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茶的外形术语
干茶的外形术语
雀舌:细嫩芽头略扁,形似小鸟舌头。
扁平:扁而平。
卷曲如螺:条索卷曲后呈螺旋状。
兰花型:一芽二叶自然舒展,形似兰花。
细直:细紧圆直、形似松针。
梗叶连枝:叶大梗长而相连。
泥鳅条:茶条皱稍松略扁,形似晒干泥鳅。
红梗:表皮棕红色的木质化茶梗。
青梗:表皮青绿色,比红梗娇嫩的茶梗。
蜻蜓头:茶条叶端卷曲,紧结沉重,状如蜻蜓头。
壮结:茶条肥壮结实。
粽叶蒂:干茶叶柄宽、肥厚,如包粽子的箬叶的叶柄,包揉后茶叶平伏。
白心尾:驻芽有白色绒毛包裹。
毫心肥壮:芽肥嫩壮大,茸毛多。
金毫:带金**茸毫。
紧卷:碎茶颗粒卷得很紧。
扁平四方体:茶条经正方形模具压制后呈扁平状,四个棱角整齐呈方形。
端正:紧压茶形状完整,表面平整,砖形茶棱角分明,饼形茶边沿圆滑纹理清晰:表面花纹、商标、文字等标记清晰。
金花:冠突散囊菌的金**孢子。
龟裂:有裂缝。
烧心:中心部分发暗、发黑、发红,多为霉变。
斧头形:砖身一端厚、一端薄,形似斧头。
缺口:砖茶、饼茶等边缘有残缺。
包心外露:里茶外露于表面。
扁平形
茶叶整体形制是扁平的茶叶,例如西湖龙井茶。
卷曲形
外形紧结卷曲,红住山茶、高桥银峰、日照雪青等。
朵形
杀青后未经揉捻直接烘干制成得茶叶,保持了茶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成朵形态。
瓜片形
叶缘略向叶背翻卷,形似瓜子,如安徽的六安瓜片等。
碗臼形
茶精制后经过蒸压,下部形成一个凹窝,形似压缩了的燕窝,如云南和四川省生产的各式各样的沱茶。
宝塔形
宝塔型的茶叶一般比较少,常见于手工制成,如滇红宝塔。
蜻蜓头
茶条顶端扭成圆块状或豆芽菜状,形似蝌蚪,如闽南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如果揉捻程度稍轻,则呈螺钉形。
兰花形
芽叶相连似花朵,基部如花蒂,芽叶端部略卷紧稍散开并向下弯曲。如东白春芽、顾渚紫笋、兰溪毛峰等。
松针形
摘细嫩芽叶(多为一芽一叶),经理条、搓条工序加工而成。如安化松针、恩施玉露、永川秀芽等。
方形
一种为由滇青原料压制而成的云南普洱方茶,另一种是以乌龙茶为原料压制成方形的福建漳平水仙茶饼。
眉形
干茶外形稍稍有点弯曲似人的眉毛,如大宗绿茶中的,长炒青、烘青、晒青、特珍、珍眉,红茶中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中的花橙黄白毫等。
螺形
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应该是江苏的碧螺春、贵州的都匀毛尖。
玉兰花形
茶两叶抱芽挺直扁平,不弯、不翘、不散开,两端略尖,看到这个大家应该猜到了,太平猴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针芽形
以单芽为原料加工而成,芽形挺直,冲泡后在茶汤中的形态似根根翠竹,优雅动人。如湖南的君山银针、浙江的千岛银针、福建的白毫银针等。
柱形
将蒸透的茶叶装入衬竹箴的模具中紧压形成似柱子的形状,如湖南安化千两茶。
雀舌形
例如蒙顶雀舌、金坛雀舌、湄潭雀舌等。
珠形
用于表述茶叶圆结,形似珍珠。多见于绿茶,浙江珠茶。
牡丹形
将2~3克茶叶集中成一束,在基部扎紧,做成牡丹形,如安徽黄山的绿牡丹。
饼形
茶精制后经过蒸压而成,因大小不同,又分大饼茶和小饼茶。这个无需多言,我们熟知的普洱茶饼、白茶饼都属于饼形。
球形
如冰岛龙珠、金瓜贡茶、小青柑等。
勾曲形
如浙江杭州的九曲红梅历来就有外形细紧似鱼钩的说法,浙江临海的羊岩勾青也是典型的勾曲形。
颗粒形
紧卷成粒,略具棱角的茶属此类型。如浙江的临海蟠毫、安徽的涌溪火青。
凤尾形
茶条挺直形似凤尾的称为凤尾形,此类茶多在理条机上制作成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安吉白茶。
砖形
黑毛茶精制后经过蒸压,形成大小不等的各类砖茶,如茯砖茶、老青砖茶、康砖茶等。
梭形
干茶呈挺直条形且两头稍尖,多以肥壮的一芽一叶为原料,在加工时稍加理条而成。如浙江的太白顶芽、望府银毫、仙都笋峰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