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NeoBuds Pro是漫步者推出的一款旗舰级的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多单元耳机,它是首款采用数字分频技术的耳机产品,也是首款通过HIRES小金标认证的TWS耳机,让人对其音质表现充满期待。这款产品还是漫步者25周年的献礼之作。
软硬件设计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与漫步者NB2大小对比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与漫步者NB2大小对比
NeoBuds Pro 设计风格与老产品NB2基本一致,可以轻易的发现继承关系,但NeoBuds Pro的产品定位与NB2是完全不同的。NeoBuds Pro的电池盒顶视造型基本上是个上宽下窄的变形椭圆,看上去又有点像某种贝壳。电池盒采用黑银灰配色,黑色部分磨砂质感,不太容易划伤,也有较好的抗污抗指纹表现,银灰色部分应该是嵌入的铝合金装饰层,拉丝处理,激光蚀刻LOGO。电池盒做工较好,接缝均匀,翻盖阻尼均匀,合页转轴不松垮,合盖吸合力适中。
NeoBuds Pro耳机采用豆芽型设计,造型也与NB2的很相似,柄把部分线条比较硬朗,但外侧装饰面板的线条处理的比NB2柔和。声学腔体部分线条圆润,有入耳倾角设计,结合入耳导管,可以保持合理的入耳深度,配合合适的硅胶耳套,能保持良好的佩戴牢固度,且不会产生明显的顶胀感。这次NeoBuds Pro标配的是抗菌耳套。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组合[来自官网]
NeoBuds Pro采用动铁加动圈的双单元设计,动铁负责高音,动圈负责低频。其中动铁采用楼氏单元,具体型号未知,动圈扬声器应该是漫步者自研自产。
对于多扬声器耳机,分频是个关键的技术点,从无源到有源时代,产生过不少类型的分频技术。最常见的就是RC容阻分频,这也是无源时代比较讲究的设计了,不讲究的干脆不分。 LC容感分频是比RC更好的方案,但因为体积的问题,并不适合耳机尤其商品化的小耳机,所以并不多见。不管是RC还是LC分频,都属于功率分频,它们还存在调试困难,调试成本高的问题,简简单单的设计都无法成为完美方案。
蓝牙耳机的兴起,宣告了耳机进入有源时代,耳机会内置电源、功放系统甚至DSP,那么,基于DSP的分频技术能不能用于耳机呢?SOOMAL认为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不时的提到过这样的想法。这次漫步者在NeoBuds Pro上使用了基于DSP的数字分频技术,用实际产品证明了数字分频在耳机上应用的可行性。这套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漫步者S系列音箱的数字分频技术类似,通过DSP实现频率管理和分配,调度信号从多路功率放大路径驱动扬声器协同工作。这样的技术对于音箱来说,不算什么新鲜事,而且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但对于TWS耳机来说,这是第一次,具体什么效果不得而知,但绝对值得期待。SOOMAL知道有这么一款产品也就是一个月以前,当得知数字分频在耳机上运用,我们的期待值瞬间拉满,如果数字分频玩好了,那么这就是核心技术,甚至可以成为里程碑。
漫步者官网的产品渲染图提示NeoBuds Pro所采用的主控芯片来自恒玄,但大致可以肯定,不是目前的主流方案,因为NeoBuds Pro需要多路的功放输出,常见的集成方案好像都无法满足设计需求。NeoBuds Pro支持最常见的SBC/AAC/LHDC,不支持高通的aptX系列。SBC/AAC兼容性好,目前主流手机、平板几乎全都支持。LHDC 音质好,但普及度不高,主流品牌中只有小米和OPPO较新机型支持,其中OPPO是白名单制度,基本上只支持自家产品。所以,要让NeoBuds Pro用上LHDC,最好搭配小米较新机型的手机。NeoBuds Pro 在未来还打算加入LDAC支持,LDAC音质更可靠,且几乎所有Android手机都能支持。
NeoBuds Pro 两只耳机连同大号胶套重量约11克,含电池盒总重量约58克。NeoBuds Pro 开启降噪的续航时间为5+15小时,关闭则为6+18小时,实测开启降噪,中等音量,单次续航的时间大致为5.5小时,关闭降噪单次续航时间接近7小时,如果使用AAC,续航时间还能更长一点。NeoBuds Pro支持电池盒快充和盒内快充[为耳机充电],官方数据都是1小时充满,盒内快充的前段速度较快从38%充至68%,只用了6分钟。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主设置界面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声音校调界面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自定义EQ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更多设置功能
漫步者的配套软件称为Edifier Connect,为漫步者系耳机提供功能扩展和刷机支持,包括开盒弹窗支持,最新版支持NeoBuds Pro,这个软件可以实现很多盲操无法做到的功能。这个版本也有iOS版。
主动降噪、语音降噪及延时
