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引发的人类疾病有哪些?
爱滋病
爱滋病起源於中非,当地有一种绿猴,体内寄生著一种与爱滋病毒结构十分相似的病毒。当地居民有吃猴的习惯,在杀猴时因接触猴血而受传染,六○年代这种病毒是引起中非地区的流行病—卡波西氏肉瘤的病原,然而,这种病毒并没有造成免疫缺陷症状。至七○年代初,这种病传入都市,由於病毒发生了突变,使患者出现了爱滋病症状。爱滋病毒进人血管中,吞噬细胞会一如往常吞噬病毒,但是病毒反而极易潜入吞噬细胞中。制造抗体的B细胞,在八周至十二周后才会开始制造抗体,因为,爱滋病毒潜伏在细胞中不容易被发现,要制造这种有效抗体,必须花费相当久的时间。所谓爱滋病的血液筛检,即是检查有无此种抗体,因此为什麼感染后需经过八周后检查才知道,原因即在此。爱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外套膜上有两种蛋白质,核区则有四种蛋白质及单股RNA,RNA上附有制造DNA的反转录酵素。爱滋病毒进人细胞后,以反转录酵素合成DNA,再制成双股DNA,插人T细胞的染色体,潜伏达数月或数年(五至十年不等)。当被感染的T细胞被活化后,即可制造出具感染力的病毒分子。感染之初,寄主的防卫机制可降低病毒的量,但最后病毒仍会克服宿主的防卫糸统而感染更多的T细胞。AlDS病患最显著的恶性肿瘤是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这是一种内皮细胞癌,在病患的皮肤上有显著的紫斑突起及B细胞淋巴瘤。感染HlV的病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任何时间均可发展成血小板缺少症或神经糸统性疾病,而导致痴呆(dementia)及麻痹(paralysis)。
目前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法为何大一等人所提出的鸡尾酒疗法,即一次使用多种不同药物,以多管齐下的策略,多方面地抑制HIV,但仍需及早治疗,才能确保疗效。
口蹄疫
牛的口蹄病以感染偶蹄类的牛、猪、羊、鹿为主,其症状是发高烧、食欲不振、流涎、口、鼻、吻、腿、乳头、乳房及瘤胃上皮细胞出现水泡及糜烂,蹄球部位红踵、趾间生水泡、蹄脱落,所以在台湾最近口蹄疫大流行时,农民描述「猪蹄掉满地」的症状实在很贴切。
口蹄疫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RNA病毒。主要是藉由空气传染,含有病毒的飞沫或病毒污染的器械,可造成动物与动物间的直接传染;此外,肉牛奶及皮革等动物产品,亦可成间接传染。当环境中湿度到达60%以上时,存在飞沫中的病毒可以存活数天,若再藉著风及鸟类的散布,可能使病毒散布的范围超过100公里,例如1966年丹麦爆发口蹄疫后,疫情由丹麦传到瑞典。而台湾最近口蹄疫爆发后,亦在短时间内席卷全岛,可能就是台湾便利的交通设施,形成多重爆发点,造成广范围的流行。 口蹄疫的预防,主要是严格规定感染动物及其相关产品的输人,如在最近口蹄疫的风波中,日本才禁止进口我们的新鲜畜产品,就是基於这个道理。在未发生过口蹄疫的地病爆发的紧急处理原则,应立即隔离发病畜场、限制动物的移动、发布疾病疫情、证实致病原、最后藉扑杀达到扑灭疾病的目的。在疾病爆发初期,限制动物的移动是阻止疾病扩散的最好方法。至於经常发生口蹄疫的国家,如以扑杀方式来控制疫情,则代价过於昂贵,另外也可用疫苗替代之。感染口蹄疫的成猪,死亡率约5~10%之间,哺乳小猪的死亡率几乎高达100%,造成感染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口蹄疫病毒会侵犯牛与猪之心脏,造成心肌坏死,俗称虎斑心(Tiger heart),使心脏机能丧失而致命。口蹄疫病毒目前有O、A、C、SAT-l、SAT-2、SAT-3及Asia-l等七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尚有许多亚型,目前已知有70个亚型以上,型别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因此在使用疫苗来预防时,必须以同型或同亚型的病毒所制造的疫苗方有良好的效果,这也是发生口蹄疫时必须做血清型鉴定的原因。
