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豺虎豹什么意思
“豺狼虎豹”一词最早泛指猫科、犬科的四种猛大中型兽,后来引申为残害人民的恶人。
豺狼虎豹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豺别名豺狗、红毛狗、红狼,属于犬科,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型比狼小,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20千克左右。豺虽然与狼、家狗同属犬科,但另成一属,为豺属,完全是另一种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狼共有46个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
虎: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满有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豹在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其余三种为狮、虎及美洲豹)中体积最小。体呈黄或橙**,全身布满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钱状的黑环。
扩展资料
提及豺狼虎豹的书:
《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鼠虫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
《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二卷).曾朴〈孽海花〉第一回》:“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那里有什么奇花,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只见太阳光线一会暗似一会,渐渐沉下去了。”
百度百科-豺狼虎豹
豺狗: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0余千克。体毛红棕色或灰棕色,杂有少量具黑褐色毛尖的针毛,腹色较浅。四肢较短。耳短,端部圆钝。尾较长。额部隆起,鼻长,吻部短而宽。全身被毛较短,尾毛略长,尾型粗大,尾端黑色。典型的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草原、亚高山草甸及山地疏林中。多结群营游猎生活,性警觉,嗅觉很发达,晨昏活动最频繁。十分凶残,喜追逐,发现猎物后聚集在一起进行围猎,主要捕食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秋季交配,冬季产仔,怀孕期约60天,每胎3~4仔。生境与习性:由于它们分布广泛,其栖息的生境亦多种多样。几乎从极地到热带它们都能生存,从沿海到高山都有它们活动的踪迹。既能抗寒,也能耐热,但以南方有林的山地、丘陵为其主要的栖息地。 群居性,少则2-3只,一般7-8只,甚至10只或结成更多只聚合成群。集体猎食,常以围攻的方式,几乎在同域分布的大小兽类它们都能对付。巢域有40km2,捕食活动常在15 km2以上,但雌兽在抚育幼兽期,约仅11 km2。多于晨昏活动,性凶猛,常捕猎麂类、鹿类、麝类、鬣羚、斑羚、羚牛和野猪等大、中型有蹄类为食。 社群中雄兽居多,性比为2:1。发情期随地区和气候不同稍有差异,最早的在秋季,晚的在冬季,孕期约两个月,冬季或冬末春初产仔。每胎少则3-4仔,多则8-9仔。繁殖力的大小,取决于自然环境的优劣和动物资源的丰歉,还往往与被食者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幼兽70-80天后随成体外出活动,5月龄开始随着外出猎食,学习捕猎技巧,到8月龄就可独立猎食。2-5岁性成熟,但能不能繁殖,尚视其在社群中的序位和密度而定。寿命约10余岁。广泛分布于整个北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但日本和斯里兰卡等地不见其分布。国内除台湾和海南外,大陆大部分省区的山区都可有其踪迹。
土狼:食肉目鬣狗科土狼属的单型种。外形与鬣狗颇相似,体长80厘米,肩部高而臀部低;从头后到臀部的背中线具有长鬣毛;全身棕色,但体侧和四肢均有棕褐色条纹;尾长30厘米,尾毛长而蓬松。分布于非洲西海岸和南部。土狼门齿和犬齿与食肉兽相似,但前臼齿小而尖,只有2枚,臼齿只有1枚而又退化,显然已不适于强力咀嚼肉类。除进食柔软的腐肉、鸟卵外,主要食物是白蚁。舌较长而发达,可舐食白蚁。晚上出来寻食。冬末产仔2~5只,雌雄兽共同哺育。土狼在尾根下有1囊状腺体,其分泌物用于标记领域。性懦弱,从不攻击人。土狼居住于荒地及草原。由于只在夜间活动,所以极难见到踪影。土狼采独居生活,怀孕期90~100天,一胎产2~4仔。天敌是锦蛇和豹。土狼在用餐后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就是将长舌头拼命缩进伸出或卷曲,以清洁牙齿。许多食肉动物在威胁敌人时都要张开血口展示牙齿,但土狼却闭口不露牙齿,而是将毛竖起,以增大身体。敌害袭击时,由肛门放出臭液。
自己比较一下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