2021年,SOOMAL尝试使用新的测试方法来改进部分测试项目,使测试结果更易于呈现。我们来看看NeoBuds Pro在主动降噪方面的表现。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不同模式的噪声对比
我们通过模拟不同环境的噪声进行评估,最适合呈现的噪声就是白噪声。我们制造了一个80dB左右的白噪声环境,上图最左侧是环境噪声直接录制,其他几段是不同模式下的噪声频谱,分别是被动降噪、深度降噪、舒适降噪以及环境声模式。NeoBuds Pro的环境声即俗称的通透模式,有-3~3共七级可供选择。
SOOMAL 降噪数据表[2021年6月3日]
NeoBuds Pro在20-500Hz、20-1000Hz、20-2000Hz段降噪深度分别为24.7dB/19.7dB/15.9dB,对应的百分比值为94.2%/89.6%/84.0%,降噪性能优秀,属于国产机型第一阵营。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降噪曲线
这张图表中的红线代表噪声源的曲线,绿线代表NeoBuds Pro降噪后的信号曲线,一个格子的高度代表5dB。可以看到,其低频段的降噪表现出色。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语音降噪
通话降噪我们模拟了40dB的室内、80dB的白噪声、75dB左右的人声嘈杂、车流噪声的公共场所等场景,以及实景测试。NeoBuds Pro 对于恒定噪声有着良好的抑噪表现,人声嘈杂环境中语音吞字和感冒声会相对明显,但结合语境,不会造成语义理解困难。摘机通话无效果,摘机瞬间可能引发噪声,所以实际使用中不建议这么操作。
NeoBuds Pro配合不同手机有不同的延时表现,使用Superpowered Latency 全回路测试[含录音部分的导致的延时],搭配一加9 Pro,测试成绩为149毫秒,搭配vivo X60 Pro+,测试成绩为245毫秒。
音质与总结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NeoBuds Pro 提供了“纯正”、“动感”、“发烧友”三种模式,“纯正”口味偏向HIFI,听感相对平直流畅,而“动感”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有点两头翘,“发烧友”模式其实就是自定义EQ的模式,EQ可控点数为4个,频率可以自定义,这里有个不多见的参数——带宽[Q Factor],又称Q值,Q值定义了临近频率与当前点位的联动关系,Q值越小,联动的频率范围越大。在实听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纯正”模式,为了让NeoBuds Pro满血表现,音源设备选用的是小米 11 Ultra,因为它支持LHDC。
NeoBuds Pro 需要煲机,煲机过后会有可闻改善,官方推荐2小时时长,实际上更长些时间会更好,SOOMAL建议20小时起。刚开声的NeoBuds Pro,中频部分会有点呆硬。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高频表现 :NeoBuds Pro高频明亮,延展良好,声线细腻,细节突出,解析力在TWS中顶尖水准,具有非常优秀的瞬态表现,动态和力度控制也相当出色,其高频素质再当前TWS耳机中属于顶级表现。因高频段由动铁扬声器负责,所以高频也具有动铁扬声器天生的味道,密度较高。因为做了分频,动圈扬声器的极高频和高频部分被截止过滤,不会和动铁的高音混在一起,因此NeoBuds Pro的高频呈现出干净的听感。使用NeoBuds Pro,可以轻松的听出SBC/AAC高频段的不足,毛刺明显颗粒粗大,使用LHDC会好很多,如果你的手机不支持LHDC,就只能等NeoBuds Pro的未来固件推送LDAC的支持功能了。
中频表现 :对于多单元耳机,中频通常会成为短板,因为分频处理不佳的缘故,中频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结像点不实、中频有断层感等等。在数字分频器的支持下,NeoBuds Pro的中频表现令人惊喜,衔接平滑,听感流畅,没有明显的突兀或者凹陷,圈铁的风格过渡也比较自然。中频结像扎实,器乐定位准确。密度较高,清亮女声听感会相对偏紧,成熟男女声相对松弛,人声姿态挺拔,嘴型清晰,少数人声类型会有轻微齿音。
低频表现 :NeoBuds Pro低频更偏向量感,但不算夸张,重氛围,听感松软。质感其次,但也不差,密度中等,有一定弹性,表现大鼓等打击乐器,能感受到鼓皮振动的变化,而不是一锤下去没有回弹。瞬态不算出色,动态一般,表现中小型的低频打击乐,速度和力度都跟得上,不会拖泥带水。这种低频风格适应性很强,不怎么挑食,不管是《闲云孤鹤》还是《阿姐鼓》还是Patricia Kaas的《Autumn Leaves》,低频都做到了较好的表现。在大音量条件下,播放快速打击乐或者爆棚音乐,这种情况下,低频控制力会存在不足,会有趋乱听感。
即便是已经对NeoBuds Pro的声音有了较高预期,但实听还是颇多惊喜,它的中频部分,比起不少售价四位数的有线多单元耳机,只好不差,分频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高频也有亮点,在TWS耳机上听到明亮又干净的高音,条件其实并不充足,编解码本身就容易形成高频劣化,采用LHDC则尽可能的减少了这种劣化,让动铁单元有用武之地。如果说使用LHDC的NeoBuds Pro表现100分,那么使用AAC时最多70分。所以,我们建议NeoBuds Pro用户在听音乐时尽量使用LHDC,也希望官方尽早推送LDAC,这样才能更多消费者体验到NeoBuds Pro的满血表现。NeoBuds Pro+LHDC能不能满足一些初级的发烧听音需求?我们认为——能, 它的音质比起不少几百元一条的有线耳机已经不差 。