而口蹄疫病毒在pH
肠病毒
肠病毒是一群小RNA病毒的总称,至少有68种以上的型别。由於肠病毒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故常流行於3~11月,夏季为颠峰。一般性肠病毒症状可分为咽唊炎、口手足症二类。咽唊炎的临床表现为喉咙有溃疡(会痛)、发烧,因此造成患童食欲不振;而口手足症除口腔有症状外,在手掌、脚掌、臀部、会阴等部位会出现水泡及红疹。
小朋友一旦不慎感染,如果出现的症状是一般性的咽唊炎、口手足症,通常在二~三天后,发烧和红疹的症状改善即无大碍;然而若出现肠病毒侵犯到神经系统或心脏方面的症状,如并发脑炎、肢体麻痹症候群、心肌炎,则可能导致死亡,尤其六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如果感染肠病毒,有更多的机会会造成急性肝炎、心肺肌能衰竭、猝死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由於医界尚未研发出可有效治愈肠病毒的药,所以对一般性肠病毒感染,目前采用支持性疗法来治疗,给予患童止痛药、退烧药,并鼓励多喝水,不过对有脑水肿症状的患童则需注意水分的给予必须适当。
预防重於治疗!要遏止肠病毒侵害家中小朋友,需从降低病毒量做起,包括增强个人免疫力、加强个人卫生、注意环境的通风与清洁、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都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至於已经感染肠病毒的小朋友,除多休息、多补充水分之外,父母必须留意小朋友是否出现嗜睡、呼吸急促、意识不清、手脚无力、肢体麻痹、反覆或持续高烧、抽搐等症状,有任何疑义,务必尽速就医。在此要特别提醒读者,除了十岁以下小朋友是感染的高危险群,孕妇也须特别防范,以免传染给新生儿。
摘录自:http://www.chgh.org.tw/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并不只是「上呼吸道感染」,而是上、下呼吸道都会波及的一种疾病。在经由飞沫感染一两天后就会发病。刚开始全身症状很明显,包括高烧、肌肉酸痛、没有食欲,接下来是咽部疼痛、鼻塞、流鼻水、声音沙哑、乾咳等症状,在退烧后,咳嗽可能转为明显,有时甚至持续两、三个礼拜。
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叫做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大型,其中C型最为轻微。A型流感病毒表面具有特殊的蛋白质抗原,包括H(主要为Hl、H2、H3)和N(Nl、N2)来构成A型病毒的亚型。例如HlNl(西班牙型)及H3N2(香港型)这两种亚型的病毒就是近年来一直在全世界作祟的A型流感毒。但这两种亚型之下,尚有许多小变貌,每隔一段时间就变一下,人们反覆得病。此种小变貌通常以首先发现地,再加上年度来作其名称报导的雪梨型即A/雪梨/5/97(H3N2),型,97年在雪梨首度被发现,5是该检验室培养病毒的序号。
流感病毒的小变貌大约两、三年来一次台湾,造成一些地区或全国的流行。而每次的流行,会使一些人产生抗体,有抗体的人如果越来越多,慢慢就不流行了,於是病毒就会再变。而大约十到三十年,病毒会出现一次「大变貌」变的地方是在H或N,例如H3N2变为H2Nl。由於是大变貌,所有的人都几乎没有抗体,所以就会形成全球的大流行。本世纪而言已有三次,1918~1919年的西班牙型造成全球二千万人死亡;1957~1958年的亚洲型造成美国七万人死亡;1968~1969年香港型造成美国三万四千人死亡。新亚型病毒肆疟几年后,有抗体的人多了起来,此时又开始小变貌,使人再得病。不过,B型病毒只有小变貌,不会大变貌,而造成的流行及症状也都均较A型为轻。目前台湾市面上的98至99流感疫苗,所包含的就是针对目前世界「现役中」的三种病毒:B型病毒、A型HlNl及A型H3N2而制成的。一般来说,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展,老人则是免疫功能渐渐消退,家中若有人属上述情形,去医院注射疫苗应是最佳的防疫方法。
