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矿产资源
老挝主要矿产有锡、铁、铜、铝、铅、锌、金、钾盐、宝石、煤和油气等。
5.3.2.1 金属矿产
(1)金:老挝有许多金矿化线索,原生矿床类型主要为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石英脉型和产于碎屑岩中的蚀变岩型;此外,砂金矿分布广泛,具有很长的民采历史。根据已知金矿化线索,可划分出8个金矿化集中区,即北奔(Pakbeng)—北塔(Paktha)区,沙那勘姆(Sanakham)—南乌江(Nam Ou)区,会罗(Phu Loi)区,南俄河(Nam Ngum)上游和万象(Vientiane)冲积盆地,南山河(Nam San)上游地区,那坡(Nape)—娆康(Rao Co)区,车邦(Tchepone)—安康姆(Ankhem)区,南部和东南部区。
20世纪80年代初,对车邦—安康姆地区的南康河(Nam Kok)和南塞吉河(Nam Segi)进行了砂金矿评价,金品位为0.01~1.00g/m3,最高为5.00g/m3,沿河流域民采盛行。90年代对沙那勘姆—南乌江地区的北礼—琅勃拉邦一带进行了初步勘查,该带金矿化广泛发育,向南一直延入泰国境内。原生金矿化发育在花岗闪长岩和次火山岩侵入体内以及围岩(古生界碎屑岩)内的石英脉和石英网脉中,也发育在古生界碎屑岩内蚀变破碎带中,经对琅勃拉邦北部帕奔地区勘查,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原生金矿床,现已投入开发。沿南乌江流域民采砂金盛行。该成矿带应当是今后找矿的主要远景区。
图5.5 老挝地质矿产简图
(2)锡:锡矿是老挝较早投入工业开发的矿种,也是老挝重要的出口产品。锡矿主要产在距万象东部约210km左右的甘蒙省,锡多半呈砂锡形式产于南巴森河谷(Nam Pathene)及其下游相邻地区。南巴森矿田是老挝最大的锡矿产地,主矿体为含锡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含锡石红土,分布面积约220km2。红土中有含细小针状锡石的残留石英块体,其原生矿化应当有含锡石石英脉,但对原生矿化了解不甚清楚。有迹象表明原生矿化可能主要发生在侵入于黑云母花岗岩及其围岩中的云英岩化细粒花岗岩、矿化灰岩、角岩及矽卡岩中,也有人提出矿化可能与三叠纪—早侏罗纪安山质—流纹质及粗面—流纹质次火山岩侵入体有关。
(3)铜:已知的铜矿床(点),大多为与花岗闪长岩有密切成因联系的脉状或浸染状矿化,在南部地区也有层状铜矿化。已发现的铜矿产地主要有如下地区:在靠近中国边境的勐海(Moung Hai)地区有两个铜矿点,一是那磨(Ban Namo)铜矿点位于勐海西南10km处,矿化发育在砂岩和砾岩中断裂破碎带内,含有黄铜矿、铜蓝、孔雀石和蓝铜矿;另一个是勐海东南3km的会通(Phou Thoug),发育于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岩体内的石英脉含黄铜矿、孔雀石和蓝铜矿等,在三叠系粉砂岩中也有低品位层状铜矿化。
川圹北部的会山(Phou San)周围有5个铜矿点:川圹西南约40km处的南通(Ban Nam Thong)附近,铜矿化发育在花岗岩与石炭系灰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并含有少量毒砂、辉钼矿、方铅矿和闪锌矿。20世纪60年代后期对占巴色(Cha mpasak)地区的层状铜矿化进行了普查,在占巴色西南约32km的搜宏玛(Soukhou ma)一带,缓倾斜的侏罗系页岩和砂岩中发育孔雀石及硅孔雀石化,有不少样品铜品位达1%~2%,高者为5%~6%。80年代初又对波罗芬(Bolovens)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进行了铜矿普查,在三叠系砂岩和泥质岩中发现有层状铜矿化,并伴有金和银,最高品位为Cu25%、Au5×106、Ag100×106。
(4)铅、锌和锑:主要为脉状热液矿化,已知8个成矿远景区:①琅南塔省(Louang Nam Tha)的南图(Nateuy)—南通(Nathong);②靠近越南边境的勐夸(Muong Khoa);③万荣(Vangvieng)西北部—湄公河;④川圹省;⑤会芬地区(Houaphanh);⑥巴色呐(Paksane)东部;⑦沙湾拿吉省(Savannakhet)的车邦(Tchepone)中部;⑧波罗芬高原南部。
在南塔省,南图和南通是两个相邻的矿点,前者为长150m、宽12m的铅锌矿化石英脉,品位为Pb3%~8%、Zn5%;后者为表生富集带中的矿化,最高品位为Pb25%、Zn41%。在万荣多金属成矿区内,矿化沿南漫河谷(Nam Met)—南里克河谷(Namlick)上游展布的北东向区域性断裂带发育,有许多矿点和异常,铅锌矿化多发育在方解石—石英脉中。波罗芬高原南部,矿化发育在流纹岩中的石英脉内。
(5)铁:目前所发现的铁矿床有两处,即位于川圹省的帕莱(Pha Lek)和会农(Phou Nhouan)。帕莱位于川圹西南约60km处,铁矿化地段断续长约60km,铁矿体呈透镜状,产于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与强烈褶皱的页岩、砂岩和灰岩接触带附近,矿石矿物主要为块状磁铁矿,也有少量磁黄铁矿和黄铁矿。会农铁矿床位于川圹北约5km处,矿体产于一个山脊上,呈顺层状或透镜状,大部分山脊的主峰由铁矿石组成,矿体下部为砂岩、页岩,矿体长约4km,宽数百米,矿石呈条带状,由致密灰色磁铁矿和亮红色赤铁矿条带组成,矿石品位约60%,资源总量巨大,推测该矿床可能为变质成因。
5.3.2.2 化学工业矿产——石膏、岩盐和钾盐
石膏、岩盐和钾盐是老挝较为重要的矿产,主要产于沙湾拿吉省东部和万象盆地(图5.6)。在沙湾拿吉盆地白垩系厚层蒸发岩中有储量巨大的石膏矿床和高品位岩盐矿床。在万象盆地白垩系厚层蒸发岩中,上部为厚层岩盐,中部为钾盐,下部为石膏层,其中钾盐层厚5.4~100m,一般厚度达38.3m,估计其岩盐总量约850×109t,石膏为12×109t。班菲(Ban Pho)有一个大型的石膏矿床,位于老挝最北部丰沙里省境内本诺尔(Boun Neua)到本泰(Boun Tai)之间。
图5.6 老挝钾盐地质图
(据郭远生等,2005)
低钠盐、高钾盐和无碘盐在成分、用途和适用人群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1. 成分:低钠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同时加入了一定量的氯化钾,而普通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高钾盐是在低钠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氯化钾的含量。无碘盐是在食盐中不含有碘化物的食用盐。
2. 用途: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食用,因为其中的钾元素对血压的控制有利。高钾盐也适合这类人群食用,但它是低钠盐的升级版,含钾量更高。无碘盐通常用于甲亢、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饮食中,或者用于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的饮食中,因为这些地方的居民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摄入了足够的碘。
3. 适用人群:低钠盐主要适用于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高钾盐则适合更特定的人群,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遵医嘱需要增加钾摄入的人群。无碘盐则不适合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以及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
综上所述,低钠盐、高钾盐和无碘盐各有其特殊的用途和适用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在食用任何类型的盐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确保符合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