SOOMAL 强烈推荐评级
总结 :NeoBuds Pro其貌不扬,但它是漫步者最好的TWS产品。其主动降噪能跻身国产第一阵营,通话表现也比较出色。至于声音,这是一个传统音频厂商应有的优势项目。NeoBuds Pro是全球首款使用数字分频技术的TWS耳机,这项技术首次登场,表现就令人刮目相看,它解决了过往多单元耳机的设计痛点。在数字分频和LHDC的支持下,NeoBuds Pro音质表现不俗,高频质量获得跨越式的进步,中频表现也是多单元耳机中的佼佼者,全频段表现出色,展现了产品团队的设计实力,它有望成为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它可能就此指出了手机HIFI另一条实现路径。所以, SOOMAL给予漫步者NeoBuds Pro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强烈推荐评级 。
猝不及防警告 :突然就这么猝不及防了 ,我们手里有两套NeoBuds Pro样品,就作为本文留言的助兴奖品吧。您在留言处使用SOOMAL ID 发言即可就有机会获得NeoBuds Pro,留言内容可以是评论此文,也可以说说您对TWS耳机音质的一点看法。
从百元到千元,TWS耳机究竟应该怎么选?
文/周红丽
编辑/孙晶鑫
上个世纪末,电子信息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并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伴随技术进步,电子产品不论是从内在快而强、还是外延宽而广,都给了消费者快速体验升级,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厂商之间产品竞争也日趋白热化。随着全球智能手机行业逐渐饱和,苹果公司iPhone收入自2018Q4进入负增长阶段。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换机潮将为智能手机行业带来第二春。继智能手机之后,在可穿戴设备方面,AirPods产品一经推出就点燃市场热情,无数国内厂商开始趋之如骛,纷纷加入TWS耳机市场,追逐行业发展红利,并开始复制智能手机的国产替代之路。IDC《中国无线耳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0年第二季度》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为4256万台,同比增长24%。其中真无线耳机占比64%,同比增长49%。目前,行业高端市场由AirPods系列产品主导,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与当年智能手机市场山寨机井喷的情况类似,产自华强北的山寨TWS耳机售价普遍在100元到300元之间,单个中小型组装厂每天出货量能达到上万副,直接通过电商流入市场,行业呈现出野蛮成长态势。
一、从“有线”到“无线” Airpods引领行业革新,高端用户初尝鲜
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由无线耳机和充电盒两部分组成,主要采用蓝牙技术进行音频传输,耳机左右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且无物理连接,构成立体声道。相较于有线蓝牙耳机,其设计更为精简,收纳和携带更为便利,没有听诊器效应,且通常配备充电盒,具有取舱极速配对和增强耳机续航的功能,同时可以作为语音助手接入口,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TWS概念最初由苹果推出,迅速风靡全球。 2016年苹果公司发布首款没有3.5mm耳机孔的智能机iPhone7和TWS耳机AirPods,这是对过往消费电子产品形态的巨大革新。iPhone7通过减少手机外部接口,创新性地解决了智能手机易进水的缺陷,支持IP67级别的防水功能。此外,3.5mm耳机接口模块的移除,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iPhone7利用手机内部多余出来的空间放置了一枚 Taptic Engine震动马达,带来了更好的震动效果。 更好的防水功能和更大的手机内部空间使得其他手机厂商纷纷效仿,大部分中高端手机机型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同时,手机厂商基于自身生态系统同步推出与手机配套的TWS耳机。
尽管安卓系手机厂商纷纷进军TWS耳机市场,但是截止目前AirPods始终独领风骚。这是由于苹果自研开发出W1、H1系列 SoC芯片的监听技术(Snoopy),同时对监听模式进行了专利封锁。使用监听技术的AirPods,副耳信号不需要主耳转发,而是直接监听手机所发出的信号,从中分辨主副耳机的信号,从而改善了耳机的连接体验,且降低连接不佳导致的功耗提升,使续航得到了明显改善。此后,苹果TWS产品不断进行技术迭代,相继推出了AirPods2和AirPods Pro,两款产品都搭载了新一代 H1主控芯片。其中AirPods 2更新了语音控制和无线充电功能。AirPods Pro引入了SiP封装,进一步提高了内部元器件集成度,同时实现了主动降噪功能。更高性能的处理芯片,Siri语音唤醒、防水、降噪等功能的升级,使得AirPods系列产品独领风骚,销量快速增长。