病毒性肝炎
病毒中有一群侵入体内,主要进入肝细胞内,而在肝细胞内繁殖,造成感染,经过一段潜伏期,所引起的肝脏发炎,就是急性「病毒肝炎」。这群病毒被称为「肝炎病毒」。肝炎病毒目前已被发现的有A型,B型,C型、D型及E型肝炎病毒五种,可能还有其他肝炎病毐如F型…等尚未被证实。A型与E型的传染途径较为相似,皆为"食物和饮水传染";而B型、C型、D型则主要是藉由"体液传染"(血液、唾液或精液..等)。
肝炎的症状:
1.A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约经过二至六星期的潜伏期,然后可能引发急性肝炎,病人可能会恶心、厌食、倦怠、黄疸、发烧、上腹部疼痛。有很多人感染后没有症状,尤其年纪愈小的人,感染A型肝炎症状愈轻。患了A型肝炎,多数会痊愈,产生抗体,对本项病毒具有抵抗力;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发生猛爆性肝炎而死亡。
2.E型肝炎的临床症状跟A型肝炎类似,也和A型肝炎一样是属於自愈型的急性疾病,不会变成慢性肝炎。一般人感染E型肝炎,死亡率佷低,但是若孕妇感染E型肝炎,依印度等地之流行情形,其死亡率可高达10~20%。
3.B型、C型或D型肝炎的症状与A型肝炎相似,为:
a.一般人多无症状,需经验血,才能确定。
b.部分人会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疲倦、恶心、呕吐等症状, 但无黄疸。
c.少数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会有黄疸,使皮肤和眼白呈**,尿呈茶褐色。以上这三种肝炎,部分会变成慢性。六岁以内感染B型肝炎病毒,易变成慢性;成人感染,则不易变成慢性。但成人感染C型与D型肝炎病毒,也易变成慢性。
B、C、D型肝炎慢性感染者要注意那些事项:
a.经由血液检查为B型、C型或D型肝炎的人,必须请医师进一步诊断,治疗、指导。
b.切勿擅自乱服药物,以免反而增加肝脏的负担。
c.注意饮食营养,不宜嗜酒。
d.避免过分劳累。
e.遵照医师的吩咐,按时再请医师诊断,并接受指导。
f.不输血给他人,不和他人共用牙刷,刮胡刀等用具。
资料来自:http://edu.health.gov.tw/
细菌性肺炎
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炎,多为大叶性肺炎,以寒冬、早春较多,常见於青壮年。开始时症状为伤风感冒,如有任何情况削弱全身或局部抵抗力的话,便有利於细菌繁殖,引致肺炎。典型的肺炎双球菌肺炎起病急骤,病人有高热、寒颤,开始时有阵发性乾咳,不久有少量黏液 痰,发病后两至三天肺泡内血浆和红细胞渗出,咳出典型的铁锈色痰,随后变**,黏脓性,炎症波及胸膜,可有胸痛。X光检查呈大 叶性片状阴影,为其特色。
蜂窝组织炎
蜂窝组织炎是细菌经由伤口侵入皮肤组织(真皮和皮下组织)释放毒素,并在组织之空隙内生长及广泛分布,而引起皮肤组织之炎性反应。婴儿、老年人、 糖尿病、香港脚患者、营养不良或有伤口及抵抗力低者易患蜂窝组织炎。临床症状为: 1. 患者因感染之菌种不同而不一定有明显的轮廓及硬化边缘。2.大都会呈现一种红斑、水肿及触痛的情形。 3. 有时会出现结节。 4.若无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坏疽,转移行的脓疡和败血症。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侵犯引起,而主要症状和病徵为:
1.耳漏:多为反覆性的,时好时坏,但也有持续不断的,尤其当病患染有感冒等症候时,多伴有耳脓的产生。这种中耳分泌物可以从无色无臭到脓状恶臭都有。分泌物如是脓状恶臭,则表示发炎程度相当厉害了!
2.听力障碍:轻症者,听力可以完全正常,时间日久,听力便会渐渐衰退,到重症时,甚至会导致耳朵失听,这时要恢复听力便较难啦!
3.疼痛:慢性中耳炎通常无疼痛感,但如有并发症(如耳乳突骨发炎、脑膜炎等)产生,会有耳廓后方疼痛或头痛、发烧等症状,此时病况严重,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了!
