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严管与普管有什么不同
不同管理类别采取相应的监管矫正措施。严管各方面监管要严格得多,学习时间、劳动时间更多,汇报次数也更多。宽管则相对较少。适用严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每周口头或者电话报告一次,每两周书面报告一次;适用宽管的每两周口头或者电话报告一次,每季度书面报告一次。严管社区劳动时间为不少于12小时,宽管为不少于8小时。严管期一般是在开始执行缓刑的阶段,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
对于刑事罚罪所判的缓刑,是由不同管理类别:严管、普管的。这些都是属于监管矫正措施之一。
1、严管各方面监管要严格得多,学习时间、劳动时间更多,汇报次数也更多。每周口头或者电话报告一次,每两周书面报告一次,社区劳动时间为不少于12小时;没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得书面批准,不得离开所在城市。
2、宽管则相对严管具有较少的较少管制次数,每月口头或者电话报告一次,每两月书面报告一次,社区劳动时间为不少于8小时;没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得书面批准,不得出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从法律规定上说,是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更重。但是从现实中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实刑重于缓刑。接下来我们详细说明一下。
一、有期徒刑是一种刑罚,缓刑则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其中主刑由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组成。而缓刑则是一种刑罚的特殊的执行方式,正常情况下来说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的,需要在看守所或者监狱服刑。
不过,根据刑法第72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如果具备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判处缓刑对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则可以宣告缓刑。
二、是否判处缓刑要考虑的因素比如说最常见的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轻伤,则一般情况下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但是如果致人重伤的话,则需要判处3~10年的有期徒刑。
再比如盗窃他人财物,如果盗窃的数额较小,只有一两万钱,那么有可能判处到一年有期徒刑,但是如果盗窃的数额巨大,比如说10万元,那么则有可能判到三年的有期徒刑。
在第1步确定了有期徒刑的刑期以后,然后再进行第2步,就是看是否适用缓刑了。也就是是否适用刑法第72条规定的条件了。
还是以盗窃为例,如果之前因为盗窃被判处过刑罚,甚至属于累犯,那么即便是只盗窃了三五千块钱,一般也是会判处实刑的。
但是如果只是首次盗窃,虽然盗窃了10万元,但是事后赔偿了被害人损失,并且取得谅解,那么也有可能会判处缓刑,三年缓刑三年。故意伤害也是这样,其实主要的区别就是在看有没有前科,是不是累犯,有没有赔偿被害人损失了。
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更重对于判处缓刑的人来说,并不意味着判处缓刑就肯定不会进监狱了,不会进看守所了,缓刑只是一种附条件的、暂不执行刑罚的制度。
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也没有违反社区矫正的行为,那么在三年的考验期满以后,原来的三年有期徒刑即不再执行,也就是不用再进监狱了。但是如果在这个期间有违反社区矫正的行为或者有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则一般是会收监执行的,继续执行本来的三年有期徒刑。
比如,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5条的规定,如果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即可撤销缓刑。此外,如果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也可撤销缓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