从第一代Airpods问世,其千元以上的售价并不亲民,初期主要是苹果产品死忠粉等高端用户尝鲜体验。 根据机构调查显示,用户对于Airpods在外观设计、充电效率、手机蓝牙匹配度、电池寿命、以及佩戴舒适度上具有极高的满意度。同时,Airpods基于苹果自身iphone的生态,能够实现苹果设备的快速配对,完美兼容Siri,Find my iphone等苹果专属应用服务,优异的用户体验与苹果自身生态效应是Airpods成为爆款的关键,其一经推出就显示出了对传统耳机的强劲的替代趋势。根据Slice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在AirPods发售前,蓝牙耳机市场以传统音频厂为主,Beats和Bose以24.1%和10.5%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二,AirPods发售后一个月,市场占有率就达到26%,成为美国销量最高的耳机。据 Strategy Analytics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苹果AirPods在2019年实现了近6000万的销量,占TWS耳机市场营收的71%,市场份额的50%。根据 Counterpoint的数据,预计20-21年AirPods销量有望达到1亿-1.5亿部,其中AirPods Pro占比为36%-40%。
二、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品牌与白牌共存,市场盛宴齐尽享
苹果AirPods的巨大成功,引领业内公司纷纷布局TWS耳机市场,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1)手机厂商, 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以TWS耳机作为语音助手交互入口,优化多场景应用,融入自家智能产品生态圈。
(2)传统音频设备厂商, Sony、漫步者、万魔等音频厂商,在音质与音效方面具有更专业更成熟的技术。
(3)互联网公司, 谷歌、亚马逊冯互联网 科技 巨头,在人工智能语音芯片、算法、骨声纹等技术领域更具优势。
(4)华强北白牌厂商, 凭借其成本优势,通过薄利多销方式,迅速占领市场。
(一)核心痛点被突破,与苹果产品连接差距逐步缩小,用户体验更优化
连接稳定性是TWS耳机的核心痛点。由于苹果垄断了监听(Snoopy)方案专利,早期安卓系TWS耳机主要采用转发模式,音频从连接终端传到主设备,再由主设备转发到副设备。该方案采用了2.4GHz蓝牙信号来传送音频,但2.4GHz频段容易被人体吸收,导致穿透性差,并且容易受到 WiFi及其他蓝牙信号的干扰。同时由于需要二次转发,转发模式的连接稳定性和延迟都比监听模式差很多。此外,转发模式单耳使用只针对主设备,副设备无法单独使用,这导致主设备的功耗显著高于副设备。连接稳定性差、待机时间过短、话音延迟较大、质差甚至配对问题导致安卓系TWS耳机在一段时间内发展不尽人意。
近几年,络达、恒玄、高通、华为等企业纷纷突破监听模式技术封锁,推出优化后的传输方案,安卓系产品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高通早期采用的是2.4GHz的TWS转发方案,2018年2月,高通推出了基于 QCC5100系列芯片的TWS+技术,由手机终端发出两个独立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至左右两个耳机。这种双传方案需要手机端蓝牙芯片的支持,只能在搭载骁龙845、670、710及其之后的芯片的手机上实现,在其他平台上耳机则会转为传统的高延迟的转发模式。虽然兼容性相对较差,但是得益于高通在手机SoC市场上较高的占有率,这种方案也有一定的受众。
恒玄LBRT-低频转发技术是先将信号以高频段蓝牙信号传输至主耳机,再通过磁感应转发技术,同步至副耳机。如此以增强信号的穿透力,并能避免音质损耗,减少延迟,在华为Freebuds2及小米TWS耳机中采用,同时这一方案不需要手机SoC的适配支持,对不同的手机平台都能实现较好的兼容性,缺点是需要在耳机中加入低频天线。
华为早期的TWS耳机采用的是恒玄的方案,2019年9月,华为发布了新TWS 耳机Freebuds3,搭载了最新的麒麟A1芯片,采用自研双通道同步传输技术,与高通TWS+技术类似,可以实现左右耳机分别从手机获得左右声道蓝牙信号。该芯片是首个通过认证的BT/BLE双模蓝牙5.1SoC,双通道同步传输配置高速率音频处理单元,实现稳定快速的无线连接,精准的音画同步,但也需和麒麟SOC配套使用,局限性较大。
2019年络达突破了苹果专利封锁,发布了MCSync方案,该方案实现方式与苹果的监听方案类似,手机与主扬声器的蓝牙连接搭建完成后,其他每个扬声器再与信号连接。该方案的优势在于连接稳定,支持高解析音频码流,不依赖手机终端支持,对各平台兼容性较好,应用在很多白牌厂商产品中。2019 年7月,络达随SNOY WF-1000XM3耳机发布了升级版的AB155X平台,进一步支持了主动降噪和语音控制功能。
