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葛根的作用是什么?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葛根黄芪

葛根 [别名] 干葛、粉葛、黄葛根、葛麻茹。 [药用部分与产地] 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山西等地。 [成分] 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淀粉、花生酸。 [药理] 1.解热作用 葛根醇浸液灌服,对菌苗所致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较强的解热效果。 2.降血压作用 煎剂、浸剂和总黄酮都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其有效成分葛根素可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降低,血浆中肾素下降 3.改善脑循环 葛根总黄酮注入颈内动脉后能使麻醉犬的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表明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4.改善冠脉循环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 [传统应用] 性味归经:甘、辛,平,人脾、胃经。功效:能使胃气上行,生津止渴,开腠发汗,解肌退热,能起阴气,散郁火,解酒毒,利二便,为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主治:伤寒中风,阳明头痛,肠风痘疹,麻毒内陷, 胃热口渴,头项强痛,胃热泄泻。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坏死性小肠炎 据报道,有人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治疗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15例。方法:以葛根15—30g为主,配黄芩10—15g,黄连10—12g,甘草6g;便血多伴有大便坠胀者加白头翁15~20g,大黄6g,地榆炭15g,赤芍、田七各l0g;腹胀者加广木香、槟榔、大黄、枳壳、厚朴各l0g;腹痛加延胡索l0g,同时可针刺两侧足三里、内关;血压下降用生脉汤。治疗15例全部治愈出院。 2.治疗痹证型颈椎病 据报道,有人用葛根甲珠汤治疗痹证型颈椎病260例。方法:以葛根15g为主,配丹参、续断各15g,骨碎补30g,三棱、莪术各l0g,鸡血藤20g,川芎、炮甲珠、甘草各6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加减:风寒湿甚见颈椎、上肢疼痛较剧,关节活动障碍者,加桂枝、羌活、透骨草各l0g;兼气滞血瘀、颈椎刺痛者,加乳香、没药、姜黄各10g,延胡索l0g;兼肝肾不足、头目昏花者,加钩藤、白菊、炙首乌各15g。结果:治愈186例,好转68例,无效6例。 3.治疗婴幼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据报道,有人采用葛朴散合外治法治疗婴幼儿中毒性消化不良114例。方法:以粉葛为主配姜厚朴、炒扁豆、神曲、山楂肉各log。加减:呕吐者加藿香、芦根;舌苔白者加荆芥、苏叶;腹中雷鸣者加苍术;小便短少者加白参(磨调)、麦冬;抽搐者加钩藤、天竺黄,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母子同服。结果:痊愈106例,好转6例,无效2例。 4.治疗流行性感冒 方法:以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甘草各6g,葛根、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各l0g,石膏20g,生姜3片,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主治流感恶寒较轻,身热增甚,头痛肢楚,目痛鼻干等症状者。 5.治疗麻疹不透 方法:以升麻葛根汤加减,芍药、葛根各l0g,升麻、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加减:麻疹不透者加西河柳20g;毒火重者加银花、连翘各l0g;兼咳嗽者加前胡、杏仁各l0g。 6.治疗2型糖尿病 有人用自拟玉液汤治疗本病30例。方法:葛根、鸡内金各8g,黄芪、怀山药各30g,知母15g,天花粉12g,五味子5g,胸闷痛,心悸加丹参、田三七:血压高加牛膝、石决明;夜尿多加山茱萸、桑螵蛸。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结果:所治30例,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 7.治疗血管性头痛 有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3例。方法:葛根、川芎各20g,赤芍、延胡索各15g,丹参30g,防风、白芷、白菊花、白术各10g,羌活6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肝阳偏亢,血压升高加石决明、双钩;阴虚阳亢加生地;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阳虚胃寒者加附片;呕吐剧烈者加法半夏、代赭石。结果:42例中,痊愈38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5%。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中药的种类是非常多样的,我们对于中药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重要的功效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的相关内容。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1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

 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麻黄:发汗?止汗?看明白再用;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2

  中药黄芪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葛根的作用是什么?

 黄芪力大功宏,使用面广,从古至今,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得到了很多医家的论证。如《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黄芪可治小儿百病。梁代《神农本草经集注》提出黄芪有活血和止渴作用。

 金元时代《汤液本草》提出黄芪补肾脏元气。清代《本经逢原》提出黄芪泻阴火,止表虚自汗。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及《本草正义》指出黄芪不仅补气,兼能升气。总而言之,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所获赞誉颇多,其功效主要分为三类,即补气要药,气中血药,疮家圣药三个方面。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较多,如黄芪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元气,以裕生血之源,辅以当归益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因而该方益气养血功效较为显著,只是煎熬制作稍嫌麻烦。

 另外黄芪饮片泡水、黄芪颗粒等也是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因是生黄芪制成,因而更偏于托毒敛疮,补气血功效较弱,适合于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有利于生肌收口。

 经炼蜜炮制的蜜炙黄芪则更长于滋补,而且蜜炙后口感更好,如扬子江药业的黄 芪精口服 液是蜜炙黄芪经独特工艺提取而成,完整的析出了有效成分多糖和皂苷,保证了药效的有效吸收,因而增长了滋补的功效——黄芪泡水只能利用三四成功效,而且该药服用方便。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3

  夏天中药怎么保存

  1、常温存放

 如存放时间较短,可将中药放凉后,倒入保温瓶,在室温下保存。或者倒入密闭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处保存。

  2、冷藏保存

 如果两次服药时间间隔太长,则可将药液倒入密闭容器中,放进冰箱冷藏保存。保存容器可选玻璃制品、瓷器,但不要用塑料、铁、铝制品。

  3、夏天中药能放多久

 自己煎的中药,当天要喝完。医院或者药店代煎的中药一般采用真空包装,放在冰箱冷藏保存,最长可放7天。如果药液袋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药液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4、夏天隔夜中药能喝吗

 隔夜的中药最好不要喝。夏天气候炎热,药液容易变质,即使放在冰箱,也不能保证无菌环境,隔夜的中药药效已大大降低,且有被细菌污染的可能,最好不要喝。

  5、中药材能放冰箱吗

 不要放冰箱。药材与食物放在一起,容易被细菌污染,而且冰箱内湿度大,药材也容易受潮发霉。夏季空气湿度比较高,最好将药材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

  6、中药保存须知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与空气的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药物的正常含水量约10~20%。如空气中水蒸气多,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

 空气:空气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以氧气最容易与药物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其质量。通常所见到的丹皮、黄精等的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日光:日光对某些药材的色素和叶绿素有破坏作用,能使药材变色。所以红色和绿色的药材,不宜在阳光下久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