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和路基还有基层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不同
1、路床:是路基的一部分,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荷载。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及下路床(30?~80cm)两层。
2、路基: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指路面下面的部分,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 路基分路床(上路床、下路床)、路堤(上路堤、下路堤)。
3、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一部分,路面结构按照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垫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路基。
二、位置不同
1、路床: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分上路床和下路床。
2、基层:属于路面结构,在面层以下的部分。
3、路基:公路填方路段分为路基和路面,从已经建成的公路看,路基在路面结构以下。
三、特点性能不同
1、路基: 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公路的承重主体。建筑要求:整体稳定、足够强度、允许小变形,水温稳定性。?
2、路床:路面直接铺设在路床上,因此,对路床,特别是上路床的土质、粒径、压实度都有严格要求,必须均匀、密实、强度高,不得有松散和软弹现象。路床的主要作用是排水和散布载重力。
3、基层(含底基层):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大气影响较面层小,但仍可能受地下水及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润,也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同时,为保证面层平整,还应具有较好的平整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路基
百度百科——路床
百度百科——基层
路基基层和路基底基层的区别
一、两者的位置不同:
1、垫层的位置: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
2、底基层的位置: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垫层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其水稳定性要求较好。
2、底基层的作用:其设置的目的是防泥、防冰冻、减少路基顶面的压应力、缓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对面层的影响、防水、为面层施工提供方便、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等。
三、两者的概述不同:
1、垫层的概述:垫层为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在土基水稳状况不良时,用以改善土基的水稳状况,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性和抗冻胀能力,并可扩散荷载,以减少土基变形。
2、底基层的概述: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底基层。在建筑中,基层是指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的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结构层称作底基层。
百度百科-路面底基层
百度百科-路面垫层
百度百科-垫层(指的是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
路基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部分;而路基底基层是基层下面的一层。
路基基层的作用路基基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传下来的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故基层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路基底基层的作用路基底基层用来加强基层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在重交通道路和高速公路上多用之。
路基基层的水稳定性路基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也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面层损坏。
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组成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有:用各种工业废渣组成的混合料,用水泥、石灰或沥青稳定的或碎、砾石混合料,各种轧碎的砾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石和片石、块石、圆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