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如何拍摄花卉?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花卉画面

如何拍摄花卉?

花卉是很多人追捧的拍摄题材之一,其实不止春天,花卉一直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摄影题材。那么,到底如何拍摄“吸睛”的花卉照呢?

1、拍摄时间的选择

早晨和午后是一天中比较好的拍摄时间,这时候光线比较柔和,色彩也比较鲜明。

▲早晚的光线比较柔和,色彩也比较鲜明。

或者是细雨初停时,花上挂着水珠,色彩鲜艳明亮,能拍出雨天的氛围。当然如果没有雨,可以自带个小喷壶。

当然,夜晚拍摄花卉,又别有一番趣味。相比白天花的娇嫩,夜晚的花卉在蓝色天空、星空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梦幻。

如何拍摄花卉?

▲薰衣草花海映着满天繁星,遥相呼应,美妙无比。

2、善用光影

顺光:顺光均匀柔和,能够真实记录下花的色彩,且在以天空为背景时,能将蓝天的“蓝”更好地表现出来。

▲顺光拍摄记录下樱花淡雅的漂亮,同时顺光下天空色彩很蓝,与樱花的粉色形成对比,视觉效果更为强烈。

但顺光又是摄影中最不讨喜的光线条件,由于画面平淡,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因此,在采用这种光位时,可以采用一些构图技巧来消除顺光拍摄所造成的过于平淡的现象,如通过色彩对比,虚实结合,景别变化,视角的高低等手法来避免单调。

侧光:侧光是摄影中常使用的光线之一,非常有助于塑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物体的立体感,是非常适合桃花拍摄的光线。

▲测光对表现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也较为有利。

逆光:逆光的造型效果,能很好地表现出花瓣的质感,纹理和层次。同时,逆光可以营造出带有特殊魅力的视觉冲击效果,一些人眼难以察觉的光感气氛均可以在逆光下得到表现,如丁达尔、太阳星芒等,实际拍摄时应注意合理控制镜头炫光。

▲小桥流水与树浑然一体,绘就了一幅绝美的国风田园画,小光圈拍摄的太阳星芒为画面添色。

但,逆光拍摄中,又容易出现主体曝光不足、画面眩光严重,曝光过度等问题,可参见前文摄影技巧丨逆光拍摄有什么技巧?逆光摄影的实拍技法

散射光:散射光的特征是被摄体没有明显的光影对比,景物反差小,立体感不强,柔和的光线,使影调更柔和,可以更容易表现桃花的细节和光彩诱人的一面。若是在散射光下拍摄,最好选择比较简洁的背景,不然细小的花朵容易淹没于背景中。此外,可利用虚化、前景、线条延伸等画面布局为画面增加空间层次感,避免画面过于平淡。

▲散射光,更有助于呈现静谧的氛围。

当然,一些特殊的花卉,比较忌讳一些光线的使用,如常拍的郁金香,因为郁金香表面有一层蜡质,顺拍会有反光,拍出来的效果较差。

3、会选择对象比拍摄更重要

会选择对象比拍摄更重要,花有单朵、成簇、局部枝干以及群生的姿态,摄影者要对现场的条件有所了解。如果环境有所限制,就要善用各种焦距的镜头。

a.特写

花一般开得较密,枝干又繁多,画面复杂、难于构图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拍花朵的特写可以让画面更简洁,也能更好地突出花瓣的质感。不仅仅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环境对于拍摄主体的影响,而且还能对一小簇花的美与雅进行最淋漓尽致的诠释,可以选择低处或者落花,以方便构图。

▲微距镜头正是为拍摄特写而生的,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环境对于拍摄主体的影响。

b.局部枝干

当找不到好的个体或角度进行单朵/枝拍摄时,不妨可以从远处适当扩大构图把局部枝干都拍进来,展现一种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景象。

▲选择局部枝干,以纯色作背景,使得画面简洁,突出主体,展现繁花似锦、欣欣向荣。

c.大场景

一般拍摄大场景时,遵循“远景取势”处理。远景或大场景中难以体现细节,要以色块安排为重,利用好大面积的色块再配合建筑、树木、山体等表现大环境之美。

▲成片的桃花,与山、雾组成一幅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此外,除了盛开的花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落花也都是不错的拍摄对象。

4、背景的处理

花卉摄影背景运用中,一般要求背景简洁,又能映衬主题。可以采用虚化、压暗的“黑背景”,过曝的“高调”背景,或者明亮晴朗的天空,又或者是搭配中国风(如瓦房、花窗、庭院、红墙……)等元素。

▲虚化背景,这样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选择广角仰拍梅花,以蓝天为背景,更加表现婀娜枝干与梅花相衬之美。

5、构图及布局

除了最基本的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前景构图、对角线、S形构图外,借鉴国画绘图中的“留白”,是花卉摄影中一个较好的构图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作为被摄主体的花,只占据画面中的部分幅面,而有意地空白出相应的画面空间。从而使眼前的场景,显得干净有秩,更给视图者以自由的遐想空间。

