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注意!慎防早秋5种婴幼儿传染病
爸妈注意!慎防早秋5种婴幼儿传染病 (2020-11-18 更新)台湾地处亚热带,婴幼儿的传染病往往没有太明显的季节性,秋冬依旧以呼吸道疾病为主,有些肠胃道的疾病也有可能在秋冬发生。究竟有哪些常见的疾病爸妈要特别注意?有哪些症状与观察重点?如何预防?倘若生病后,爸妈又该如何照顾?
亚东纪念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王诗欣表示,两岁以下婴幼儿早秋常发生的5种疾病,包括急性细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肠病毒、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感染。以下分别来介绍:
急性细支气管炎很多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急性细支气管炎, 最常见的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其他像是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都有可能引起急性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的呼吸道较窄小,当受到病毒感染时出现比较多的分泌物,就会造成明显的症状,包括咳嗽痰多、呼吸喘、呼吸时听到有咻咻的杂音与喂食困难等,也可能合并发烧。
通常的传染途径是飞沫与接触传染,潜伏期约四至六天的时间。
「急性细支气管炎」的观察重点痰会很多、还有呼吸会喘,可能不用听诊器就听到咻咻的声音。咳嗽也会比较厉害,有可能因此食欲不佳、奶量下降、尿量下降,后续可能除了呼吸窘迫,还会有一些脱水的状况发生。
「急性细支气管炎」的预防与治疗
呼吸道融合病毒 所造成的急性细支气管炎,现在没有一般婴幼儿的预防疫苗,只有极度早产、诊断有慢性肺疾病以及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才有专门的疫苗可使用,因为上述这些小朋友若一旦感染,就很有可能引发呼吸衰竭,严重时还可能需要插管,会有生命的危险。
但正常且免疫力好的宝宝是不需要打预防针的,若感染的话, 主要治疗方式是以症状治疗为主,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加上拍痰 ,期间需要注意宝宝的状况,如果真的呼吸太喘,或是食欲不佳造成脱水,就会需要住院治疗,拍痰与口服药物外,可以静脉点滴补充水分,氧气帐也会对症状有所帮助。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无论年龄大小在秋冬最可能遇到的传染病,流感的症状跟一般的感冒很像,如发烧、咳嗽、流鼻涕等,另外肠胃道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拉肚子等也可能发生。
「流行性感冒」的观察重点它跟普通感冒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会 比一般的感冒更不舒服,合并肌肉酸痛、头痛、喉咙痛等,尤其又以肌肉酸痛最特别 ,这是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可是宝宝无法自己说明,所以医生会观察整体情形,再来会看有没有接触史,如果照顾他的大人或是其他家人也有发烧、倦怠跟肌肉酸痛症状,那就会高度怀疑是得到流感。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治疗流感的潜伏期大约在一~四天内,一般为两天。通常是前三天会很不舒服,发烧四天到一个礼拜也有可能。由于 抗病毒药剂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 ,所以当出现流感相关症状时,应尽速就医,以及时诊断与治疗。若怀疑是流感,医院可以做流感的快筛,一旦确定是流感就会投用抗病毒药剂(克流感),但当高度怀疑时,比方说照顾者已经确诊或有类流感症状,也可考虑直接用药。
预防流感的方式为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每年十月开打,因为流感病毒株每年都会产生一些基因重组,所以每一年都要打预防针。除了已知对蛋严重过敏的宝宝不能施打外,没有发烧即可施打。另外,勤洗手、减少出入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也是预防重点。
肠病毒肠病毒在九月开学的时候可能会再有一波流行,肠病毒的传染途径也是以飞沫和接触传染为主。
「肠病毒」的观察重点症状是 咽峡炎 和 手足口病 ,口腔内会出现溃疡,手脚跟 *** 周围可能会出现疹子。由于嘴破,食欲会变差,还有可能会一直流口水,人也会变得倦怠、睡不好,尿量也会变少。重症的前兆包括剧烈的呕吐、意识改变和睡眠时间出现频繁的肌抽跃现象,需要多加注意。
