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腮胡子的拼音
络腮胡子的拼音是[luò sāi hú zi]。拓展知识如下:
络腮胡是生长在人类或部分非人类动物面部:在唇部(上唇胡,moustache)、下颏(山羊胡,goatee)、两颊以及鬓角部分的毛发集合。国内俗称为大胡子,视觉上胡须从腮帮一直延伸到下巴,故而得名络腮胡。在人类中,通常只有青春期和成年男性才会生长,但部分患有多毛症或内分泌失调的女性也往往长有络腮胡。
造句如下:
1.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爸爸跟我一样高了,戴着圆圆的眼镜,国字形脸上长了一圈络腮胡子。说话的声音倒没变,还是和从前一样声如洪钟,不过有些底气不足,垂头丧气的。
2.进门的时候,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我不知道他是否喜欢我的穿着打扮。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他挺有魅力的,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黑发,黝黑的肤色,络腮胡——我不喜欢大胡子的男人,胡子会扎着疼。
他带我走进整洁的客厅,丹麦柚木家具,阿米巴形咖啡桌,那把弯背椅一定是设计大师埃姆斯的杰作。家具商看见这些家具,肯定会垂涎欲滴,不过我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桌椅板凳。房间的一角,有着几缕花白头发的小妇人蜷缩在桌后,正盯着电脑屏幕看。
胡髭的拼音是hú zī。
胡髭是汉语词汇,拼音húzī,意思是嘴上边的胡子 。~须;短~。
基本解释
嘴边上的胡子 。王鲁彦《狗》:“‘时间’是我们少年人的仇敌。越望它慢一点来,好让我们少长一根胡髭,它却越来得迅速。”沙汀《医生》:“中医 彭春山 是个瘦小老人。面色白净,胡髭浓黑。”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 钱文贵 ﹞人没三十岁就蓄了一撮撮胡髭。”
造句
1、学生也有了很大变化,那些原先高年级的“大学生”,更长出了大嗓门和黑胡髭,变得指手划脚,盛气凌人,缺席上课的也多起来。
2、他曾经在“管得太具体”中,多少年想演鲁迅而不可得,“胡髭留了又剃,剃了又留”;更曾在“管得太具体”中,只能在“牛棚”中空耗年华。
3、我屏住呼吸,凝神注视着将军的遗像,只见他瘦削的脸膛微现赤红,挺直的鼻梁透着刚毅,浓黑的胡髭展示着特有的英武。
4、满脸胡髭的伊朗总统内贾德,不啻为西方政府挥之不去的噩梦。
5、他那有些狡黠而又显得实诚的微笑,几十年来一直挂在两撇胡髭之下。
6、汗毛加重,有的人唇上甚至长满了胡髭;还有些人服用避孕药之后,引发了多种内分泌及脉管并发症。
7、赵丹生前二十多年痴迷于饰演鲁迅,胡髭留了剃,剃了留,终于还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8、一身汉服、一副墨镜、斑白的胡髭,李大师酷酷的打扮与表情,散发着十足的艺术气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