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长枪与长矛有什么区别?红缨枪为什么要加红缨?
我们都知道长枪与长矛是古代时期非常常见的冷兵器,在很早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长矛捕猎的先例。长枪与长矛都是木质的,长杆的末端会安装一个锋利的金属利刃,长枪与长矛极为相似,那么在这两者之间有着什么区别呢?我国的红缨枪为何又要加红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虽然枪和矛看着十分相似,但是它们是有分别的,属于两种武器,枪是轻武器,而矛是重武器,有的矛用钢制枪杆重量可高达七八十斤。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武器都是枪,枪对于很多人来说拿在手里只能刺,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都是力大无穷。据有关资料,枪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宋、明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古代步兵和骑兵主要的制式武器。就连在抗日时期红缨枪仍活跃在战场上。
在我们始祖出来狩猎的时候,一开用到的兵器中就有矛的出现了,那么之后的枪可以说是在矛的基础上改造的。两者在外形上差距不大,但是两者的材质还是很不一样的,矛是用枣木或者是钢等材质制造而成的,那么重量是比较重的,而枪是用比较轻的钢铁材质制造而成的,那么在使用上枪是比较轻,而且是比较用韧性的,如果兵器比较轻,那么在使用的时候就更方便使用者施展自己的武功,而对于臂力要求没有那么大,对于消耗体力也会相对少一点。
也正是使用上这些原因,所以到后来人们对枪的使用率会更大一点。在外形上,枪的利刃会比矛相对小,而且利刃会更加锋利一点。
枪跟矛是两个大种类,它们各自中还会细分种类,矛的种类不会很多,但是枪的种类就会细分的比较多,会根据枪的功能、长短来分类,我们看到最多的应该是是“红缨枪”,也就是在利刃与杆的连接处上绑上红缨,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个习俗或者是为了增加兵器外观的美感,其实都不是这样的。红缨其实是一个很具智慧的做法,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红缨还具备着这样一个功能。
红缨最大的作用便是吸血,红缨枪的缨穗能吸血,可阻止枪头上的血顺着枪杆流下来,然后不利于持枪者发力,简言之便就是擦血抹布功能,以防敌人血液滑手,影响使用。还有说通过红缨的飘动来判断枪劲。红缨是很轻的,在练习枪术的时候,这个红缨也会随之飘动,可以从红缨的飘动来判断力道大小,以便及时改正。
搏战中可扰乱对方视线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红色具有吸引对方注意力的作用,以此来达到蛊惑人心,择机动手的作用。若武将在挥舞长枪时,长枪上的红缨也随之飞舞,可以给敌将造成眼晕目眩的感觉。一旦敌将稍不留神,便可以找到机会,将其刺杀,而且关键时刻能救命。古人的智慧超群,他们还会在红缨穗下安装锋利的铁钩,接着红缨穗的掩饰,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长矛根长枪样子分类的区别
1、枪、矛形制基本相同,但矛头没有血挡(俗称红樱);
2、矛杆多为硬木或金属,弹性差、分量较枪重;枪用的是柔韧的白蜡杆(历史证明这种改变甚至可以说是个伟大的实践)。
3、矛和枪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矛源自古时重骑兵的马槊,以冲刺、砸为主,属重兵器;枪法则不然,敏捷灵动、手步结合、招法多变。
矛和枪还是有区别的。应该说,矛是枪的前身。枪是在矛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中国的长矛与长枪最大的区别,在于矛头(枪头)。矛的头部,较枪而言,比较长,更加扁平,两边有刃,可以刺,也可以扫或者劈。
而枪头往往是三棱锥或者四棱锥,多棱锥的形象,甚至接近于圆锥。往往枪头稍短,但是更加尖锐,由于没有刃,所以基本没有了扫劈的功能。一般用来刺和扎。
还有些细小的区别。矛在古代是由步兵持,用来对付车兵(当时还没有骑兵)。或者是车兵手持,来冲锋的。所以矛身较长,往往能达到两个人高。而枪主要是用于步兵之间的对战。所以较矛略短,大约在一个人的长度左右。另外,矛头往往是青铜的。而枪头往往是铁质的。铁器发展起来以后,基本就没有矛了。矛的使用时间是在周朝至东晋早期。
枪在西汉晚期被发明,大规模的使用,是在东汉末年以后。
西方的矛,矛头更长,更尖。因为是步兵用来抵御骑兵冲锋的,需要拉远与骑兵的距离,降低冲锋带来的冲击力,因此矛身比中国的更长,一般在4米左右,最长的能达到6米。
西方的枪,和中国的枪就完全不同了。西方的枪,也就是骑士枪。是重骑兵冲锋时所用的。几乎可以看成是骑士剑的强化版。没有枪身,只有枪柄与枪头,枪头往往长达4米。成圆锥形,或者多棱锥性。没有刃,头部极尖,尾部比拳头略大,中间有枪柄,够手握即可。造型上,可以参照击剑中的重剑,放大到4~6米就差不多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