「肠病毒」的预防与治疗针对肠病毒71型的疫苗目前在研发中,但其他类型的肠病毒目前还没有疫苗。 想预防肠病毒,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 ,像是百货公司、**院、大卖场等,尤其是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因为六个月以下的宝宝从妈咪来的抗体已经慢慢减少了、自己的抵抗力又还没完全建立;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当然也尽量避免常去人多密闭的场所,另外 戴口罩跟多洗手也很重要 。大人从外面回家后,建议先洗手、换完衣服再抱宝宝。但在室外,我们常用的干洗手与酒精,虽然有助于预防一些病毒感染,可是对没有外套膜的肠病毒却无效,所以还是需要溼洗手。另外常接触物体表面(门把、餐桌、楼梯扶把)、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以含氯漂白水做重点性消毒。
轮状病毒症状主要是腹痛、呕吐与腹泻,也就是肠胃炎,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发烧症状。传染途径是以粪口传染为主,生病时病毒已经出现在粪便中,只要少少的病毒量,就会传染给别人造成症状。
「轮状病毒」的预防与治疗轮状病毒有 口服疫苗 ,目前在台湾属自费疫苗,适用于八个月以下的宝宝,目前上市的疫苗厂商有两家,一种是两剂型,八个月前服用两次;另一种是三剂型,也就是八个月前要服用三次。以保护效果来说,临床上都一样有效。若得到轮状病毒感染,疫苗会降低症状的严重度,减少因脱水而需要住院打点滴的机会。
治疗方式以症状治疗为主,止吐、止泻与补充水分。若小宝宝奶量没有比平时更少,尿量跟次数与平常差不多的话,那就不需太担心,可是若是吐得厉害,无法进食及补充水分的情况下,就只能住院打点滴补充水分。
轮状病毒只要有出现症状就具有感染力、需要隔离 ,如果一般症状都恢复了,那它的传染力会下降很多,不过 照顾者还是需要注意勤洗手的重要 。
腺病毒腺病毒是一个统称,但其实还分成许多不同的型别,有些型别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另一些型别则是以肠胃道症状为主,像是呕吐和腹泻等。
「腺病毒」的观察重点腺病毒感染的症状特色是 发烧比较久,可能超过五到七天 ,同时也会出现红眼睛跟喉咙发炎、扁桃腺化脓的症状,也会有其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有些种类的腺病毒则会出现肠胃道症状。
「腺病毒」的预防与治疗腺病毒目前是没有疫苗的,主要传染途径还是以飞沫与接触传染为主。治疗时会先给退烧药,退烧之后若宝宝的活动力跟食欲都正常,就会先针对症状来做治疗。
感冒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会发生续发性细菌性感染,比方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这时就需要抗生素治疗。所以如果已经烧了两、三天以上,虽然病毒本身就可能烧很多天,还是需要注意是不是产生了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就是需要回诊检查的原因。病毒感染之所以会造成续发细菌性感染,是因为病毒感染会让抵抗力下降,使得原本不见得造成伤害的细菌容易趁虚而入。如果是年纪比较大、可以配合服药的宝宝,会先使用口服药,若是小小孩或是无法配合吃药,就可能需要住院以打点滴的方式注射抗生素。
以上这五项传染病的传染力是很高的,所以 需要病中隔离,生病的那一周请避免出门,防止飞沫传染的话大约需隔开一公尺的距离,多洗手。常用的物品或家具要消毒时,最好还是以漂白水消毒 。
婴幼儿生病的饮食照护*如果是急性细支气管炎和流行性感冒这类型的呼吸道感染,水分的补充很重要,也可以从母奶、配方奶来补充水分。
*如果感染肠病毒,由于嘴破疼痛吃不下时,可以多吃一些冰冰凉凉的东西,像冷一点的牛奶或是果汁、饮料、布丁等来补充水分与热量。
*倘若感染轮状病毒,腹泻得比较厉害时,可以考虑换一小段时间的止泻奶粉,也就是无乳糖奶粉,可以让宝宝的症状比较减轻。感染初期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倘若奶量、尿量跟平常差不多,就无须太担心,不过若是咳嗽或呕吐很严重,在无法多补充水分的情况下,就只能用打点滴补充水分。此外,正在吃副食品的宝宝,假如是之前还没吃过的食物种类,在病中就先不要尝试,最好是让宝宝吃已经习惯的食物。
生病要挂门诊还是送急诊?同样是发烧的情况, 小于三个月的宝宝需要立即就医 ;可是若是大一点的宝宝我们可以先做一些观察,可以先用家里常备的小儿退烧药先帮宝宝做退烧,观察退烧时的活力跟食欲,如果都还正常,等到有门诊的时间再来做第一次的评估。
