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酸和质子碱有什么区别?
质子酸和质子碱的定义是:
1、质子酸
任何能释放出质子(H+)的物质(包括分子和离子);称为质子酸,NH、HPO、Cu(HO)等都是质子酸,因为它们都能给出质子,能给出质子的分子。
2、质子碱
凡能和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叫碱即,能结合质子的叫质子碱。例如HCl、H2SO4、CH3COOH、HCO-3、NH+4等都能放出质子,它们都是酸。NaOH、NH3、CH3COO-、CO2-3等都能夺取质子,它们都是碱。按照酸碱质子论,酸碱反应是质子转移的反应。
酸碱强弱顺序:
1、强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比较如下:
HClO?(高氯酸)>HI(氢碘酸)>HBr(氢溴酸)>HCl(盐酸)>H?SO?(硫酸)>HNO?(硝酸)>HClO?(氯酸)。
2、中强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比较如下:
HOOCCOOH(草酸)>H?SO?(亚硫酸)>H?PO?(磷酸)>CH?COCOOH(丙酮酸)>HNO?(亚硝酸)>HF(氢氟酸)>HCOOH(甲酸)。
3、弱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比较如下:
CH?CHOHCOOH(乳酸)>C?H?COOH(苯甲酸)>CH?=CHCOOH(丙烯酸)>CH?COOH(醋酸)。
>C?H?COOH(丙酸)>H?CO?(碳酸)>H?S(氢硫酸)>HClO(次氯酸)>H?BO?(硼酸)>H?SiO?(偏硅酸)>C?H?OH(苯酚)。
氨和铵有啥区别
应该是
铵根离子
(NH4+)和
氢氧根离子
(OH-)
反应生成
氢氧化铵
(
NH4OH
也就是
一水合氨
NH3
.H2O)。
一水合氨(氨水)不稳定,会分解变成
氨气
和水。
NH4+
+
OH-=NH3.H2O=NH3+H2O
氨(an,一声):无机物,常温下为气体,化学式为NH3,极易溶于水;胺(an,四声):有机物,NH3中的氢被其他基团(多为烃基)取代后的一类产物,常温下多为液体,有多个氮原子的物质也属于胺类,大多数不溶于水;铵(an,三声):无机物,铵盐,含铵根离子(NH4+)的化合物,常温下多为固体,易溶于水。
①、氨,就是氨气、氨水,NH3,NH3·H2O。
这个氨通常在肥料中用在氨气、氨水、合成氨、液氨、氨基酸中,这里有人不免要问,氨基酸为何是这个氨,而非胺。实际上按照定义,氨基酸本就应该是“胺基酸”,但由于该词汇从一开始就被写(译)作“氨基酸”,一直沿用至今,形成惯例。
②、铵一般是说铵盐,比如季铵盐或者其他无机铵盐之类的,一般是离子化合物。
NH4+,R4NX,像我们平常所说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碳铵、硫酸铵等都应该用此铵。此外像很多杀菌剂、生长调节剂里面也含有季铵盐,也用此铵。例如矮壮素[(CH3)3NCH2CH2Cl] Cl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和硫酸氢四丁基铵都是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反应中,四级铵盐可与水相中的亲核试剂组成离子对,进入有机相,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并提高收率。
③、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胺。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例如:CH3CH2NH2(伯胺)、(CH3CH2)2NH(仲胺)、 (CH3CH2)3N(叔胺)。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伯、仲、叔、季是指排行的,前三个用“胺”,第四个用“铵”。农业中常见的有乙草胺(除草剂),分子式C14H20ClNO2,乙草胺属于叔胺,还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式:(HO2CCH2)2NCH2CH2N(CH2CO2H)2,同样属于叔胺,EDTA是阳离子螯合剂,通常螯合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能大幅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效率。常见的有EDTA钙、EDTA铁、EDTA锌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