2020年1月7日,蓝牙技术联盟推出蓝牙音频技术标准BLEA,发布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低功耗音频LE Audio,使用新编解码器LC3、多重串流音频、助听帮助及广播音频技术,其中多重串流音频,可实现在智能手机等单一音频源设备、单个或多个音频接收设备间,同步进行多重且独立的音频串流传输,使得安卓端TWS耳机拥有双耳传输体验,智能手机能够同时向两个耳朵传统相同的音频信号,而无需再通过转发,进而提升蓝牙耳机的连接稳定性、降低延迟等。 安卓端TWS耳机厂商可以借助蓝牙音频新技术标准来不断引进和研发新技术,缩小与Airpods在基本连接传输之间的差距,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二)品牌与白牌共存,全民共享TWS耳机饕餮盛宴,市场需求被引爆
得益于蓝牙技术、芯片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发展,TWS 耳机性能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为用户所认可,出货量不断加速,呈现爆发式增长。据Counterpoint统计,2016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为918万副,主要由初代AirPods贡献;后续伴随着AirPods新品迭代及安卓公司切入市场,TWS耳机的出货量增幅不断扩大,2017-2019年出货量分别为2000万、4600万、1.29亿副,预计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2.3亿副以上,2016-2020年出货量CAGR达123.73%。
从品牌竞争格局来看,苹果一家独大,其余手机、传统音频、 科技 厂商分食市场。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2019年Q4全球TWS出货量达到5100万副,其中苹果的出货量占行业的41%,市场销售额在整个市场的占比为62%。剩下的市场份额则由其他手机系小米、三星、华为等占据,其占比为15-25%;另一部分被传统音频产商占据,占比为10-15%;其余部分为各 科技 产业链的衍生公司,占比为10-15%。
从价格端看,凭借其性能优势,苹果AirPods系列主打高端市场,售价始终在千元以上。相比苹果TWS耳机的高端定位,安卓系产品具备完备的产品价格体系,实现了不同价位全覆盖。 在高端市场中,华为、三星TWS耳机价格普遍分布在799-999元,部分产品能与苹果产品性能对标。在中低端市场中,小米、OPPO、VIVO 等手机厂商的TWS耳机价格大都分布在199-599左右。其中,小米的TWS耳机主打性价比,Redmi AirDots S仅需99.9元。从产品均价来看,据GFK统计,2017-2019年全球TWS耳机ASP分别为100美元,126美元和85.08美元。TWS耳机的单价在2019年出现较为明显的降幅,主要是因为2019年TWS耳机市场放量白牌产品迅猛发展带动整体市场均价下行所致。
从市场渗透率看, 预计2020年内,全球iPhone存量将超10亿部,而AirPods 2017-2019年总出货量约1亿1千万副,所以 目前AirPods产品的渗透率约为11%。 同时据爱立信统计,当前全球市场共有56亿智能机签约用户,除去iPhone用户外,安卓手机总装机量约为46亿部。安卓公司的TWS耳机2017-2019年总出货量约 9000万部, 所以目前TWS产品在安卓机中的渗透率约为2%。 相比之下,安卓市场的用户基数更大,TWS耳机的增长空间也更为广阔。
手机厂商与无线耳机形成高生态契合度,是手机厂商进军TWS市场的先发优势。 全球9.25亿部iPhone的保有量是AirPods系列产品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全球出货量是苹果六倍的安卓手机,也将充分发挥装机量优势,逐步打破技术瓶颈掣肘,加速市场渗透。根据头豹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伴随蓝牙、芯片、传感器等技术的成熟,以及在线办公和在线学习需求逐日旺盛,TWS耳机行业将加速发展,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智能穿戴设备领域,预测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达421亿美元。
总体来看,在高端市场上,苹果产品一骑绝尘,在低端市场上,华强北开始大肆收割。 华强北白牌以低价位大幅起量,迅速抢占低阶市场,用户使用习惯逐步培养建立。目前国内的品牌TWS耳机出货量大概只占25%,这个比例中包括了华为、三星、OV、小米等安卓手机厂商,也包括传统的音频类厂商,甚至像爱奇艺、网易云等互联网公司也加入了,整个赛道急剧膨胀,行业正处于混战期。 TWS耳机市场品牌与白牌共存,产品用户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至六线城市,全民共享市场饕餮盛宴。
三、从“能用”到“好用” 技术创新升级,消费者体验极致化
(一)音质
TWS耳机音质与蓝牙编解码技术、芯片能力、传播方式等因素有关。 目前蓝牙5.0技术普及,已经为音频提供更大的通信容量。而在能显著改善音质的 高清音频编解码技术方面,主要以索尼LDAC、高通aptX HD以及华为的HWA等技术为代表。