▲竖构图更加突出花枝竖向的张力,同时借助长焦压缩画面,显得节奏感更强,画面形成由远及近的延伸效果。

▲留白,使得画面干净有序,给观者以自由遐想的空间。

此外,还应讲究拍摄角度,有的时候,我们尝试一下新奇的角度,往往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如极低角度拍摄、高角度俯视拍摄,甚至是航拍。

需注意的是,在构图方面,只有经验规律的积累,而并无拘泥僵化的框框。在这里,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常说的“减法规则”,凡是对表现主体可有可无的陪体一概想办法减去,陪体在位置、清晰度、色彩、亮度上不能喧宾夺主;第二条是“加法原则”,缺乏美感与意境时,要主动寻找为画面增加元素。

▲勤劳工作的蜜蜂,为画面加入生机,与盛开的樱花相得益彰。

6、特殊技法的运用

无论拍摄什么题材,过多单一的手法往往会使照片黯然失色,可以运用特殊的技法,拍摄平时眼睛看不到的景物,如微距、多次曝光、旋焦、闪光灯后帘同步等,想法和创意是决定你的作品是否可以在众多花卉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后帘可以根据现场曝光的掌控,照出梦幻般的效果。

▲多重曝光,为画面增加梦幻之感。

多重曝光,可参见前文春天拍花,试试多重曝光,玩出乐趣与创意

当然,也可以通过用后期来实现更多的创意,如二次构图、压暗背景、黑白化处理、中国风等。

▲后期局部色彩化,通过添加印章、文字等元素,实现中国风。

特殊的技法还有很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技巧运用恰当,会达到夺人眼目,完美表达主题的目的;但如果单纯地“为技巧而技巧”,便会喧宾夺主,失去技巧本身应有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前期拍摄是为后期打好基础,需要在前期拍摄时能够发现美、并且画面的构图、亮度、对焦不能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也肯定少不了花海人像的拍摄,以花为背景,唯美而梦幻。像黑色、深灰、墨蓝之类的深色系列,不建议穿。容易衣服欠曝,或是花卉过曝。最好是清新的色彩,也可以搭配有古风元素的服饰,以浅色调为主,造型要简洁,不易做太多修饰,因为花的元素本身已经很复杂了,处理不好会使画面看起来杂乱。

▲少女与花是永恒的主题。

以上思路供大家参考。如果在拍摄中注意到这些思路,能灵活应用,相信实践出真知,只要勤拍多练,认真总结,悉心积累,总能拍出好的作品。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花卉的拍摄,会让许多摄影人流连忘返,有的专门拍,有的随手拍;有的单反拍,有的手机拍;大片的花海可以拍,单株的花卉可以拍,庭院的盆景可以拍,路边的野花也可以拍;更多的人还喜欢及时拍摄,及时分享,丰富生活乐趣,提升生活品味。

第一、花卉本身的魅力。大自然赐给了多姿多彩,大自然赐给了花花草草,我们的世界色彩纷呈,我们的世界充满花香。细心留意一番,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花卉。赞美姑娘时会说花儿一样,心情愉悦时会说心花怒放,无论何时何地,总是希望有鲜花陪伴于身旁。

第二、花卉风格的魅力。花卉的品格各具特色,有的艳丽,有的暗香;有的富贵,有的傲立寒霜;有的柔情蜜意,有的带刺也能让你的玉手轻轻带伤?她们风格迥异千姿百态,构成了植物界的风情万种儿女情长。

第三、拍花可以借花抒情寄托情怀。花卉是通人性,人也通花性,人与花之间的心灵契合,造就了人与花卉的情感沟通,借花寄情、借花抒情应运而生。

从本质上讲,赏花、赞花、怜花,这些举止与现在的人拍花如出一辙,只是现在的人技术手段高超而已、进步而已。

当年的林黛玉,要是也有单反在手的话,她也一定能拍摄出流传千年的花卉大作,她也能成为某某摄影协会的骨干会员。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手把花锄出绣帘,岂忍复踏落花天这里是的?大场景?和中场景拍摄,而且还是画中带人,花为主体、人为陪体。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映血痕,杜鹃无语衬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这里是细节描写,使用的是特写手段。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昨宵庭外悲歌彻,知是花魂与鸟魂这里使用的显然是光影手段,用?青灯照壁?、?冷雨敲窗?来渲染场景,以冷暗色调来主宰画面气氛。?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这里分明就是采用了构图取景中的?适当留白?,给读者留有余地、产生联想,使得画面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细细想来,这林黛玉真是一名摄影高手,她等尚能爱花、写花、拍花,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去多赏花、多拍花。

第四、拍花可以练就拍摄?基功?。花卉虽可爱,拍好实不易。我们很有必要在拍摄之前多加观察、对比和梳理,拿出合理的?剧本?实施拍摄。在构图、用光、景深、背景选择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来琢磨和研究,拍好一次花卉,对于我们摄影技术和思想的提升,都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