同点,如“孩子的长相像他爸爸”;③作副词用,表示揣度,相当于“似乎”,如“这天色像要下雨”;④作动词用,表示举例,相当于“比如”,如“像刘胡兰这样的英雄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有人认为这个“像”是介词).其中的前三项还可以作构词的语素用.
根据以上前三个义项构成的词语(第四义项不能构词),除上面所举的例子外,还有:像章、人像、头像、遗像、偶像、石像、铜像、佛像、群像、图像、录像、摄像、造像、雕像、好像、相像、活像、像样、像话、显像管等等.
相:是个多音字,表示“互相”和“亲自观看”时读xiāng,这是不会跟“象”、“像”混淆的,但读xiàng的时候,容易跟“象”、 “像”(都读xiàng)混淆.当我们明确了“象”和“像”用法的分工情况之后,就应该着重掌握“相”的两个义项:①表示“容貌、外貌”,如“面相、长相、扮相、相貌、相片、照相”;②表示坐、立等姿态,如“坐相、站相、睡相、吃相”.
根据以上两个义项构成的词语,除上面所举的例子外,还有:凶相、恶相、丑相、苦相、窘相、亮相、真相、本相、变相、洋相、看相、老相、露相、聪明相、天真相、可怜相、狼狈相、尴尬相、穷形尽相等等.
像”的第一个含义是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形,如:画像、雕像、塑像、像章等。第二个含义是相似,如:他两个长得很像,如同一个人。第三个含义是比如、比方,如:箭像雨点一样落在船上。第四个含义是好像、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象”的第一个含义指哺乳动物——象,如:大象、非洲象、印度象、象牙等。第二个含义是形状、样子,如:形象、景象、印象、气象等。第三个含义是仿效、摹拟,如:象形文字、象声词、象征等。 1964—1968年期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像”只有第一个“画像、雕像”的意思。1964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简化汉字总表》。在这个总表中,“像”是作为“象”的繁体字出现的,但注明“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像’字”。所以在此之后出版的词典仍保留了“像”字,但是只有第一个含义,也就是说,只有在涉及到“人像、画像、塑像”等情况时,才用“像”,其余都用“象”。在1964—1968年间出版的工具书和印刷品都是根据这一原则,教材当然也不例外。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在使用中感到有些混乱,还不如原来那样好。所以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汉字总表》时,对个别字作了调整,其中就包括恢复“象、像”的原状,“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但要把所有的书籍教材中的类似情况全部更正过来,一时还来不及,估计这种新旧交替的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希望大家在使用时严格注意这两个字的区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