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选和候选人的区别是什么?
1、程度区别。
候选人正式人选是基于对候选人初步人选的考察选出的,程度更进一步。
2、含义不同。
候选人初步人选是意向性人选,正式人选则是正式的人选。
3、推举范围。
候选人初步人选在党领导干部和党员推举人选中产生,正式候选人在初步候选人中产生。
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正式人选,必须经委员会集体讨论确定,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党内选举的流程:
党内选举的具体规则和实际工作步骤。主要包括:选举单位的划分,候选人酝酿提名,产生候选人,介绍候选人情况,规定投票方式和当选计票方法,进行选举,公布选举结果和确定当选人等。
上述各个程序,不是党内所有选举工作都必须完全采用的程序。
如党代会或党员大会的选举程序一般是:
1、宣布应到会人数,实到会人数,缺席人数,并说明会议是否有效;
2、宣布选举内容并由大会举手通过选举办法;
3、举手表决通过总监票人,监票人;
4、检查票箱,核实人数,领取,清点,分发选票;
5、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后,填写选票;
6、宣布投票顺序和进行投票;宣布清点投票和选举是否有效;
7、进行计票;由总监票人或监票人宣布选举结果,由大会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
健全选举程序,认真按选举程序办事,有利于防止选举过程中发生错乱现象,保证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候选人初步人选
选举和表决的区别
其中,选举和任命是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任免权的主要方式,两者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以得票数超过全体代表半数当选或者通过的形式实现的。但选举和任命之间又有所不同。两者有以下三个区别:一、选举与任命人选的职务不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本级人民政府正副职***员、本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及上一级人大代表。法律规定任命的人选是,根据国家主席提名,任命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任命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委主席提名任命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二、选举和任命人选的提出程序不同全国人大选举的国家机构的有关组成人员人选的候选人是由大会主席团提出的,地方各级人大选举的国家机构的有关组成人员的人选,主席团可以提出候选人,代表依法联名也可以提出候选人,通俗地说,面对候选人名单,投票者可以另选他人。而任命的人选是由法定提名人提出,代表只能对候选人表示同意或反对,不能另提候选人。三、选举与任命人员的通过程序不同选举结束后,大会主席团根据候选人得票数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并发布公告,公布各项职务当选人的名单,选举的法定程序即告完成。任命的人选经法定提名人提出,由主席团提交大会投票或其它表决方式进行表决,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后,由大会主席团宣布通过任命,通过任命后,还要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予以任命。至此,任命的法定程序才算完成。
选举和表决是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具有以下区别:
1. 选举和表决的概念不同:选举的对象通常是个人或团体,而表决的对象通常是某个方案或提案。
2. 选举和表决的投票方式不同:选举通常采用非常规的方法进行投票,例如限制投票人数或由委员会进行投票。而表决则通常采用简单多数原则,即通过投票的人数较多的决定是否通过或否决方案或提案。
3. 选举和表决的结果处理不同:在选举中,如果当选人数少于应选名额,那么落选的候选人将被视为失败。而在表决中,如果提案被否决或无法得到足够多的人的支持,那么提案将被视为失败。
4. 选举和表决的应用场景不同:选举通常用于决定谁将担任特定的职位或角色,例如政府官员、董事、主席等。而表决则通常用于决定特定的问题或事项,例如公共政策、法律条款、决策方案等。
总的来说,选举和表决是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其应用场景、投票方式、结果处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