(1)索尼在2015年CES期间正式推出LDAC高解析音频技术,2017年,该技术正式开放给Android 8.0。但是编码器实现高清音频传输的前提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双向支持,而支持LDAC的Android 8.0只是解决了发射端的问题,但LDAC在接收端设备(耳机、音箱等)的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
(2)相比索尼LDAC,高通在2016推出的aptX HD高清蓝牙音频编解码技术,因为有aptX的铺垫(目前大约有40亿设备已支持),以及高通自身在芯片、通信等领域的优势,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
(3)华为在2018年联合音频链路上的关键元器件供应商、设备商,共同制定了端到端的蓝牙高清音频解决方案 HWA(Hi-Res Wireless Audio)。目前HWA高清音频无线传输标准与产业联盟也已经成立,成员包括漫步者、中科院声学所、AKM、Sennheiser、HiFiMAN、1MORE万魔、惠威等。
此外,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在音频方面不断改进,LE Audio集成了全新的高音质、低功耗音频解码器LC3,并且支持音频分享,在比特率降低5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音质不损失,可以优化蓝牙音频的传输效率。
随着无损音频编码的普及以及蓝牙音频技术标准BLEA的发布,TWS耳机音质 将有望迎来质的飞跃,与有线耳机在音质上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二)降噪
作为一款便携耳机产品,其应用场景常常是户外和公共场所,在噪声过大或信号不佳时保证通话质量,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TWS耳机的主动降噪方式主要有ANC(Active Noise Control,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和ENC(Environmental Noise Cancellation,环境降噪技术)两种。
ANC降噪技术是通过耳机内部的降噪系统产生 于 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使其与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效果。 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耳机的主动降噪技术逐渐开始摆脱了设置固定参数的限制,可以对多个使用场景进行深度学习,在每个场景下找到最优滤波器参数,实现自适应降噪,提供更优秀的降噪效果。目前苹果、络达、恒玄、高通、瑞昱、索尼、AMS、Dialog、Cirrus Logic等厂商的最新芯片均已经支持主动降噪功能。应用在苹果Airpods Pro、索尼WF- 1000XM3、亚马逊Echo Buds、华为Flypods3、OppoEnco W51等市场主流产品中。同时,由于苹果的Airpods Pro的主动降噪性能优异,使得ANC降噪技术有望成为TWS高端耳机的标配。
ENC降噪技术是采用双麦克风阵列,精准计算语音者说话的位置,在保护主方向目标语音的同时,消除环境中的干扰噪音。 ENC技术可抑制90%的反向环境噪音,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语音通话效果。然而,ENC技术对软件算法要求高,且会提升全系统的功耗。从产品端看,Airpods采用骨传导技术+双麦克风降噪,语音和环境噪声由外面的双麦克风通过空气传播进行采集,骨传导加速度传感器只采集声带振动的音频信息,通过DSP算法处理,实现清晰通话。华为Freebuds3采用了双麦克风加骨声纹传感器实现通话降噪。通话时,骨声纹传感器通过感应头部组织震动,仅对人声进行拾取和加强,有效削弱环境噪音,从而缔造高质量的通话,让对方听得清晰。
(三)续航
未来耳机智能化、生物化的发展趋势,搭载更多芯片的需求,都需要低功耗支持。续航时间越长,充电次数越少,用户体验越好。目前市场上的TWS耳机大部分都能实现3个小时以上的续航,更有甚者如Samsung Galaxy Buds+实现了长达11小时的续航。耳机的续航时间与芯片功耗息息相关。过去的蓝牙芯片功耗普遍在20mA左右,杰理型号为AC6936d的蓝牙耳机芯片将功耗降至6mA,恒玄的BES2300型芯片功耗则低至4mA,高通的QCC5144型芯片功耗则为5mA,跟过去20mA的功耗相比,带来的续航提升是质的飞跃。
(四)智能化
耳机具有高频的使用需求且私人个性化,这将催生适合全场景的AI应用。 目前TWS耳机智能化功能主要体现在:
(1)与手机语音助手的整合,如集成或支持Siri、Google Assistant 等;
(2)搭载生物传感器,支持生物识别运动跟踪,如可监测心率、记录运动路径等;
(3)多种语言的实时翻译。结合Bragi对TWS耳机的定位(耳朵上的计算机)及技术演进,TWS耳机正逐步具备独立的感知、存储乃至计算能力。Bragi Dash耳机内置27颗传感器,帮助实现 健康 追踪、新型交互等功能,比如实现用头部晃动控制虚拟4D菜单。Airpods单只耳机大概有8颗传感器,集合语音加速感应器、光学传感器等。
