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各种语言中的“中国”

乐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中国契丹

外语中的中国

相当多的西方语言称中国为China(英语)、Chine(法语)、Sina或其变体,据认为是来自“秦”的音译。以英语为例,有观点认为 “China”是来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国古代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但事实正相反,英文中的瓷器一词china是从中国一词China转化来的。Sino 和Chinese 都表示“中国的”的意思。

以英语为例(其他西文情况类似),目前所得到一般认可的考证为:古印度语梵文cina和chinas-希腊语Sinai/Serica-古拉丁语 Sinae-后期拉丁语Sinology,但古印度人为何使用cina目前没有定论。疑为古印度人对东方国家的称呼,目前有多数学者认为指西周的秦国,(1655,Martini.Martin),但也有学者认为指古蒙古部落戎狄, sino为赤那之地的音译,意思是狼。古印度典籍最早提到cina是公元前10世纪(有的学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15世纪)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各种语言中的“中国”

“China”一词在今日西方人的日常使用中通常不会包括Taiwan(台湾)、Hong Kong(香港)、Macau(澳门),有的时候甚至不包括Tibet(西藏,主要强调文化、种族的区别);这个用法在大陆之外的地方通常不表示使用者说话时刻意支持分裂中国,只是习惯使用和约定俗成,但却会让绝大部分中国大陆人非常不适应,很多国际厂商和品牌进入中国后因为将China和Taiwan并列引发一连串激烈抗议。但相对地,若国际厂商顺从中国大陆民意,将Taiwan并入China,则又会受到台湾相当多民众的强烈反弹。

在日语中,原来很少称中国为“中国”而直呼各朝代名,因为日本本州西部山阳、山阴地区也叫做“中国地方”,大约从10世纪开始使用,当时日本分为近国、中国和远国。明治维新起,借用佛教经典中的称呼“支那”来指称中国,后来这种称呼开始带有侮辱性。现在的日本人称中国为中国,支那海等在现在的日本已经演变称日文名词,已改用片假名拼写。不过因为同样使用汉字,一部分日本人认为“中国”或“中华”这些称呼是在刻意赞美。

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来源于“契丹”一名,由于辽朝和西辽自9世纪至13世纪长期在中亚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此期间兴起的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诸民族均以契丹为全中国的代名词。现在大约有十几个国家称中国为“契丹”:斯拉夫语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称中国为 Khistankia;突厥语国家(中亚各国)称中国为Kaitay, Kathay, Hatay, Katay;西亚国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称中国为Katay, Khatay。拉丁语词汇Cathay来自奥斯曼土耳其的Kathay一词。

古代中国在中亚另有一别名“桃花石”,据研究,可能出自长期统治中国的鲜卑拓拔部的名字。

俄语 Китай

法语 Chine(La Chine)

德语 China

葡萄牙语 China

西班牙语 China

荷兰语 Chnia

意大利语Cina(La Cina)

日语 中国

韩语(朝鲜语) 或

罗马尼亚语 China

保加利亚语 Китаи(Kitai)

希腊语 Kina(Κ?να)

马扎尔语 Kina(匈牙利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Kina/Кина*

*(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为同一种语言,但是使用的字母不同)

丹麦语 Kina

挪威语 Kina

瑞典语 Kina

冰岛语 Kina、Kinland或Sinland*

*(因为地理位置与世隔绝,所以冰岛语被称做“日耳曼语言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日耳曼语的词汇,所以从“Sin-”的词根可以看出与拉丁语Sina的渊源)

芬兰语 Kiina

捷克语 Cina

斯洛伐克语 Cina

波兰语 Chiny

土耳其语 Cin

阿尔巴尼亚语 Kine

“欧洲人称中国,英文作china,法文作chine,意文作cina……其源皆起于拉丁文之Sina.寻常用复数,作Sinae,初作Thin,见公园八十年至八十九年之间完成的《爱利脱利亚海周航记》(periplus Maris Erythraei),作者佚名。……十七世纪之后,拉丁文偶亦有写作China者,但不多见。

注:新浪的官方解释是,新浪网域名“sina”乃是“Sino”和“China”的合拼。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