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和宦官有什么区别吗?
“宦官”和“官宦”的区别在于指代群体不同。
“宦官”,又称寺人、奄(阉)人、俺人、奄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官宦”,最早指大理寺专门采集证据的官员。散落民间,有先斩后奏职权,相当于现在的警督。后泛指官员。
虽然他们两者社会地位不同,可以说宦官是处于底层,他们服侍于内朝,而官宦服侍于外朝,两者看起来是毫无关联,其实他们是对立同时又彼此有联系。虽然宦官地位并不高,但是他们的力量也是非常庞大的,更是皇位更迭的重要部分。
在古代一些官宦家族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威望,就会想方设法和这些太监力量进行联合,从而转变为宦官家族的一股力量。例如夏侯家族与曹氏家族为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最后为曹氏争夺了皇权。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它(不带有贬义的“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亲贵胄服务官员的总称。可能有的人会把宦官和太监归为同一种人,但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周礼·天官冢宰》:“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
《说文解字》云:“阉,门竖也,宫中奄昏闭门者。”
从这两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阉人多指负责看守宫门的杂役。
而“太监”一词,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是政府机构中的官员。
在明代,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却不仅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