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升,TWS耳机未来预计将搭载更多传感器,其不再是单纯的耳机,而将成为便携式的语音交互设备,来收集信息体征数据、交叉数据、立体数据,从而使用户画像和行为勾画的更加清晰。
总的来看,苹果第一代 AirPods于2016年9月发布至今已有四年时间,目前已经成为苹果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安卓系TWS耳机在联发科络达、高通、华为等公司的努力下相继实现了蓝牙连接技术突破,解决了蓝牙连接稳定性、延迟性等问题,市场空间被引爆,需求急速提升。未来随着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LE Audio的商用,以及音质、降噪、续航等功能的改善以及智能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行业将跨越野蛮成长阶段,竞争格局进一步向手机品牌厂商集中,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场景体验。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货品牌将继续在TWS耳机领域通过不断技术迭代以及自主创新,逐渐实现对AirPods的国产替代,在为“内循环”经济带来增量的同时,实现对外输出,助力构建“双循环”格局。
你们知道平时我们的后台除了手机之外,咨询最多的产品是什么吗?没错,就是TWS耳机。从AirPods一代发布开始,TWS从无到有,从有到火,如今已成为大家平时最常用的数码产品之一。这么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自然也免不了一些鱼龙混杂的乱象。
除了手机厂商、音频厂商之外,TWS市场还有大量的上下游小厂,代工品牌,甚至连LV这样的奢侈品也要来趟一趟浑水,好不热闹。这也就造成了目前市面上的TWS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往往拿不准究竟该怎么买。
其实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我们想跟大家聊聊TWS的选购问题,顺便推荐几款我们觉得还不错的产品。
当前市面上的TWS耳机虽然形态各异,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按入耳方式可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按照功能体验,可分为降噪式和非降噪式。
入耳式和半入耳式的选择问题,全凭个人习惯。现实中有相当比例的用户并不习惯入耳式耳机对耳道带来的压迫感,尤其是一些具备降噪能力的入耳式产品,在开启降噪之后耳道内外会有一个明显的气压差,很多人会对这个问题比较在意。
更有一部分用户因为材质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问题,还存在对入耳式产品过敏的问题。之前我们也多次报道过部分消费者因为使用了一些型号的TWS产品造成耳朵发炎的新闻。如果你刚好是这部分用户,那么半入耳式产品肯定是你最佳的选择。
尤其是到了夏季,天气炎热,汗水更多。佩戴入耳式产品,耳道内部会长期处于湿热状态,不适感和过敏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而对于降噪式和非降噪式的选择问题,我建议还是选择具备降噪能力的TWS产品。
的确,整体来看降噪式TWS的价格一般都要比非降噪式耳机的价格贵上一些。但降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尤其是如果你平时差旅、公共交通通勤的情况比较多,一款降噪耳机能够带给你相对安静的体验,在我看来是物超所值的。你会因此减少很多由于身边人的高声喧哗,手机外放等不文明行为带来的懊恼。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好处就是:降噪耳机是有利于听力保护的。嘈杂环境下使用普通耳机,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提高音量来掩盖或者遮蔽噪声。
研究表明,人耳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下,会对耳朵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降噪耳机因为能够屏蔽一部分的背景噪声,就能够让你以更正常的音量来使用耳机,这就起到了保护听力的效果。
对于价格的问题,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平价降噪耳机产品。尤其是今年,各家手机厂商都有入门级的降噪TWS产品发布,其使用门槛已经低了很多。
很多人其实有一个疑问:同样都是TWS产品,几十块钱的和几千块钱的产品差异在哪里?
AirPods系列发布后不久,市面上就出现了很多“高仿”产品。比如著名的华强北某达的方案,目前已经过几年的迭代,完全能够做到以假乱真。日常的交互、弹窗、自动连接都跟正品看不出差别。那么,真的能够做到花一份的钱,办十分的事儿吗?
