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的DLNA是什么?
使用电视的DLAN的方法步骤:
准备工具:智能电视,HDMI线。
1、提前准备HDMI线以及要连接的电视和电脑。
2、将百度影棒通过HDMI线连接到电视上,开电后将电视调整到HDMI显示模式。
3、在电脑中安装迅雷影音软件,下载完成后将迅雷影音软件安装到系统中。这个时候要保证电脑和电视连接同一个WiFi。
4、在电脑上找到要进行推送的视频文件。
5、用迅雷影音打开视频。
6、在视频播放窗口中点击右键,选择“DLNA播放”选项。
7、迅雷影音会通过网络搜索同一个WiFi无线网络中的DLNA设备(有DLNA的电视机)。点击“连接”选项就可以将视频推送到对应的设备上了。
扩展资料
电视使用“DLNA”时的注意事项:
1、拍了一段720P的视频,在电脑上流畅播放,就最开始会缓冲几秒钟。
2、DesireHD的媒体播送程序,在播放控制界面,视频是不动的。可以暂停、拖动、调整电脑音量,但是没有全屏等高级控制。
3、如果你的电视机等设备支持DLNA,那么手机上的视频也可以直接在电视机上播放。
4、所有的最新一代HTC Android系统的都可以通用的,还有就是放音乐的时候要先把电脑上windows自带的播放器打开的,不然没法选电脑播放。
百度百科--DLNA
一 .DLNA
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 由索尼、英特尔、微软等发起成立、旨在解决个人 PC ,消费电器,移动设备在内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使得数字媒体和内容服务的无限制的共享和增长成为可能,目前成员公司已达 280 多家。 DLNA 并不是创造技术,而是形成一种解决的方案,一种大家可以遵守的规范。所以,其选择的各种技术和协议都是目前所应用很广泛的技术和协议。
二 . DLNA 标准定义的产品类型
DLNA 标准定义了以下几种主要的产品类型 :
Digital Media Server(DMS)- 提供了媒体档案的获取、录制、储存以及作为源头的能力。当然,有需要的话,多媒体档案的版权保护机制也可以被包含在内。 DMS 将会提供多媒体档案伺服的能力,提供诸如多种数字媒体播放装置的直接获取内容以及播放能力。这类型的装置包含了机顶盒、录放影机、具有多媒体服务器功能的个人电脑、内含硬盘的家庭剧院、广播接收器、影像撷取装置等。
Digital Media Player(DMP)- 这种装置泛指可线上寻找并播放或输出任何由 DMS 所提供的媒体档案的能力。某些 DMP 装置包含了电视、家庭剧院、打印机、 PDA 、多媒体手机、无线萤幕以及某些游乐器终端等。
媒体中继装置:传送或接收从服务器来的媒体档案到另一设备上,做为多媒体格式的通用化。以备之后储存或上传下载之用。
Digital MediaController(DMC)- 作为遥控装置使用,可寻找 DMS 上可播放的媒体档案,并指定到可播放该内容的终端播放装置进行播放的动作。此类装置不仅只限定于遥控功能,具备基本操作介面的智慧型终端装置也可以当作 DMC 使用。
Digital Media Printer(DMPr)- 可以在 DLNA 网络架构下提供打印功能的打印机,可提供打印或图文穿插文件的功能, DMPr 也提供了图形范本的功能,可以让打印图形输出为标准的格式。基本上, DMPr 功能就与传统 USB 打印机类似。
三 . DLNA 的传输层定义
DLNA 标准是基于远有网络架构上的中界层,主要是能让支持此层定义的设备可以相互沟通,而不需另外做其他的设定动作,以 1.0 版的 DLNA 标准来说,就支持了 Ethernet(IEEE803.3u) 与 Wi-Fi(802.11 a/b/g) ,作为 DLNA 标准设备,网络的支持算是必备的。 至于在各设备之间的相互侦测,则是采用 UPnP 标准。 DMP设备通过 UpnP 机制来搜寻网络上可相互匹配的 DMS 装置,成功连接之后便可以进行后续的播放或传输动作。这个动作是全自动的,因此使用者无须进行任何干涉。而在媒体内容的发现方面,也同样是采用 UPnP 机制。而在传输上,目前仍仅止于支持 HTTP 标准协议,随后的版本才会将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传输协议加入。
而在可传输的多媒体格式上,则分为必备支持以及可自选支持两方面,在必备支持方面,图形档案格式为JPG 、音效格式为 LPCM ,影片格式为 MPEG-2 。而在可选择格式方面,图形档案为 PNG 、 GIF 与 TIFF ,音效压缩格式则是 AAC 、 AC-3 、 ATRAC3Plus 、 MP3 、 WMA9 等等,至于在影片压缩格式上,则是包含了 MPEG-1 、 MPEG-4 、 AVC 以及 WMV9 等等,由于目前网络传输速度还有待突破,因此厂商大多也偏向于支持高压缩比的压缩格式。
四. DLNA 功能组件
DLNA 将其整个应用规定成 5 个功能组件。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互连,网络协议,媒体传输,设备的发现控制和管理,媒体格式。见图 1 和表 1 。以下将针对每个功能组件作进一步的阐述。
1. 网络互连。其规定了所 接入网 络的类型和协议。目前,主要包括:
有线网络: 802.3 .i/u
无线网络: 802.11 /a/b/g
2. 网络协议。其规定了所使用的网络协议。目前,其规定必须支持 IP v4 。但是,考虑到地址空间等 IPv4的缺点,将在不久的将来支持 IPv6 。当然,考虑已经存在的 IPv4 的诸多应用和设备。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同时支持 IPv4 和 IPv6 并保证 IPv4 和 IPv6 的互连的双重协议栈将会受到亲赖。
3. 媒体传输。其规定了所有 DLNA 设备都必须支持使用 HTTP 协议进行媒体的传输。这将使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如何提高 HTTP 协议上高速安全的进行大数据量的传输成为一个课题。单纯就安全而然, TLS 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在 IPv6 的协议中 IPSEC 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选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问题。不过好像使用软件做加解密的工作始终都不是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在真正的应用中,很少有客户不对你的速度指手画脚。当然,同时你也可以使用 RTP 的其他专用的媒体流传输协议。但是,前提是你已经支持了 HTTP 协议下的传输。
4. 设备的发现,控制和媒体的管理。这个功能组件是最重要的一个层次。也许是由于英特尔是 UPnP 的发起者吧,所以,在其再次发起 DLNA 的时候, UPnP 所有的东西当然其不会浪费了呀。是不是因为 UPnP 很长时间停留在协议阶段,很少有应用, IDG 是个例外,英特尔才又来发起 DLNA 的呢,我是不得而知了:)目前,其采用了 UPnP Device Architecture 1.0 和 UPnP AV 1.0 and UPnP Printer:1 。这只是 UPnP 论坛上一堆标准中的冰山一角了。将其 UPnP 的东西,好像还是蛮多的,这里就不详细讲了。总之,其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协议来达到设备的发现和管理,同时也通过厂商定义的 AV 和 Printer 标准达到对媒体的管理。一大堆的概念和名词,下次再介绍了:)
5. 媒体格式。这是最后的一个组件了。其规定了进行数字媒体和内容的共享和使用的时候的媒体格式。其必须支持的是: JPEG, LPCM , MPEG 2 。其他可选的媒体格式见表 2 。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