倘若宝宝只有一点咳嗽与轻微发烧可以先看门诊;但若是呼吸很喘,表现出呼吸速度变快、费力、或吸气时有胸凹或肋凹的症状时,这就表示宝宝有呼吸窘迫,最好送急诊;另外就是肠病毒重症的前兆,例如剧烈的呕吐或是意识不清、嗜睡,出现抽筋的动作等,这些情况就是需要提早就医,若没有门诊时间就必须挂急诊。
什么是小儿急性咽峡炎的
疱疹性咽峡炎和幼儿急疹的区别
1.发病原因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是由于肠道感染引发的。宝宝会出现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有一定的疼痛感,所以宝宝常常会感到烦躁不安。而幼儿急疹又称为婴儿玫瑰疹,主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发的。
2.传染性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感染引发,会通过粪便、口或呼吸道传染。因此,宝宝如果患了疱疹性咽峡炎,家长要注意宝宝的卫生清洁,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传染,成人如果患有该病,那么更要注意卫生,以免传染给宝宝。而幼儿急疹一般是高烧几天后皮肤出现的急疹,没有传染性,而且在一定时间内会自动消退,不留任何疤痕。
3.症状表现不同
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除了发烧以外,咽峡部黏膜还会出现小脓包或者浅表溃疡,而幼儿急疹则是宝宝在高热之后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一般不会出现咽峡部位的损害。
咽峡炎的发病原因咽峡炎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多发生于秋冬及冬春之交。一般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发。
1.病毒感染
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多通过飞沫和亲密接触传染。
2.细菌感染
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主,还有梭形杆菌等。若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甚至发生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3.诱因
很多致病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平常共生于健康人的口腔中,而不致发病。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环境卫生条件差、维生素缺乏、胃肠道疾病、口腔不洁等情况下,很容易诱发本病。也可因为共用餐具而传染。
咽峡炎有哪几种类型1.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肠道病毒科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黏膜红色晕斑及周围特征性的水疱疹。
2.樊尚咽峡炎。 又叫溃疡性咽炎或溃疡性扁桃体炎,它是一种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的亚急性扁桃体炎,其特征为明显的局限性炎性反应和溃疡形成。
您好
咽峡炎,是发生在咽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咽峡,是指咽部垂直面的一个环形结构。上面为悬雍垂与双侧软腭游离缘,下面为舌根,左右面为腭舌弓、腭咽弓,这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称为咽峡。咽峡炎可由细菌、病毒及其他病菌引起,表现为咽痛、咽干、异物感、疱疹、溃疡等,与急性扁桃体炎症状类似。
小儿咽峡炎多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初期,患儿常可有头痛、高热、流口水、发热等状似感冒的症状,口腔检查可见咽峡充血,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浅灰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白色溃疡后,疱疹与溃疡可同时存在。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不需使用抗生素。可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或板兰根冲剂等。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