在我看来,当前市面上的TWS产品主要的体验差异其实往往是在一些眼睛看不到,甚至是第一耳朵都很难听到的地方。比如说降噪,降噪算法是需要进行软硬件深度调优的,也是非常考究厂商功力的地方。
苹果、华为、BOSE这样的大厂,在自家旗舰产品上一般都采用了定制的元器件和算法,而小厂没有能力在这方面做深度的开发和调校,只能去市面上买一些现成的软硬件方案。两者在体验上的差异,自然可想而知。
再比如稳定性和延迟,这属于TWS产品在体验上至关重要,但又很难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我曾经使用过一些品牌的TWS产品,这些产品在平时使用的时候问题不大。但只要在机场、高铁站这样的环境下,耳机就出现了明显的卡顿和断联的情况。
至于延迟问题,我的感受就是大多数的一线厂商产品的表现都要明显好于一些小厂。另外,同品牌的产品搭配使用,延迟表现也要略好于跨品牌使用。
所以如果你的要求不高,使用TWS产品主要是用来搭配手机。自家手机品牌旗下的TWS产品,可能是一个比较省事儿选择。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音质、做工、智能交互这些方面,也是同理。
结合我的使用体验,筛选出了几款适合购买的TWS产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AirPods系列:AirPods 二代、AirPods Pro
AirPods系列还有啥好说的?作为标杆产品,无论是AirPods还是 AirPods Pro 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挑不出什么毛病。非要挑的话,AirPods Pro的做工按照苹果产品的标准来看稍显拉跨,一些接缝上的处理不够精致。除此之外,两款产品的综合表现真的很优秀。
AirPods 二代的价格目前在800元上下,AirPods Pro价格在1400元左右。和同类型的产品相比AirPods系列的售价有一定的门槛。但考虑到这两款产品的高口碑,它们依然值得推荐,对于iPhone,或者是苹果全家桶用户来说,AirPods系列就是最佳的选择。
对了!别忘了AirPods系列还有一款AirPods Max,这款产品我觉得更像是一款配饰,不在TWS产品的讨论范畴之内。
华为FreeBuds 4
这是华为最新的主动降噪耳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半入耳式的设计,同时还能够提供相当不错的主动降噪能力,它也是当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采用半入耳式设计的降噪耳机。虽然从降噪效果上看,其降噪能力相比入耳式弱了一些,但FreeBuds 4胜在佩戴的舒适性,能够做到“几乎无感”的体验。
另外这款耳机在音质和延迟表现上都做得相当不错,搭配华为自家的旗舰手机能够支持自家的 游戏 低时延技术,适合平时喜欢打 游戏 的一些用户。
999元的价格不算便宜,但相比普通的AirPods而言,它在降噪、音质等方面都有优势,适合那些不喜欢入耳式耳机的用户。
索尼WF-1000XM4
索尼降噪豆在TWS市场可谓是大名鼎鼎,而WF-1000XM4是索尼刚刚发布的新产品。和上一代相比,WF-1000XM4的体积更加小巧,佩戴更加舒适。在最核心的降噪和音质方面,WF-1000XM4也有了巨大的提升,比如音质方面改进了动圈单元,加入了 LDAC连接。在降噪能力上,目前这款产品也是处于同类型产品的顶尖水平。
这款产品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1999元,适合一些预算比较充足的用户。还有一点,如果你使用的是iPhone或者是其他不支持LDAC的机型,那可能多少有点浪费了。所以要不再换台手机?
OPPO Enco Free 2和OPPO W31
我认为 OPPO Enco Free 2 是同级别最具性价比的一款产品。它最强的就是降噪能力,能够提供42dB的降噪效果,即便是和当前市面上千元级的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同时这款产品还做了一些设计和体验上的优化,佩戴的舒适度相比之前也有了不小的提升。音质方面,OPPO Enco Free 2依然是OPPO和丹拿合作的进行的声学优化。虽然表现跟自家的旗舰产品相比有一点差距,但在同价位依然不俗。599元的价格,这款产品很值得选购。
W31同样是来自OPPO的一款口碑不错的平价TWS产品。这款产品目前在电商平台200元左右就能拿下。虽然是一款入门级的产品,但它的延迟表现很优秀,能够做到100毫秒以内,适合一些手游用户。音质表现方面, OPPO W31 的三频偏向于均衡,同时它还具备通话降噪的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产品没有主动降噪的功能。
真我Buds Air 2 Neo
这应该是当前市面上最便宜的主动降噪耳机,目前官方售价179元。它支持25dB的主动降噪,同时还支持通透模式,从功能体验上也算是很齐全了。
另外这款耳机的续航表现也相当不错,搭配充电盒能够支持28小时的超长续航。它还支持快充,号称“闪充10分钟,听歌三小时”。不到两百元的价格,能够买到一款这样的产品,要啥自行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