4.晕眩:患者如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时,即表示炎症已漫延到内耳,发生内耳炎,这也是较严重的徵候之一。
5.耳膜穿孔:用耳镜检查,可以看到耳膜穿孔。穿孔的大小不一定,有时还可看到发炎的浮肿组织,息肉或胆脂瘤(又名珍珠瘤,是外耳表皮层长到中耳,表皮不断剥落,形成白色又亮的瘤子,会慢慢破坏邻近组织)等。
由於中耳与脑部只有一板之隔,所以一些严重的慢性中耳炎,尤其伴有胆脂瘤的中耳炎,很容易漫延至脑部,引起脑膜炎、脑脓疡、水脑和血栓静脉炎等会致人於死的并发症。中耳炎向四周扩散,也会引起眼歪嘴斜的面神经麻痹,耳朵失听和内耳炎等病症。
少数的慢性中耳炎,可用药物治疗而痊愈。但大部份的病况,需靠显微手术才能痊愈。中耳炎不是一种恶疾,但它的并发症,有时足可致人於死,所以它与其他疾病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摘录自:http://www3.vghtc.gov.tw:8082/护理卫教/4000-2108.htm
香港脚
足癣俗称香港脚,有人亦称为「湿气」、「脚气」或「运动员脚」,是最常见的表浅皮肤霉菌症,也是一种皮肤感染的疾病。表浅性霉菌在皮肤死亡的角质层上生存,它制造一种酵素,可消化角质层,促使表浅皮肤产生鳞屑、指早破裂及毛发断裂。将此鳞屑、毛发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两个基本构造:即孢子和菌丝。倘若病灶经抗霉菌药物治疗后稍有改善,就停止擦药,此时未死之孢子与菌丝极易再度繁殖而致足癣复发。
症状为:1.早期症状是浸软的脱屑及趾缝间的皲裂,常在冬季好转,夏季再发。 2.恶化时,足底有小水疱或大水疱出现。若并发细菌感染、水疱转为脓疱,趾缝间带有恶臭的渗出液。3.严重时,则造成下腿淋巴腺发炎、合并发热或蜂窝组织炎等。
灰指甲
就是俗称的臭甲,是指甲被霉菌侵犯而引起的感染,正确的医学名称是甲癣。症状为:指甲变色、混浊,呈现白、黄或黑褐色,而且失去光泽。同时会变厚、变形、脆弱易碎、粗糙、落屑,严重者甚至造成整个指甲剥落。以下情况容易得到灰指甲:1 年龄大 2 免疫能力不好 3 常碰水:如餐饮业、洗涤业、美发业(霉菌在潮湿的环境较易繁殖)4 身体其他部位有霉菌感染,也可能因扩散而传染 5 外伤,形成霉菌侵入的缺口 6 清洁、卫生习惯不
有哪些RNA病毒是逆转录病毒,有何区别?
C.I.AIDS是CIA和AIDS两个单词的合并。
美国阴谋论群体中流传的一种论调,中心思想大概就是艾滋病毒是由美国CIA主导传播的一种灭绝同性恋与非洲裔美国人的生化武器(该说法的真实性从未被证实),于是阴谋论者将CIA和AIDS两个单词合并,创立了C.I.AIDS这种说法。
一、CIA
1、释义:
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
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设备,这些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例如苏联、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连德等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反对者。在美国情报体系中,它是唯一一个独立的情报部门。
2、组织架构:
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还有六个直接归局长和副局长领导的办公室、总审计办公室、总监办公室、平等就业机会办公室、人事主任办公室、政策与计划主任办公室。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处。管理处下设通讯、后勤、安全、财务、医疗服务、人事、训练与教育、数据处理科;行动处下设反情报、国外情报、隐蔽行动、中央掩护科,评价、计划和设计科。
3、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解散了战略情报局。但是杜鲁门总统很快发现自己无法应付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情报报告。于是,成立国家情报局及其行动机构,即中央情报组(CIG),以协调并核对这些报告。
1947年杜鲁门总统批准了《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美国中央情报局必须符合“没有警察、传票或执法力量或国内安全职责”的规定。这一结构导致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其他情报机构之间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之间的关系紧张。1947年9月18日,世界上最公开的情报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在这种微妙的政治环境中诞生了。
4、办公地点: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之初的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地区的林肯纪念碑附近。1961年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总部搬迁到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波托马克河边的兰利,占地约200多亩。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的组织机构非常庞大。
二、AIDS
1、释义: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英语: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音译为艾滋病)。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征,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征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2、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过程:
①、原发感染: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份。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②、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环化及整合、转录及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③、HI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
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进展者三种转归。
(二)、抗HIV免疫反应:
抗HIV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以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主。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针对HIV蛋白的各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和CTL直接或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抑制病毒复制。
3、病理改变:
(一)、免疫系统病理变化:
包括HIV相关性淋巴结病、脾脏淋巴细胞的高度耗竭,儿童患者的胸腺过早退化和晚期患者骨髓细胞减少等。
(二)、临床病例变化:
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除免疫系统病变,还包括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
4、临床表现: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